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13 17:08
圖文/CTWANT
41歲的紀先生平時不抽菸也不常喝酒,生活作息也算正常,飲食也無偏愛重口味,但有個健康問題讓他覺得困擾,那就是不時有肚子痛的症狀,他檢視過生活作息自認沒有太大問題,並因腹痛問題也相當在意飲食上的選擇,面對這樣的狀況讓他感到相當不解。
透過親友介紹,紀先生到北投健康管理醫院做完整的腹部檢查,透過腸胃內視鏡發現有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情況,再進一步觀看腹部磁振造影檢查,驚見胰臟體部有一處有高顯影的囊壁構造特徵的異常病灶。經影像科醫師判讀,不排除與神經內分泌腫瘤(NET)或其他病因相關,後續經由臨床外科醫師安排做進一步檢查,最後確認罹患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而紀先生的不明腸胃不適問題,就可能是因神經內分泌腫瘤所帶來的伴隨症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錢政平副院長表示,神經內分泌瘤不是常見的疾病,可能原發於胰臟、腸胃、肺等器官,最常見發生於消化系統,尤其以直腸最多,等到發展過大有可能會進一步惡化並發生轉移。其症狀也會依據腫瘤發生部位不同會分泌不同的荷爾蒙影響身體狀態,常見十大症狀有皮膚炎、慢性腹瀉、氣喘、反覆消化性潰瘍、咳嗽、盜汗、臉潮紅、發熱、低血糖、心悸。
錢政平說明,因症狀無特異性,神經內分泌瘤常被誤認為其他疾病,例如長期腹瀉或反覆潰瘍性,被誤認為腸胃相關疾病。以蘋果創辦人賈伯斯為例,大眾所知的是他於2011年因胰臟癌病逝,但正確來說,他的胰臟癌是屬於較少見的胰臟神經內分泌腫瘤。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醫師解釋,被稱作「類癌」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目前發生原因尚未發現有明確的危險因素。錢政平提醒,民眾神經內分泌腫瘤看似無害,卻不能掉以輕心,若當發生病狀與癌細胞行為類似,少數狀況下還是可能會惡化,並長得又快又兇猛。
根據2013年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台灣的神經內分泌瘤發生率也由1996年的每10萬人口之中有0.30人,上升至2008年的每10萬口有1.51人,發生率已增加5倍。每年11月10日為「世界神經內分泌瘤日」,國際神經內分泌癌症聯盟(INCA)警告,神經內分泌腫瘤在全球的的發生率正有上升的趨勢,日常許多症狀都不容小覷,早期診斷對於後續治療也才能有更好的治癒效果。錢政平強調,當發生不明症狀,不妨安排較完整的健康檢查,才能有助於更精準地找出真正的病因
新台幣驚漲!出口企業壓力超級大 法人警告:若升10%企業獲利恐跌7.5%
快訊/「88會館」郭哲敏再被延押2個月!不服抗告遭駁回
不只榜首上萬張!「這檔」也遭投信狂倒貨8000張…配息新高也留不住?
快訊/花蓮又有地震!「規模達5.9」今天已連搖7次
專挑台幣升值受惠股?投信大買「這檔」1.6萬張 它「終止連9賣」獲砸破億元
天天吃披薩爆瘦10公斤?醫師直指「關鍵控糖英雄」大讚:天然防火牆
機器人族群一片倒!6檔個股慘跌停 台幣急升下「士電、大同」卻逆勢勁揚
眼科醫師為何不做近視雷射?美女醫親揭「選擇戴眼鏡」幾大考量!
台幣升值卻狂買美債?外資進貨「這2檔」3.2萬張...網傻:根本巨大債蛙 回頭撒7.25億搶入0050
快訊/台幣狂升!5大網銀慘遭擠爆掛網 金管會「3點說明」
快訊/花蓮18:10發生芮氏5.5地震!北部有感搖晃 3地區震度達3級以上
哈日族笑了!日圓現鈔匯率0.2近10月最甜 網卻憂「1危機」暗藏:恐掀裁員潮
快訊/台幣狂升怎麼因應!賴清德出面了「5點說明、3大原則」
影/中國機器人不忍暴走了!揮拳猛攻工程師畫面曝
小草恐嚇沈伯洋女兒「當街砍斷脖子」引公憤!小燈泡媽最新回應曝光
快訊/央行認了「出手阻台幣升值」!出口商憂調節加大...楊金龍:不會只阻升
快訊/台幣升值引來禿鷹?楊金龍認了「有發現炒匯現象」:金額是大的
台幣破30大關!財經專家勸「別擔心」 笑喊:不如多換外匯吃拉麵
快訊/台幣升值太快太急!「央行匯率損失恐達2兆元?」楊金龍回應了
新台幣連續暴升!央行發出7點聲明 強調不會操縱匯率、美未要求升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