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2/14 16:38
文/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NCC日前發表《112年通訊傳播市場報告》,發現有線電視收視下降到的61.7%;但OTT TV呈成長趨勢,自2017年的4.4%提升至2023年的12.9%,成長3倍,超越無線電視位居第3;無線電視下滑到9.5%。
面對電視降、OTT升的產業發展態勢,NCC主委受訪時表示「以前大家過年搶看電視,近年來可能各自拿手機看影音內容,他也常常收看OTT,觀察內容分級部分做得還可以」,主委評論如果不是被媒體去脈絡化,掐頭去尾,那我們必須說「報告長官,劃錯重點啦」。
這份由財團法人台灣經濟研究院執行的研究案,呈現台灣本土電視產業前景黯淡,反而外商的OTT亮麗看好,作為NCC主委應該關心文化主導權的消失,而不是只有內容分級這種枝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廣電市場各產業營收都在下降中,整體收入只有1,125億元,和其他產業比起來實在微不足道,衛星電視營收最高,但才648億元,有線電視面對OTT的競爭,「剪線」成了現在進行式,營收僅333億元,無線電視最少,營收雖只有94億元,但商業無線電視台才4家(台視、中視、華視、民視),除華視持續虧損外,其餘3家都還有小賺錢。
OTT業者依境外平台與本土平台區分,境外平台以美國Netflix、Disney+為主要業者,本土平台依原服務類別作劃分,可分為電視頻道業者,如公視+、Vidol;電信業者如friDay影音、myVideo、Hami Video;新興影音平台如LiTV、CATCHPLAY、KKTV;以及OTT影音機上盒裝置業者,如HAKOmini、夢想數位、BANDOTT便當4K智慧電視盒等,雖然林林總總,但還是以外商Netflix、CATCHPLAY、Disney+為主,也最賺錢。
許多OTT是靠廣告而不是收視費,但付費的使用者去逐年攀升,付費比例自2017年的19.8%大幅攀升至2023年的53.2%,而且更令人擔憂的是46歲與66歲及以上族群的付費訂閱,每年均有微幅成長趨勢,付費者年齡層攀升,終會襲奪到傳統電視的收視。
該報告引述資誠聯合會計師事務所(PricewaterhouseCoopers, PwC)2023 年發布的「2023-2027台灣娛樂暨媒體業展望報告」資料,台灣OTT TV市場營收逐年成長,2022年總營收高達17.87億美元(約台幣575.39億元),與2019年6.27億美元(約202.04億元)相比,成長接近三倍,預估未來將以7.1%的年複合成長率,成長至2027年的25.21億美元(約811.24億元),將撂倒台灣所有電視產業,包含衛星電視、有線系統業者,無線電視更不用提。
台灣衛星電視台、無線電視台每家均雇用6、7百名員工,每一系統台也有百名員工,加上外包施工業者也達數百名,若連同外圍的獨立製作公司,以及依附電視而運作的廣告公司、媒體購買公司,與電視有關的從業人員應達十數萬人,但外商OTT在台最多只有數十人,少則不足10人應可運作,其製作單位均在國外,雖偶有和國內製作單位或電視台合作製片,但屬點綴,而且主導權全在外商,對國內製作水準提升助益有限。
關心電視式微,不僅是憂心產業,更是關心文化的主導權消失,經年累月看視頻,會型塑價值的涵化,透過cultivation效應,視頻內容會逐漸主導觀眾價值的認知與建構,對本土電視內容產業,無論衛星電視業者或無線電視業者,NCC會規定自製率、首播率,就是要電視台能提供一定的本土內容,但娛樂性的OTT都是以外國影片為主,影片中所呈現的價值就是外國的價值,OTT越成長,我們的文化主導權越式微。
這不誇張,60年代,台灣只能看到美國好萊塢電影,電視上的影集都是美國製,大學生每月會收到一本免費彩色、中英對照的Student Review雜誌,讓你學英文,美國價值被建構後,畢業後自然而然到美國留學,學成回國若在政府機構做事或負責政策制定,自然而然就會採親美路線,這種無形的「自然而然」,就是涵化。
傳播有4大功能:守望、決策、教育、娛樂,所謂守望就是守望環境,媒體代替我們去看、去認識外在的人事物,這就是新聞的功能,當從新聞中得到的資訊,就會協助我們形成決策,如應該買哪支股票、春節回南部,應該幾時出發、走哪條路;或是總統大選,儘管都沒見過賴清德、侯友宜、柯文哲本人,但會從這3個人中選出一位來當我們的總統,這就是媒體所建構的守望價值,幫我們形成決策。
我們離開學校後,後續的教育工作就由媒體接手,經由新聞或紀錄片的報導,讓我們知道地球暖化及環保的重要,或是以前學校沒教的奈米、晶圓、AI,現在電視通通會教我們,這就是傳播的教育功能,至於娛樂更不用說,周星馳每週至少一次會出現在電影中,整人耍賴耍廢,讓我們笑笑以忘卻現實的不愉快,即使半世紀前的007影片,也不時會重播,讓我們重溫龐德風采,以回味早已失去的往日記憶。
這就是電視的功能,家數多,內容多元,任君選擇,資訊不失衡,也不偏食,但只在OTT追劇,只有淺薄的娛樂功能,殺殺時間,其餘的守望、決策、教育通通沒有了;作為NCC主委應該關注文化主導權,與民眾媒體素養、內容偏食、資訊失衡問題,只看到有沒有標示內容分級,真的是畫錯重點。
銀彈上膛瞄準發射!八大公股月撒40億狂掃「它」13萬張 「這5檔ETF」同步吸金破10億
仙人指路或彈盡糧絕?馬斯克喊明年人形機器人增10倍 主力卻大砍「這檔」近萬張...股民:上面冤魂多
股利配發創新高!長老卻狂丟「它」破3萬張 晶圓製造概念股「這檔」也難逃...遭提款11億
專挑老黃概念股下手?自營商4月倒「這2檔」破萬張 鴻海、光寶科也遭殃
中美關稅互不讓步!中國也防美國「洗產地」 出動高科技嚴抓美國黃豆
現金股利5元!這檔「記憶體模組廠」力抗關稅衝擊 散熱技術突破瓶頸...現金殖利率近6%
鞋底抹油趕緊跑!三大法人獵殺「這檔」得手11.6億 單月暴砍「它」13.4萬張
AI熱潮助攻!這檔「PCB大廠」首季獲利創新高 年增75%...目標價上調4.49%
健身館員工遭偷襲受傷還被政治謾罵 報警抓不到人館長拍片痛訴「台灣人講政治要打打殺殺嗎」
與英特爾合作順利!三大法人橫掃聯電破12萬張 輝達概念股「這檔」今年訂單續揚...遭猛砸78億攬入
閃兵外案!王大陸情侶動人脈「查個資」…相關6人遭北檢起訴 四海幫堂主、好友交保
逃亡7年歸案!貴婦奈奈200萬交保 需戴電子腳環、限制出入境
遭廖峻3子女告竊盜!女助理交出「房契、銀行存摺」:緣起緣滅 律師聲明全文曝光
外資砍飛了!1類股本月遭倒破22萬張…回補數十億 「這10檔」也慘兮兮
美國恐要求新台幣升值?央行闢謠:與事實不符
如果又股災怎麼辦?美關稅不定…他問是否該留後路 網推1「進場公式」:誰管最低點
川普鬆口!有望與「印日韓」達貿易協議 親吐談判破局下場
外資4月大買「這檔」破18萬張!中華電股災中秀抗跌 也獲破4萬張進貨
溫哥華汽車衝撞釀11死!台女打工度假遭撞飛 「重傷昏迷」駐處全力協助
DRAM市場有望上半年回溫!投信仍猛丟「它」破4萬張 「這檔」時隔14年再度配股...慘遭結帳4.6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