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12/8 07:45
圖文/CTWANT
經歷近2年,台股指數11月15日重返17000點,且延續超過半個月之久,讓投資人重新燃起對萬八行情的期待,多位券商及分析師預期,台股有機會在2024年萬八不是夢,「關鍵是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2330)及半導體族群能否扮演攻堅角色。」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股在2021年12月27日指數站上18000點後,一路高檔盤整到2022年2月23日才結束萬八行情,2022年10月下旬最低回檔到12629點,直到2023年11月才算正式漲回並站穩17000點大關。近期投顧所公布的2024投資展望預估,群益投顧預期,台股指數高點為18500點;第一金投顧則預期高點將在18700點;富邦投顧預估為18600點。
「台股歷經2022年整年走空之後,在今年透過AI族群引領大盤上漲,截至11月中加權指數又站上萬七大關,如果說大盤要怎麼樣才有辦法繼續上攻,毫無疑問的;就是需要我們的神山台積電帶領,台積電占加權指數的權重高達27%,遙遙領先排第二名的聯發科,聯發科占2.7%。」華冠投顧分析師范振鴻告訴CTEWANT記者。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觀察台股的權重分布,台積電占最高,聯發科及鴻海分別超過2%,中華電、富邦金、台達電、台塑化、廣達、國泰金、聯電、日月光投控、兆豐金等都在1%以上。以台積電漲跌1元影響指數約8.3點計算,如果台積電站回到600元(7日收盤價566元),約可貢獻指數282點,台股就可達17600點。
法人指出,基本上電子成交量比重大多約在6-7成左右,透過資金在類股之前的輪動,就可以持續推升指數走高,但如果電子比重超過7成甚至到8成,則會有過熱跡象,就不太有利於指數上攻,反之,如果低於6成,光靠傳產族群撐盤,因為權重較低,也不利指數拉高。近期大約都在7成左右,有一點點過熱跡象,但尚未非常明顯。
范振鴻分析,台積電第三季法說會中提到,消費性需求即將落底,而AI相關的需求還是非常強勁。AI今年以來話題不斷,由於各家業者的客製化晶片,包括亞馬遜、谷歌都宣布將自行公布研發晶片,也勢必將交由台積電代工生產,可以預見台積電先進製程未來有可能再次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
「但相較之下,消費性產品依然是扮演著半導體產業中非常重要的角色,換言之,手機、筆電、桌上型電腦及傳統伺服器需求如果復甦,對於台積電營運上的幫助是非常大。」劉炯德觀察,廣達(2382)董事長林百里更在30日醫療科技展論壇上預言,AIPC將會在2024年中問世,「這將會是一劑重要的強心針。」
除了半導體外,下游消費性電子也陸續釋出庫存去化完畢的好消息,宏碁(2353)董事長陳俊聖也看好,庫存去化已經結束,消費力道還不錯,接下來應該就是回到季節性效應,而AI帶來新應用,2024年景氣應會比今年好一點。
研究機構集邦科技指出,隨著終端商務市場緩步釋出的換機需求,以及部分細分市場如Chromebook、以及電競筆電的持續擴張,預估2024年全球筆記型電腦市場恢復至健康的供需循環,整體出貨規模將達1.72億台,年增3.2%。
除了NB市場外,手機、電視也有觸底反彈的跡象,集邦科技表示,2024年預期在奧運和歐洲盃足球賽事加持下,有機會支撐全球電視出貨微幅成長0.2%,達1.97億台。手機則可以觀察折疊式手機,預期2024年出貨量將達約2520萬支,年增率達38%。
江祖平案延燒1/揭!「謎樣性愛片」電視圈亂竄「白帽渣男」曝光 江祖平勇敢避劫
江祖平案延燒2/劈腿「皰疹女星」還有理! 「這個視二代」辣嗆女友「我有戴套」
江祖平案延燒3/「權貴性暴力」氾濫! 律師親授「1招」銬住大魔頭
立院明開議柯建銘還是總召?綠委曝時間點:到時便知
月營收年增1204%!矽統衝61.4元漲停「1.3萬張買單排隊」 半導體13檔齊亮燈
電動車省錢優惠來了!行政院通過貨物稅及牌照稅全免延至119年
郝龍斌領表參選黨主席透露盧秀燕傳訊「加油!」馬上取消中天辯論會趙少康緩頰「我建議的!」
民進黨團幹部改選無解?吳思瑤:明天黨團大會推舉出好結果
目標價飆上600元!外資點名吹響衝鋒號 「這檔」EPS明年狂飆逾46%、 環球晶谷底翻身「一口氣多賺一股本」
「小沈1500」正妹記者爆參選議員!男友李正皓感性告白:一人當選兩人服務
6.5萬張排隊搶買!華邦電爆43萬張巨量鎖漲停 記憶體全面噴發「力積電、旺宏也亮燈」
不舒服就休!行政院宣布「身心調適假」每年休3天 10月10日實施
Fed降息僅1碼!分析師曝台股融券大增2萬張有望軋空 網:才下一支甘草?
流離「獅」所再上演?台南球場整修趕不上!統一獅季後賽仍得流浪
台人赴沖繩突發急病「醫療費飆數百萬」 駐日代表處籲:保險要買對!
羅智強提告苗博雅!求償五百萬開嘲「大翻車了」:用實力擊潰她
綠營初選禁止合掛賴清德看版?台南高雄6立委回應了
無人機標的冷颼颼?航太展利多失靈!雷虎殺破半根最悲慘...長榮航太也重摔一跤
恐重演Obike噩夢亂象?北市試辦無樁共享電輔車 交通局信心回應
蘋果擬在台試產「折疊式iPhone」 最快計劃2026年量產轉進印度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