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台塑大遷徙4/石化王國老功臣人生謝幕 2.5兆元集團總部「打掉重練」迎新舊能源轉型浪潮

發布時間:2023/10/20 07:00

台塑總部可說是政商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擠滿了大門。(圖/報社資料照、陳曼儂攝)
台塑總部可說是政商雲集,來自世界各地的政府官員和企業家擠滿了大門。(圖/報社資料照、陳曼儂攝)

圖文/CTWAN

台灣第一大民營企業台塑集團,2023年10月19日正式搬離使用47年的敦化北路大樓。這棟大樓乘載了台灣產業的奮鬥史及「台灣精神」的印記。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昔日台灣首富、集團創辦人王永慶的金句之一是「存一塊錢,才是賺一塊錢。 」而在台塑集團總營收2.5兆的龐大事業裡,最能精準控制成本、在對的時機出手的石化專業經理人,就是今年5月過世的前台塑董事長李志村。

1935年出生的李志村是南投人,1958年自成功大學化工系畢業後,考上產業龍頭、國營事業鐵飯碗的中油,卻選擇進入當時還是小公司的台塑,他曾說,「我覺得這更能發揮我的專業。」李志村可說是王永慶欽選、招聘的首批大學畢業生,一做就是56年,若加上退休後的顧問職,不但在台塑集團度過3/4的人生,也全程參與了台塑企業總部敦北大樓的一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志村從基層做起,1967年台塑改組後從高雄調到台北總公司,並在1997年升任台塑總經理。他在王永慶決定交班、2002年規劃出的台塑集團「最高決策七人小組」中占了很重要的地位,除了李志村,另外兩位老臣是當時的南亞董事長吳欽仁與台塑集團總管理處總經理楊兆麟,以及四位王家第二代,包括時任總裁王文淵、副總裁王瑞華、台塑化董事長王文潮與台塑總管理處副總經理王瑞瑜。

這些通過「經營之神」調教的核心成員,可說是企業強棒,因為台塑集團事業複雜度又廣又深,為降低成本,能做的都自己做,除了民生塑化用品的石化原料、電子材料的上游供應鏈,要蓋廠房就成立台塑建設公司自己蓋,為運送石化原料就成立海運公司與船隊自己送,甚至連發電廠都有,子公司近百家,事業部門負責人也練就一身功夫。

台塑集團儘管收入破兆,但其總部辦公室設計相當簡單,以實用為主。(圖/報系資料照)
台塑集團儘管收入破兆,但其總部辦公室設計相當簡單,以實用為主。(圖/報系資料照)

CTWANT記者過去想請教石化業者對於景氣與市場看法,不管是台塑人、甚至同業通常會說「你去問李志村。」石化業界都知道李志村的判斷絕對是對的,他每天都在看數字、了解國際情勢,年輕時為了搞懂日本進口的設備、他學會了日文,為了接待客戶與處理美國台塑公司事務,英文也是呱呱叫,甚至2015年退休了還天天進公司。

最讓台塑人及媒體界印象深刻的,就是李志村的溫和友善,不管是基層員工還是主管,遇見了都會笑臉迎人地打招呼,且只要記者有問題、他有空,他就會像老師一樣地傳承他的經驗與知識,最後還會補問「還有沒有什麼不懂的? 」

台塑集團一開始設計的七人決策小組,三個是老臣、四個是王家後代。(圖/報系資料照)
台塑集團一開始設計的七人決策小組,三個是老臣、四個是王家後代。(圖/報系資料照)

今年,這位德高望重的石化業大老走了,南亞老臣吳欽仁也在年初時辭世,台塑的敦北總部大樓也即將拆掉。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大江東去,世界產業趨勢正一頭衝向先進科技。

現任的台塑董事長林健男在5月底的股東會上提到,「面對現今的種種挑戰,公司已在進行轉型策略與調整投資布局,像是擴大在半導體產業布局、跨入生活創新產業,還有深化AI及數位轉型等。」

10月18日剛開幕的國際能源周,台塑集團推出兩個大型攤位,一是宣傳電池事業,一是與海上光電合作,這位石化大老搖身一變成了綠能先鋒。台塑新智能總經理劉慧啟跟CTWANT記者說,「石化和綠能並非完全對立的產業,過去百年的石化產業發展,也能成為新能源研發的基石。」

隨台塑企業五千人遷徙內湖新大樓,像是告別舊日時光,待敦北大樓重新蓋好,核心事業及總部高層預計會在2029年重返敦北總部,舊能源與新能源如何開出新局,考驗著現今執掌團隊的智慧。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