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用蟲蟲來減碳!嘉義梅山清潔隊養大批「黑水虻」 一天吃200公斤廚餘

發布時間:2023/12/25 16:58

記者洪宗荃/綜合報導

各地處理廚餘的方式不盡相同,在嘉義縣的梅山鄉,就使用「黑水虻養殖」來處理廚餘的方法,每天可以處理掉200公斤的廚餘,對比起自然腐敗轉有機堆肥的方法,碳排放量相當低。嘉義縣長翁章梁今(25)日前往當地視察,稱讚黑水虻用途多樣,為自然界中僅次於蜜蜂、對人類有益的昆蟲。

嘉義縣的梅山鄉,就使用「黑水虻養殖」來處理廚餘的方法,每天可以處理掉200公斤的廚餘。(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嘉義縣的梅山鄉,使用「黑水虻養殖」來處理廚餘的方法,每天可以處理掉200公斤的廚餘。(圖/取自嘉義縣政府)

根據梅山鄉清潔隊長劉瑞欽指出,梅山鄉每天約產生300公斤廚餘,過去廚餘靠自然腐爛轉成有機堆肥需3至6個月,且碳排放高;而現在黑水虻每天能吃掉近200公斤廚餘,生產過程碳排放量低,且黑水虻生長周期約28至35天,在幼蟲時期能大量吃掉廚餘,消化後排出的虻糞富含有機質,是很好的天然有機肥料,長大的蟲體還可以直接餵雞、餵魚,加工處理後能做水產養殖高蛋白粉使用,從幼蟲到成蟲再孵化過程都呈現友善循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嘉義縣長翁章梁則表示,黑水虻除了能去化廚餘,虻糞富含有機質可做有機堆肥,虻體也能飼養家禽、水產養殖,還能提煉蟲油製成化妝品,是自然界中僅次於蜜蜂,對人類有益的昆蟲。

目前嘉義縣為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積極推動黑水虻去化廚餘,藉由黑水虻特性,生命週期各個階段都可利用,幾近零廢棄,也不會產生太多碳排放量,符合淨零碳排及資源永續循環再利用國際趨勢。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農業部水產試驗所,黑水虻的生活史分為卵、幼蟲、蛹和成蟲 4 個階段,卵孵化所需時間大約4天,孵化後幼蟲可分為6個齡期,幼蟲期共計約 14 天。剛孵化之 1 齡期幼蟲體長約 0.1 公分,齡期間以脫皮劃分,第 6 齡期幼蟲稱作預蛹,體長約2.5到2.8公分,蛹期約 14 天變態為成蟲,成蟲約可存活9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