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政策短視:從廣設大學到鼓勵生育,到……

發布時間:2024/3/11 12:00

文/鄭自隆(政治大學傳播學院兼任教授)

大學學測放榜,3月各校各系都忙著搶學生,一位朋友是私校廣電系主任,說最近全系師生忙得很,做了很多宣傳物,他說負重前行的結果,就是荷包破產,不過「料敵從寬,前景不樂觀,得審慎應戰,真的不能開玩笑」,群組安慰他,他說完全沒有樂觀的理由,還請大家多多幫忙。加上前陣子聯合報報導〈圈地潮後,大學城夢碎〉,台灣的大學怎會玩成這般模樣?

台灣社會進入少子化,生源減少,各大專院校紛紛竭盡全力「搶學生」。(示意圖/Unsplash)

90年代廣設大學政策,不但新設與升格之科技大學宛如春筍,連老大學也紛紛下鄉圈地,表示要設分校,地方政府也樂於配合,認為引進大學可帶動地方發展而搶著送地,但如今這些圈來的「新」校區用鐵網圍起養草,也有蓋到一半的爛尾樓,30年前錯誤政策,如何收拾?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錯誤政策果真比貪污可怕,台灣政策規劃一向短視,而且好以美國為師,當年大學難考,就廣設大學,宛如老粗軍閥的笑話,軍頭見女學生打籃球,說10個女生搶一個球像話嗎,來人呀,一人給一個球;廣設大學就是一個人給一個球,不用搶,既然鼓勵新設大學,那老大學也應該學美國,廣設分校。

30年前的執政者沒料到台灣人會不想生孩子,也沒想到透過月暈效應halo effect的想像,找來有諾貝爾獎光環學者所擘劃的教育政策,如今會百孔千瘡;教改,讓學生負擔越重,還有父母讓小學生在車上寫功課吃晚餐,一天只睡6.5小時,以趕場補習;大學入學甄試,成了軍備競賽,高社經地位家庭的孩子,完勝撂倒窮人家的孩子;廣設研究所,成了學歷鍍金與論文抄襲,甚至還有名校的所謂國際EMBA班大作廣告搶學生,說研究所是孵化器,可以協助斜槓創業,把學術養成當職業訓練所,果真如此,該研究所的業管單位應該歸「職訓局」,而不是「高教司」。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大學跑到鄉下設分校,私立學校尚可行,老闆一句話,全校貫徹,銘傳大學的龜山分校就辦得很好;但公立大學一定行不通,光是哪一系要「下鄉」就會吵翻天,大學校長是鞠躬哈腰一票票拜託人家投出來的,可不是老大;何況大學教授開會有個特色:沒事變小事,小事變大事,大事沒完沒了,有些大學的校務會議要吃兩個便當就是這個原因,小事都可以從早上吵到日落夜黑,遷系下鄉何等大事,誰會讓步?

系主任搶學生與〈大學城夢碎〉,當然少子化是主要原因,但在大的社會脈絡下,少子化是「果」,背後還有很多「因」,沒有洞察「因」,所有透過補貼的鼓勵生育作為都會打水漂,甚至形成反淘汰,高社經地位夫妻不會因為補貼,而去生孩子,補貼是錦上添花,本來就要生,政府給錢多多益善;對沒有責任感,或社會邊緣的家庭,政府給錢就生,以後養不起,還可找其他的社會救濟。

台灣人為什麼不生孩子?不是只有養育費的問題,「06歲國家養」是富豪的想當然爾觀點,沒那麼簡單,少子化,背後是複雜的社會學問題。

首先是女性地位提昇,間接降低生育意願,當女性無論教育與工作能力都與男性相當,一樣投入生產為家庭創收時,已不再把自己當成養兒育女的「生產」工具;台灣生育高峰在50年代,婦女婚後就會離職,在家生小孩帶小孩,當時女性教育程度以國高中職居多,優秀的女生畢業進入銀行當櫃員,頂多做個34年就會離職結婚,回歸家庭,但現在婦女就業都是工作一輩子,太太有了自己的收入,在家庭地位才能和先生平起平坐,既然要工作,生兒育女計劃就會一延再延,而錯過生育期。

其次是現代女性成就動機已和她們的媽媽不一樣,不會把生孩子當作唯一成就,認為女人的宿命就是結婚和養兒育女,「不孝有三」是老掉牙笑話,具高度成就動機的女性會全力衝刺工作,台灣社會表面平權,但在職場男性機會還是高於女性,女性要出頭,一定要比男性更努力,每個女人都會生孩子,但不是每個女人都可當經理,當女性自我評量的成就動機,以職場表現為第一時,「生孩子」就變得可有可無。

第三是社會價值觀的改變,以往觀念是祖父母要帶孫,現在高社經家庭已不來這套,即使祖父母願意,年輕的父母也不放心隔代教養,加上社會高度競爭,認為「不能輸在起跑點」,於是學才藝、學英文、練體能,金錢和時間都受到壓縮,很多高教育程度的年輕夫婦都放棄了,不想累自己,也不想累小孩。

加上政府有些政策,其副作用就是「鼓勵不生」,中央的同婚政策就是,同性結婚如何生孩子?地方政府因爭取選票,在都會菁華區開闢貓狗公園,公共場所也有友善貓狗的設施,外在社會條件改變,年輕夫婦情感轉移也越沒有掛慮,寧願養狗兒子而不願養真孩子,省錢省事也沒有一輩子責任,所以很多人會對著貓狗自言自語,移情扮演「狗爸」、「貓媽」。

這種社會氛圍下,政府光是砸錢補助鼓勵生育,有用嗎?

政策規劃短視,當然不只這兩樁,到處都有的蚊子館就是,最近衛福部取消醫院掛號費收費上限也是,醫院營收受限,無法更新設備,基層醫護待遇偏低、勞動條件差都是事實,但應從整體健保財務與給付去思考,即使有些人需要差別服務,那就採一般門診與特約門診雙軌制,如同飛機艙等的區隔,否則會將窮人拒於醫院門外。

掛號費只是庶務性費用的彌補,衛福部放任醫院診所漲掛號費,以彌補醫療收入短缺,就是典型只見秋毫之末,而不見於輿薪,如此決策只是讓長官們守住「健保不漲價」的假象,為政治抹脂擦粉,而未顧及後續可能的影響,當掛號費漲到窮人無法看病時,就是宣告台灣之光的健保掛點,不再是驕傲。

此外,民進黨死抱反核神主牌,放任光電板霸佔我們的青山綠水,要不要核電,當然可以有正反的思考,但非核或廢核之後,大量依賴天然氣,燃料成本漲,電價只能跟著漲,所謂綠能光電只是象徵性的,對整體供電幫助不大,但付出的的代價是黑白兩道為利益火拼,好山好水成了鬼剃頭。

影響可能更深遠是「廢死」,廢死是民進黨所崇尚的西方價值,但台灣社會並不支持,於是就成了「可做不可說」的刑庭法官密碼,不但隱形廢死,加上輕罪寡刑、善待加害人,以西方人權標準是從,酒駕致死、輕判,惡性詐欺、輕判,縱火害死無辜第三人、逃死,當民眾不以犯罪為恥,不懂尊重他人生命時,幾年之後台灣民風必然丕變,溫文善良台灣人再不復見。

官員貪瀆固然可恨,但所貪之數還是可數,蚊子工程固然礙眼,但也只是主事者目光短淺,危害是局部的,但有些政策形成,影響是全面而且久遠,新閣成立在即,接手的食俸食祿者能不慎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