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6/8 06:05
圖文/CTWANT
有「台灣美容教母」封號的「美體小舖」台灣區創辦人黃慧娟因美容療程猝死,醫美診所遭黃女兒子提告,5/25日判決出爐診所民事判賠371多萬元,刑事判負責人2年多刑期。依統計,全台每年約1萬2千多筆醫療糾紛,刑事案由整形外科居冠,民事第一名則是骨科,專家建議,面對醫療爭議,民眾可掌握「理性分析」、「保全證據」、「尋求資源」3步驟自保。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長期研究醫事法律的廖建瑜法官2019年在《月旦醫事法報告》上發表《從判決快遞看醫療訴訟發展趨勢》,整理2016年5月至2019年5月的醫療糾紛判決,刑事糾紛案件以整形外科最多,民事糾紛的第一名則是骨科。
兩年後,廖建瑜再次發表,《從地方法院民事醫療判決看最新發展趨勢-引用最高法院次數觀察》,延續2年前統計,整理出截至2020年10月的醫療糾紛案件,此次僅更新民事糾紛案,冠軍仍是骨科,但後面的名次全變了,2年前依序為神經外科、牙科,這次變為醫美、急診。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浮出檯面的醫療糾紛,實際上只是冰山一角!」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簡稱醫改會)研發組副組長吳奎彥表示,醫改會創立20年以來,已經進行上萬件的醫療糾紛諮詢,大約每年有500~600件,各縣市衛生局的醫療爭議調處服務,每年也平均約500~600件左右。「這些數字的背後,如果用科學模型去回推,應該至少有1萬2000多筆醫療糾紛,而這些是大眾看不見的。」
吳奎彥說,參考《醫事法》相關論文資料,發現刑事糾紛第一名是醫美,其次是外科、急診;民事糾紛冠軍則是骨科,其次為醫美、婦產科,其他如急診、外科、牙科也紛紛上榜。「就算是不同資料來源,但可以發現容易發生醫療糾紛的科別大同小異,它們分別有一些共通點,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在於『醫病專業知識出現落差』,這或許也是骨科民事糾紛最多的原因。」
以案例實際說明,一位50多歲婦人因右腿麻木、跛行而向骨科名醫求診,醫師建議進行內視鏡手術,表示只需1.5小時的時間,沒想到實際手術長達8小時,且術後婦人大小便失禁、臀部及陰部皆毫無知覺,且左腳自腎部麻木至腳趾、合併刺痛感。
最後發現婦人是罹患罕見併發症,由於機率低,就連手術同意書中都沒有列出,因此醫師也認為不必告知,沒想到卻發生了,最後法官認為醫師未善盡告知義務,因此判醫師與醫院應給予婦人精神賠償200萬元。
骨科醫學會理事長陳威明曾受訪表示,骨科的醫療糾紛特別多,和手術量多有關,且近年新治療法增多,骨材及藥物種類也大增,若治療前溝通不佳或結果不如預期,都易引糾紛,目前骨科最常見的手術包括關節置換手術、骨折手術、脊椎手術。
吳奎彥說,多數民眾面對醫療糾紛的第一反應大多是驚慌失措或憤怒,例如有些民眾會選擇抬棺抗議等等,但這些對事件本身沒有幫助,他建議要掌握3原則。首先一定冷靜下來,理性思考醫療事件的過程與爭議點,同時釐清自己的訴求。
第二,仔細回想過程之後,要趕緊保全證據。「除了收費單據之外,建議要跟醫療院所申請『全本病歷』,根據《醫事法》全本病歷要保留7年,這裡面會有患者所有的就診紀錄、病程、檢查報告、影像病歷、同意書等,是非常重要的資料。」
第三,尋求資源。「例如醫療院所內都會設立關懷小組,處理患者申訴案件,幫忙處理患者與醫師之間的糾紛,如果無法解決或對結果不滿意,可以再去地方政府的衛生局進行醫病爭議調處,衛生局會請公正第三方幫忙居中協調,如果是重大爭議或涉及嚴重傷害,也會請該領域其他醫師幫忙檢視病歷,並且釐清醫病責任歸屬。」
吳奎彥說,醫療糾紛具有高度專業的特性,而且極度個案化,很難用一致的標準概括討論,當糾紛發生時,維持冷靜最為重要,所以也不建議民眾以爆料的方式威脅醫療院所,「因為風向太難預測了,萬一不利於你,恐怕雪上加霜。」
鈴木一朗豪宅遭竊賊硬闖!賊噴催淚瓦斯攻擊 妻死命做「一事」保住全家性命
前8月狂賺180億創高!自營商卻清倉這檔「連19天」 鴻海失寵挨刀1.45億
股價連10漲爆噴逾51%!國家隊狠手重砍這「記憶體大廠」破億元 台積電也變提款機
金融危機初期征兆?資深分析師急喊買「1資產」避險 稱全球性衰退風暴將至
不妙快跑!這「防疫概念股」8月營收雙增也難救...股價慘吞連7黑 成交量僅千張
缺貨潮發威!「控制晶片領導廠」8月獲利暴增49倍 9月來股價飆漲逾40%
FOPLP翻身難?「面板大廠」股價跌破月線 慘變三大法人提款機...緯創、台玻也難逃一死
抽到1張就賺44萬!「協作機器人大廠」9/26掛牌上市 新股申購報酬率逾185%
高盛撐腰上調目標價!三大法人掃貨這「載板大廠」2.4萬張 64億砸向記憶體雙雄
快訊/傳奇殞落!好萊塢巨星勞勃瑞福離世 享壽89歲
10年首見配股!這「半導體設備廠」上半年獲利暴增3.6倍 8月營收年增1.5倍續強
貓咪認不出變裝主人 真相科學家揭密:0.2視力世界戴帽子就變陌生人
無人機不香了?外資結帳華晶科3.86億元 這檔「營收創近5月新高」仍迎連5砍
小兒認錯買回?「這檔」10天股價狂飆51.59%...外資大買36.2億元 再擲174億搶台積電網:還有人放空嗎
大哥帶頭殺?台塑四寶「這1寶」遭投信連砍17天…網哀:還有救嗎? 南亞也遭出清2.15億
目標價強升至1380元!這「水冷板領導廠」搭上輝達AI熱潮 獲內外資相繼點讚
三重滅門慘案判決出爐!狠女婿一審遭判死 法院認:動機令人不齒
面板股聚焦「它」!第3季出貨轉增 投信豪砸逾億元搶進9千張
黨團幹部沒人要當?柯建銘:918公布
黃金價格持續創歷史新高 昨日一度跳上3685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