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17 18:03
圖文/鏡週刊
疾管署昨(16日)經高端同意對外公布COVID-19疫苗採購合約,各界仍提出相關疑問,質疑簽約時間點、採購價格高於預算編列等。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今(17日)再次召開記者會,針對高端合約8大爭議,逐一澄清說明。
疾管署說明,還原當時時空背景,新冠疫苗均在臨床試驗階段以「預採購合約」模式簽約,為因應緊急疫情需求,以預先保有所需之疫苗數量,等到廠商於取得專案核准製造許可後,才可儘速提供接種,此作法與國際相同,例如:英國採購BNT疫苗、美國採購Moderna疫苗、日本採購AZ疫苗等,皆係先簽訂採購合約,才取得EUA。故此作法國內外皆然,當年5/28簽約對象共有高端及聯亞兩家進入第二期臨床試驗的廠商,聯亞因後續未取得EUA,於是疾管署依約與該公司解約,因此絕無獨厚高端,也無「先射箭再畫靶」。且依合約第七條,若EUA未通過則符合終止解除契約條件,更無須補償廠商因此所生之損失,都是為了確保國人最大利益之作法,所以各期付款都在此預採購精神下,分別以疫苗生產相關證明文件,備妥所需原料、物料、耗材及相關準備工作文件、驗收合格疫苗數量及完成配送總數量為條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說明,高端公司在6/15就已提出EUA申請,歷經一個多月食藥署內部整體審查(由醫藥品查驗中心[CDE]執行)後,於7/18召開專家會議審查,審核過程均依法定程序辦理。疾管署於一週後召開ACIP會議,依據食藥署EUA核准結果決議同意將高端納為公費疫苗,上述過程當時均即時於指揮中心記者會公布,與合約要求之7/31毫無關聯,請外界勿刻意影射。
疾管署說明,5/28本署與高端疫苗公司簽署之契約,內容參照行政院公共工程會的財物採購契約範本,但因該範本契約保密條款不足,未納入商業保密條款,因此議約過程中,雙方口頭約定應恪守保密義務。6/8高端公司以email提出,在採購議約及履約過程中,會提供許多原物料資訊,為避免原物料價格(涉及國外供應商機密資訊)外流,並參酌國際間COVID-19疫苗緊急採購狀況,各國政府與疫苗廠皆未對外揭露商業條款,希望增補保密條款。故雙方皆有保密責任;廠商方為主要資訊提供者,機關作為資訊接受方亦需承擔保密責任。雙方於7/19增補保密合約書,保密期限為自合約簽署日起滿5年後解除,與EUA通過日期毫無關聯。而疾管署與聯亞公司亦於7/22(EUA尚未完成審查)簽訂保密合約,顯示與疾管署簽署保密合約與EUA通過日期毫無關係,鄰近國家韓國亦有類似情形,該國於2022/1/12簽署Novavax疫苗採購合約(含保密條款),亦於同日取得EUA,故請外界勿惡意影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說明,疾管署係依據當時廠商執行安定性試驗情形,預估初始核定效期僅有6個月,為避免效期過短致過期浪費,以及提升疫苗使用率,於契約中規定廠商交貨後必須依主管機關(食藥署)規定延長疫苗效期。並於契約規格中第17點訂定相關罰則:「如廠商未依規定於疫苗屆效期前取得食藥署同意展延效期函,致疫苗效期不足,則按各期未展延效期部份,自報驗日期起算,疫苗剩餘可用期限不得低於6個月之不足天數所佔效期比例、數量及每劑單價計罰。」。疫苗可依主管機關規定展延效期,無論各廠牌新冠疫苗(含AZ、BNT、Moderna等)均適用。
疾管署說明,2020年11月指揮中心對外說明預計疫苗採購經費115億元以採購1,500萬劑每劑700元估算,不含冷鏈運送及其他作業費用。當時尚在規劃採購初期,各項資訊均不明確,僅能以預估價格編列預算 。2021年2月至5月間雙方進行議價,疾管署在過程中盡力維護採購方權益,將單價從賣方最初報價950元,協商至單劑量每劑881元、多劑量每劑810元,並於契約條件增列疫苗配送點須達200點,且廠商需負疫苗驗收至出貨前的全部保管責任,以及銷毀等其他作業支出 。
疾管署說明,2021年採購國產 COVID 19疫苗時,國際疫苗獲准EUA者多為mRNA或腺病毒載體疫苗,與國內廠商所採的蛋白質次單元疫苗不同,並沒有同種類疫苗採購價可參考;又每種疫苗開發基礎不同,加以國際原物料成本受疫情影響,成本計價方式不同;且國際疫苗大量生產,國內疫苗廠產能規模小,故難以互相比較。實際上高端疫苗價格低於莫德納和BNT疫苗。
疾管署說明,此為外界誤解,雙方均必須對契約內容予以保密,已明白載於7/19所增加簽訂的保密合約,保密合約第五條明定「任一方違反本協議書之約定或有因可歸責之事由,致使他方的機密資訊被洩露者,除該違約方負擔一切法律上責任之外,應另負損害賠償之責。」之相關罰則,並依第四條若要提前解除保密、公布合約,需雙方同意。疾管署重申,此作法係比照國際商業慣例,各國政府與疫苗廠商簽訂疫苗採購契約時,均有簽訂保密條款,目的為明訂雙方之義務,使買賣雙方權益皆獲保障,亦為信用基礎。
疾管署說明,採購案皆依契約規定辦理,計罰每日逾期違約金(每逾1日,按該期未履約部分之總價千分之2計罰);另廠商逾期30日以上仍未能履約之計罰,為節省行政程序一併於111/3/24最末次驗收時,依契約規定計罰該部分之違約金。高端公司因逾期交貨計罰之違約金共約1.97億元,疾管署均已於111年3月前按次核扣完成,絕無刻意包庇不罰之情事。
更多鏡週刊報導機械車位突啟動!台中父子墜坑洞 1歲嬰頭遭重壓不治
趁高峰宰了調節?八大官股狂殺「這檔」破8千張…網無奈:配息後就不演了 再砍台積電454億
全勝之姿!中華女籃亞洲盃奪下第2級冠軍 下屆成功重返1級賽事
新新併超大紅包!三大法人29億撒向台新金 台積電超猛法說也吸金454億
趙少康取消東非遊、郝龍斌被傳也要去 王淺秋笑「趙太太獅吼很可怕」趙少康批綠「太狠毒」
董事改選戰!八大公股上週砸3億元買超國票金 「這檔」也獲破萬張進貨
女足抽血案真相在哪?沈春華痛批師大記者會「令人失望」:感覺我們又被集體扎了一針
中職/明星賽2天8萬人破紀錄!林智勝最後一舞歡呼中退場 朱育賢敲出致勝轟
0050分割後首除息!上週卻遭八大公股提款3.5億元 「這檔」唯一倒破萬張
台積電力拼全球建25座新廠!業界點名「這幾檔個股」將受惠 新唐、亞翔全中了
大潤發走入歷史!20家門市8/1起全面變身「大全聯」 換牌優惠回饋搶先看
台股噴誰卻慘了?三大法人買超861億卻連殺「這2檔」 投信砍它18天…網哀:空軍準備好了嗎
又要賣資產?才將台灣家樂福311億賣給統一 零售巨頭再傳出脫1266億歐洲業務
ATM單日提款上限降到1萬元?3大官股銀為打詐「限縮提款額度」兆豐銀半年內調2次
終於回到10元發行價!這檔掛牌4個月...外資單週砸3億拉拔 已連買13週
賴清德辦公室主任陳羿伶穿軍服被批涉違《陸海空軍刑法》、《刑法》 凌濤:僭越職權應追究
一週套現14億!黃仁勳再脫手7.5萬股輝達持股 預告H20晶片重返中國市場
80歲免醫療評估就能請外籍看護?洪申翰坦言:已擬配套,但衝擊還是有
民眾黨集會民進黨中央嗆聲 林國成國罵賴清德「X你娘」
吃宵夜聊政治挨揍!4人慘遭牛富員工痛扁、重擊後腦勺 還嗆:有很多方式弄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