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1/20 06:58
圖文/鏡週刊
「我繼續沉默,他們威脅,如果我再不說,就把我交給一個車臣戰士。有個俄羅斯軍官強調:『妳能想像那戰士嗎?他在車臣殺過很多人。他會很高興地割掉妳的耳朵喔。』」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們看得出來我的立場親烏克蘭。我什麼都不願說,這令他們暴怒。他們審訊我直到深夜。然後那個俄羅斯軍官把我帶到他的公寓。」
「他強迫我脫去所有衣服,又對我說:『妳應該去浴室。』他要我把浴缸放滿水。他命令我躺上床,趴在我身上,試圖強暴我。我開始哭、求他停止。某個時刻,他停了下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不知這傢伙的軍階。他的代號是格羅姆,俄文是『雷』的意思。格羅姆自稱是某情報部門負責人。」
「俄羅斯人想隱瞞他們在頓巴斯的事實。這個格羅姆,自稱來頓巴斯度假,是為了『幫助頓巴斯的人們對抗納粹政權』。他們明明一直在那兒(烏克蘭領土)。西方媒體沉默這麼久,都不敢指出事實。大家都假裝俄羅斯人不在那裡,但其實,他們一、直、就、在、那、裡。」
「所以,一切都很清楚了。對我來說,戰爭早在那個時候(2014年),就開始了。」
「我對自己承諾,如果戰爭有日籠罩烏克蘭,那麼,我將先放下攝影機。我會舉起槍。」
被囚禁4天後,艾莉莎被釋放了。帶著性暴力創傷,她武裝起自己,繼續往返基輔與前線,拍攝烏克蘭志願部隊。有些記憶揮之不去,例如被囚禁時,她曾見格羅姆故意當她的面,扔掉2名烏克蘭女性的護照,藉此恐嚇艾莉莎若不「配合」,下場就如同她們。這2名烏克蘭女性比她被囚禁得更久、經歷更嚴重毆打。後來怎麼了?她們也經歷性暴力嗎?她不敢想。
艾莉莎被釋放後,並沒有報警,因為報警毫無意義—當時該區域已遭俄軍控制占領。近十年,她從不與家人討論性暴力經歷,「我不想給人帶來負擔、不想讓父母受到打擊。所以,這件事之於我,就像一個緊閉的櫃子。」
重提往事,艾莉莎情緒穩定,她總讓自己忙得停不下來,往返前線拍攝衝突,「我知道我做的事非常重要。我靠忙碌去填平傷口、逃避創傷。這很有效。只是,你需要一直逃、一直逃;如果停下來,『那個東西』就會來找你。」
2019年,她收到一封信,寄件人是與她同樣來自烏東的性暴力倖存者伊琳娜(Iryna Dovgan)。
2014年,52歲的伊琳娜只因公開揮舞烏克蘭國旗、替烏克蘭志願部隊送食物和衣服,就遭親俄武裝分子關押與性虐待。伊琳娜被綁在頓內次克廣場柱子上,脖頸被掛一塊「她殺害我們孩子」的牌子,遭人公開踢踹毆打。《紐約時報》記者Mauricio Lima拍下這一幕,照片公諸於世,武裝分子才在國際壓力下釋放伊琳娜。2019年起,伊琳娜領導烏克蘭性暴力倖存者的支持組織SEMA Ukraine,倡議各國不再容忍任何以性暴力作為戰爭武器的行為,並提供倖存者身心支持。伊琳娜邀請艾莉莎加入倡議行列。
「起初,我不想討論自己的創傷,但聽到她們的故事,我意識到:我需要幫助。於是我加入SEMA的行動。」艾莉莎說,4年以來,愈來愈多倖存者加入SEMA,「俄羅斯的侵略從2014年就開始了,許多烏克蘭婦女早在2014年就經歷戰爭性暴力。我們去了赫爾松,尋找倖存者,我們對話、我們記錄。」
儘管她至今仍無法和家人談論那段被拘禁的遭遇,卻已願意說出證言。她也曾參與SEMA提供的短期線上心理支持計畫,「老實說,短期心理輔導效果不佳…但倖存者們至少能組成網路,互相對話、支持,我認為這點最重要。」
倖存近十年,艾莉莎從未接受正規心理治療。她掄起左拳,以右掌包覆左手,緊緊抱著2個拳頭,解釋始終無法接受心理治療的原因,「經歷這麼多黑暗,如果我現在去看心理醫生,緊接著努力工作,我可能會死。」「若要我現在重新打開那個櫃子、把那些回憶拿出來,它們會毀掉我。所以,我寧可把痛苦打包。」
「現在我的情況是:一個創傷接著另一個創傷,這個痛苦連著那個痛苦,所有傷痛都黏在一起了…」她坦言:「我甚至無法選擇:該經歷哪一種?」
比戰爭性暴力更大的創傷,是戰友戰死。去年11月,艾莉莎離開烏東前線不久,趕赴歐洲各國出席SEMA活動,倡議歐盟重視烏克蘭戰爭性暴力議題,同時忙於剪輯《戰火邊緣的青春》。奔波勞碌之際,烏東前線傳來噩耗:她昔日戰友兼指揮官巴茲陣亡。她盯著手機,趴在旅館床上痛哭,小西奧跑過來抱住她:「媽媽,發生什麼事?」「媽媽,一切都會好起來的。」
「巴茲當場就死了,」她淡淡說:「俄羅斯人在頓巴斯埋很多地雷。巴茲開車誤觸地雷,當場被炸死。與他同車的副官活了下來,卻被炸得全身破碎,四肢都斷了。」
艾莉莎與巴茲熟識於2014年,彼時她前往烏東拍攝志願部隊,此後一直保持聯繫。去年2月烏俄開戰,艾莉莎沒有忘記當年承諾,主動聯繫巴茲,表明願加入部隊。「巴茲嘗試勸退我,最後他說:『好吧,誰叫妳是個固執的女孩。那妳來吧。』」艾莉莎安頓好家人,隻身奔赴烏東前線,同時扛起攝影機與槍。
★ 《鏡週刊》關心您:若自身或旁人遭受身體虐待、精神虐待、性侵害、性騷擾,請立刻撥打110報案,再尋求113專線,求助專業社工人員。
更多鏡週刊報導日本天團「嵐」櫻井翔專訪賴清德的「化學反應」!Qsearch周世恩分析流量
麥當勞大翻車!衍生品牌CosMc's推出2年「慘澹收場」 全美5門市6月熄燈
影/打鐵健身爆倒閉潮谷阿莫千萬台幣打水漂! 深夜發片喊冤:我也是受害者!
禁止哈佛招收國際生! 川普再嗆「錄取標準過低」:連2加2都不會算的麻煩製造者
輝達黃仁勳提醒台灣應投資核能 黃國昌:對民進黨非常大警鐘
藍白齊喊普發現金6千至1萬 綠委說無助經濟不如補貼電價
包括台灣嗎?范斯:美國「不再投入不明確軍事任務」!改採現實為本
影/致詞惹哭全場!爸媽曾因「家中不富裕」躲避老師關心 台大韓籍生畢業落淚:謝謝沒姍姍來遲
買房當心踩雷!房市「急售潮」暗藏陷阱 內行曝「1自保關鍵」
25年內讓核電成長4倍!川普簽署「復興核能」行政命令 重啟冷戰時期法案
電夠用還重啟除役機組?綠委解釋:是備用別誤導
高雄港工作船翻覆!落海船長失蹤2天 今凌晨尋獲已成浮屍
影/超美寫真再版三刷!冼迪琦「返港寵粉」計畫曝光! 點名兩大「香港男神」許願合作!
X驚現大規模當機!馬斯克宣布「注意力放回個人產業」 喊話:重回24小時工作模式
新竹二戰軍事遺跡「日本海軍六燃新竹廠」修復進度曝光 預計2027完工
台灣還在恐核?美國宣布全面發展核電!川普簽行政命令「這麼說」
川普再下重手施壓!無預警喊課歐盟50%關稅 外媒曝「1關鍵」是罪魁禍首
「柚香林萌」林昀儒、高承睿扳倒世界第一! 首闖世錦賽金牌戰寫歷史
華語片《狂野時代》坎城奪特別獎 伊朗禁導帕納希抱金棕櫚寫歷史
台幣升值出國玩正好?端午連假桃園機場總運量逾68萬人 尖峰落在「這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