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6/8 06:05
圖文/CTWANT
有「台灣美容教母」封號的「美體小舖」台灣區創辦人黃慧娟因美容療程猝死,醫美診所遭黃女兒子提告,5/25日判決出爐診所民事判賠371多萬元,刑事判負責人2年多刑期。依統計,全台每年約1萬2千多筆醫療糾紛,刑事案由整形外科居冠,民事第一名則是骨科,專家建議,面對醫療爭議,民眾可掌握「理性分析」、「保全證據」、「尋求資源」3步驟自保。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研究醫事法律的廖建瑜法官2019年在《月旦醫事法報告》上發表《從判決快遞看醫療訴訟發展趨勢》,整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的醫療糾紛判決,刑事糾紛案件以整形外科最多,民事糾紛的第一名則是骨科。
兩年後,廖建瑜再次發表,《從地方法院民事醫療判決看最新發展趨勢-引用最高法院次數觀察》,延續2年前統計,整理出截至2020年10月的醫療糾紛案件,此次僅更新民事糾紛案,冠軍仍是骨科,但後面的名次全變了,2年前依序為神經外科、牙科,這次變為醫美、急診。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浮出檯面的醫療糾紛,實際上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簡稱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醫改會創立20年以來,已經進行上萬件的醫療糾紛諮詢,大約每年有500~600件,各縣市衛生局的醫療爭議調處服務,每年也平均約500~600件左右。「這些數字的背後,如果用科學模型去回推,應該至少有1萬2000多筆醫療糾紛,而這些是大眾看不見的。」
吳奎彥說,參考《醫事法》相關論文資料,發現刑事糾紛第一名是醫美,其次是外科、急診;民事糾紛冠軍則是骨科,其次為醫美、婦產科,其他如急診、外科、牙科也紛紛上榜。「就算是不同資料來源,但可以發現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科別大同小異,它們分別有一些共通點,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醫病專業知識出現落差』,這或許也是骨科民事糾紛最多的原因。」
以案例實際說明,一位50多歲婦人因右腿麻木、跛行而向骨科名醫求診,醫師建議進行內視鏡手術,表示只需1.5小時的時間,沒想到實際手術長達8小時,且術後婦人大小便失禁、臀部及陰部皆毫無知覺,且左腳自腎部麻木至腳趾、合併刺痛感。
最後發現婦人是罹患罕見併發症,由於機率低,就連手術同意書中都沒有列出,因此醫師也認為不必告知,沒想到卻發生了,最後法官認為醫師未善盡告知義務,因此判醫師與醫院應給予婦人精神賠償200萬元。
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曾受訪表示,骨科的醫療糾紛特別多,和手術量多有關,且近年新治療法增多,骨材及藥物種類也大增,若治療前溝通不佳或結果不如預期,都易引糾紛,目前骨科最常見的手術包括關節置換手術、骨折手術、脊椎手術。
吳奎彥說,多數民眾面對醫療糾紛的第一反應大多是驚慌失措或憤怒,例如有些民眾會選擇抬棺抗議等等,但這些對事件本身沒有幫助,他建議要掌握3原則。首先一定冷靜下來,理性思考醫療事件的過程與爭議點,同時釐清自己的訴求。
第二,仔細回想過程之後,要趕緊保全證據。「除了收費單據之外,建議要跟醫療院所申請『全本病歷』,根據《醫事法》全本病歷要保留7年,這裡面會有患者所有的就診紀錄、病程、檢查報告、影像病歷、同意書等,是非常重要的資料。」
第三,尋求資源。「例如醫療院所內都會設立關懷小組,處理患者申訴案件,幫忙處理患者與醫師之間的糾紛,如果無法解決或對結果不滿意,可以再去地方政府的衛生局進行醫病爭議調處,衛生局會請公正第三方幫忙居中協調,如果是重大爭議或涉及嚴重傷害,也會請該領域其他醫師幫忙檢視病歷,並且釐清醫病責任歸屬。」
吳奎彥說,醫療糾紛具有高度專業的特性,而且極度個案化,很難用一致的標準概括討論,當糾紛發生時,維持冷靜最為重要,所以也不建議民眾以爆料的方式威脅醫療院所,「因為風向太難預測了,萬一不利於你,恐怕雪上加霜。」
遭控「長年假中立」是綠營叛徒 游盈隆喊告:將曹某繩之以法
20%關稅前最後熱潮?六都建物移轉7月微增 專家:中南部不動產剛需恐洗牌
影/《Kpop:獵魔女團》刷新 Netflix 點播紀錄 官方傳將開發續集、真人版、舞台劇宇宙?
蘋果第三季財報亮眼!iPhone與服務創新高 AI投資加碼、關稅成本升溫
失蹤3日!彰化78歲失智伯今上午獲救 警:已通知家屬
民進黨志工赴台南救災 何博文:民眾可善用「物資媒合中心」捐助物資
是世界奇觀!黃呂錦茹千萬交保共諜案卻僅20萬 張啓楷轟民進黨司法雙標
長榮海運「長月輪」50貨櫃掉海裡!秘魯海軍緊急封港 事故初判原因曝
傳為關稅台還要投資美數千億 趙少康喊話:別投資美國投資台灣好不好?
他存頭期款後看中1區域直呼價位較親民!過來人建議:不要急著買
陳玉珍稱修掉國土韌性換普發一萬 林楚茵批:幫中國拆掉台灣防衛大門
美課台20%關稅!謝金河曝台灣盤算:不讓一頭牛被剝兩次皮 示警「3大壓力」
「山道猴子的一生」真人版有望?獲文化部90萬補助 網嗨:必看教育片
和已婚富二代出國玩?小龍女柳柳甩聲明怒告誹謗 駁斥「無私交、沒單獨出遊」
二胡拉太難聽貓都受不了! 真性情貓忍無可忍「直接開咬」:請你停止
示警將有35兆流向美國 傅崐萁喊話快普發1萬現金:乘數效果5倍拚1.5兆內需
深化台德各領域合作交流!德國議員訪台:了解台灣民主韌性與兩岸關係發展
美中談判最新進展!美財長貝森特曝:雙方具備達成協議條件
這波豪雨太猛!累計農損破億「高雄最慘」 全台54地區瀕臨孤島、超過5千人撤離安置
黃呂錦茹千萬交保 朱立倫轟民進黨讓司法沒公平正義:金額是一般案件100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