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週五不政經_每周五

脫韁的大法官,民主的災難

發布時間:2024/4/25 18:36

主筆/單厚之

憲法法庭23日針對廢死進行長達5小時的言詞辯論,現任15名大法官中有3人迴避,最終由12名大法官組成合議庭,只要7票就能決定死刑是否違憲。參與審理的12名大法官中,又有6人在今年10月就要退休,部分人士質疑這樣的陣容不符最新的民意,更有人憂心大法官會不會為了歷史留名,而不顧可能導致的後果,做出過激的決定。

憲法法庭23日針對廢死進行長達5小時的言詞辯論,現任15名大法官中有3人迴避,最終由12名大法官組成合議庭,只要7票就能決定死刑是否違憲。(示意圖/Unsplash)
憲法法庭23日針對廢死進行長達5小時的言詞辯論,現任15名大法官中有3人迴避,最終由12名大法官組成合議庭,只要7票就能決定死刑是否違憲。(示意圖/Unsplash)

不分藍綠、朝野都陷入「廢死憂慮」之中,藍營連續多日呼籲大法官適可而止,不要把自己當成上帝,漠視8成反死的民意。法務部也多次重申「司法自制」的立場,認為廢死與否應由行政或立法機關形成決定。法務部訴訟代理人、最高檢察署檢察官林麗瑩還引用前美國大法官鮑威爾的話:「不要對立法進度感到不耐煩」,特別是重大爭議案件要多跟民意溝通,幾乎就是直接跟大法官嗆聲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現任15名大法官都是蔡英文提名,綠營雖然不吭聲,卻陷入更深的憂慮,擔心若大法法官做成死刑違憲判決,將危急民進黨的政權。立場親綠的《自由時報》,在廢死辯論的隔天,紙本完全沒有任何報導,儼然把憲法法庭當成動搖國本的負面新聞,連提都不敢提。

言詞辯論前,在野黨和網民就質疑,憲法法庭的「法庭之友」制度,17份意見書中有14份支持廢死,顯示大法官心證已成。言詞辯論庭上,大法官詹森林火力全開,質疑法務部「立法怠惰」、等待執行的煎熬本身就是「酷刑」,更加深了外界的質疑。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更矛盾的是,詹森林一方面說大法官為何一定要跟民意妥協難道不能做憲法教育或裁判;另一方面又說,大法官有某種程度的民意,至少是經過間接民意由立法院通過,與一般法院的完全沒有民意的法官不同,「大法官宣判死刑違憲至少無害,法官宣告一個被告死刑則絕對是有害」。一下子否定民意,一下子又說自己有間接民意所以高人一等,根本就是胡攪蠻纏,哪裡有點大法官的樣子?

詹森林還以同婚合法化、通姦除罪化和廢死相比,認為當初當初那兩案也和民意不符,但大法官會議仍舊做出解釋,為何在廢死議題上,法務部就一直訴諸民意,要憲法法庭讓步?

但正如當初挺同團體所主張的「別人結婚,干你屁事」,同婚合法化雖然不是多數民意,其實並沒有明顯傷害到他人的權益;通姦除罪化雖然減少了對配偶的保障,實質的傷害與剝奪他人生命也完全不能相比。況且,當初那兩案正反民意的落差,遠沒有廢死議題來得這樣懸殊。

詹森林毫不遮掩的態度,充分反應了這屆大法官們肆意妄為的心態和作風,完全不考慮社會的情感和可能的影響。日前法官之死時,法界就毫不遮掩對大法官會議的不滿,認為法官過勞的根源,就是憲法法庭大法官不食人間煙火,根本不管現實資源是否足夠,一昧高舉人權正義大旗,亂慷法官之慨,導致法官不堪負荷,審判品質下降,亂象層出不窮。

大法官會議原本應該是解決爭議的最終手段,如今卻成為所有爭議的源頭、朝野一致憂心的亂源、社會衝突的核心。原本應該捍衛司法尊嚴、提升裁判品質、照顧法官需求的大法官會議,卻成為壓垮司法、讓民眾對司法更加不信賴的源頭。

《憲法》是人民全體意志的最高展現,說大法官可以無視民意,根本是搞不清楚自己一切權力的來源;拿自己獲得立法院同意的民意間接授權,來否定立法院的直接民意基礎,更是莫名其妙。

大法官釋憲的本質,是檢視法令是否違背當初制憲(或修憲)的本意,而不是把大法官自己當成制憲者,凌駕於全民、國會和行政體系之上。

在正常的國家,如果大法官釋憲有錯或悖離民意,人民還可以透過修憲的方式,修正大法官造成的錯誤。但台灣最後一次修憲時,把修憲門檻訂得過高,幾乎已經是不可能的任務,2022年朝野都同意(至少表面同意)、修憲綁大選的「十八歲公民權」都無法過關,未來任何的修憲幾乎都不可能了。

在修憲幾乎不可能的情況下,已經沒有任何機制可以改變大法官的決定、修正大法官可能的錯誤,大法官如果不懂得自我節制、傲慢暴衝,就會成為憲政的怪獸、政治的亂源。脫韁的大法官會議,不僅是執政黨的災難、也是民主的災難。最怕的是,或許在某些即將卸任的眼中,這是不朽之業、不世之功。

單厚之 大法官 廢死 憲法 修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