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6/26 10:30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冠廷報導】Z世代(本調查抽樣對象為18歲~27歲)好像很開放?Y世代 (28歲~43歲)應該更重視性健康防護?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發佈「雙世代性健康觀念調查報告」,結果打破你我想像!調查中發現雙世代竟高達6成5性行為並未每次防護,且Y世代(67.7%)比例明顯高於Z世代(59.8%),以及有近3成Z世代曾做過性病篩檢。針對HIV感染者達到U=U狀態(Undetectable = Untransmittable)──測不到即不具傳染力的觀念,有7成雙世代族群沒聽過,甚至也不了解HIV感染以及愛滋病的不同。7月2日台灣U=U Day即將到來,愛滋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以及台灣愛滋病學會秘書長林冠吟醫師共同呼籲,若有不安全性行為者建議一年應篩檢一次,也希望大眾更加了解U=U、去除對HIV感染的污名與歧視,讓感染者也能像一般人一樣自在享受生活、拓展情感關係。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針對Y世代與Z世代的雙世代性健康觀念的調查報告,以線上調查方式進行,回收有效問卷 1,068 份。調查中發現,無論哪一世代對於HIV疾病相關認知依然不清;近7成(62.5%)雙世代仍有「HIV感染者就是愛滋病患者」的錯誤觀念;甚至有3成8 雙世代以為觸碰過HIV感染者使用的物品就有傳染風險。愛滋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說:「HIV感染並不等於愛滋病,由於大眾對疾病仍不甚瞭解,因此導致社會上仍存在不必要的恐慌與汙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長期推廣「U=U 就是傳不出去」概念,也自2023年將每年7月2日訂為台灣U=U Day,盼大眾了解有科學實證支持的U=U觀念、去除HIV汙名。不過調查仍發現,有超過5成(55.8%)雙世代不了解「測不到病毒就不具傳染力」的觀念、高達7成(72.8%)沒聽過U=U,顯示仍有待持續溝通。林冠吟醫師解釋:「測不到病毒並非是體內病毒清零,感染者穩定治療後,持續六個月體內病毒量小於200個/毫升,就不具傳染力。但若進行篩檢,結果仍然是陽性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現代社會對於感情的觀念逐漸開放,人們更不避諱談論親密行為話題;雙世代性健康觀念調查報告中發現,有超過4成(45.1%)雙世代表示可接受無感情基礎性行為,然而「覺得反正不會懷孕」、「覺得伴侶沒有性病疑慮」,有超過6成5(65.4%)的雙世代性行為「並未每次都採取防護」(每次都不防護、大部分沒防護與大部分有防護)措施,其中,「每次都不防護」高達22.1%!也有近3成雙世代認為單一性伴侶關係就不會感染HIV的迷思。曾淑慧副署長表示:「近年愛滋病毒感染通報趨勢已持續6年下降,去(2023)年新增確診通報愛滋病毒感染人數為940人,但有近6成之感染者為18-35歲年輕族群,主要感染原因都為不安全性行為,無論性取向、男女其實都應該要做好防護措施。」
林宜慧秘書長表示:「性接觸是台灣最常見的愛滋病病毒感染途徑,過去常發現很多民眾是『看對象選擇性防護』,自以為跟對方是單一性伴侶關係、覺得對方沒有性病疑慮,就不採取任何防護措施的性行為。然而唯有安全性行為才能真正杜絕病毒傳染,而非『看對象是誰』決定是否進行防護措施,這樣的迷思仍需持續衛教。」
有趣的是,調查中也發現近3成(27.9%)Z世代曾自行做過性病篩檢,顯著高於Y世代(21.2%);在得知親友感染HIV,Z世代(33.5%)表示「不會特別改變自己對待對方的行為」也顯著高於Y世代(27.4%)。顯示,年輕一代的性病篩檢意識確實更好,且更友善具包容力。Z世代代表茫day不錄就大方分享做過性病篩檢,並認為更多元對於性的議題有所討論,才更懂得如何保護自己。
調查中,有3成3的雙世代在「第一次」了解U=U後,都為醫學已經可以控制HIV傳染力而表示驚訝;Y世代代表小瑜老師也承認自己在第一次聽到U=U後彷彿發現新大陸似的,認為若結合兩性話題應能大大增進民眾討論度。 林宜慧秘書長分享:「對於很多HIV感染者而言,常常會懷疑自己還能不能再有感情,因為擔心感染者身分會讓別人不敢接納自己,而這也是權促會投入U=U衛教、設立台灣U=U Day的原因。只要大眾更了解與接受U=U,就能更友善面對感染者,感染者也就能更自在的享受生活、甚至拓展情感關係,就像一般人一樣。」
【延伸閱讀】
HIV台灣1指標未達聯合國95%目標 AFBL支持8計畫攜手終結歧視、愛滋
HIV認知不足、社會恐懼成武器威脅病友 愛滋權促會發起7/2台灣「U=U Day」
鮑爾鴿派效應退燒?美股開盤震盪噴血!投資人緊盯輝達財報、台積電ADR逆勢上漲
這檔「機器人股」太火熱!爆量攻漲停、自營商狂掃貨近5千萬
鴻海砸51億加碼墨西哥!AI伺服器供應鏈再升級 聯手輝達卡位北美大單
「這檔」強漲8%遭八大公股提款破3億元 華晶科飆漲停也遭倒近2000張
知名化妝師吳阿志驟逝!女神拐拐不捨喊話:謝謝你曾參與我的人生
日產汽車遭刺殺!賓士退休基金狂砍112億持股 股價恐再挨重擊
EPS4.61元近半股本!「這檔」強鎖漲停創新高 AI與航太訂單來點火
H1獲利業界冠軍!富邦金稅後淨利破513億元 人壽、台富銀齊亮眼
性平會認定葉丙成不違法!女學生崩潰喊「無法接受」 教育部回應了
外資愛高股息ETF!進貨00940、0056達上千張 「這檔」獲買破萬張最多
青木瓜喝不出「豐盈身材」!連3年違規榜首...77老大代言惹禍吞484萬罰單
泓德能源遭檢調搜索!公司急發重訊:財務營運一切正常
90億豪賭!川普入股英特爾也拚不過台積電?「這地雷」拉警報恐嚇跑大客戶
AI機器人商機剛發酵!外資卻狂拋「這檔」逾1.4萬張登賣超榜首
快訊/羅智強宣布參選國民黨主席!喊話2028「下架賴清德」點燃戰鬥魂
台積電2奈米急撤中製設備!日經爆砸千億因應美國新法案 搶攻兆元AI商機
目標價喊123元!這「電子大廠」Q2 EPS創高 外資加碼30億推爆量衝高
觀察/32:0慘敗 賴清德能否聽進王世堅、高嘉瑜的異音?
機器人熱潮助攻!「它」短線飆漲停創新高 投信大手拋售逾6.5億
投信連買6天!斥資3億猛掃這PCB鑽針廠 撒5.7億進貨三大金控破9千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