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7/12 23:47
中國利用營隊和交流團等名義吸引台灣年輕人赴中,希望藉此培養他們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但隨著中國經濟放緩、國安法規緊縮,中國吸引力逐漸下滑,統戰成效似乎受到影響。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22歲的王亨利(Henry Wang)近期結束一場愉快的四川行。他前往中國參加為台灣年輕人舉辦的營隊,在四星級飯店住了7個晚上、吃火鍋、看貓熊,還參訪歷史古蹟,而大部分的費用由中國政府負擔。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旅途中唯一惱人的是政治灌輸,他必須忍受關於兩岸統一的長篇大論、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溢美之詞,以及關於兩岸一家親的歌曲。
他說:「我把它當成參加低價旅行團必須付出的額外代價。」他認為,只要認知到自己參加的是「統戰團」,就能忽略這些政治宣傳。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中共中央統戰部資助許多這樣的旅行,目的是讓台灣高中生和大學生沉浸於中國文化,培養他們的中華民族主義意識。
2020年以前,每年夏天都有數千名台灣學生前往中國實習或交流,這些活動在疫情期間基本上停止,但訪團數量在解封後又開始增加。
「2024兩岸青年峰會」3日在北京登場,預計約有1300名台灣人參加。中國國台辦主任宋濤致詞時呼籲,兩岸青年要成為「反對台獨分裂的先鋒力量」。
習近平曾表示,中國和台灣年輕人應成為和平統一的動力。前總統馬英九今年4月赴中訪問,於北京進行「馬習二會」時,習近平提出在台灣人心中培養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口號。
中國官媒新華社隨之評論:「台灣青年並非所謂『天然獨』,而是血脈中、內心裡流淌著、深藏著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價值觀。」
前總統馬英九則透過視訊向「2024兩岸青年峰會」致詞時指出,希望未來繼續推動兩岸青年交流,「共創中華民族的美好未來」。
但這些並未贏得台灣年輕人的支持。
民調顯示,台灣35歲以下的成年人超過80%認為自己是台灣人而不是中國人。20多歲的民眾中,有超過90%認為台灣和中國是兩個不同的國家。這個年齡層的民眾,對於在中國工作、求學或投資的興趣正在減弱,從2019年的33%降到2022年的3%。
相較2010年代中期,每年有1300名台灣學生前往中國就讀大學,目前每年大約只剩300人。過去10年來,30歲以下台灣人赴中工作的人數已減少約70%,2022年已降至1萬7000人。
中國的吸引力下滑不難理解,因為曾被視為台灣年輕人經濟機會之地的中國隨著成長放緩,已不再那麼有活力,連中國年輕人都在傳播關於失業、躺平或內捲的迷因(meme)。
此外,法律環境也令人擔憂。中國最高人民法院及國家安全部等部會6月21日公布「關於依法懲治『台獨』頑固分子分裂國家、煽動分裂國家犯罪的意見」,對涉及分裂國家者可以進行缺席審判,最高可判處死刑。
台灣年輕人可能會像王亨利一樣,仍然認為統戰團是一件划算的交易,但這趟旅程不太可能改變他們的觀點。過去的研究表明,隨著台灣民眾與中國的接觸越來越多,他們會關注兩造差異,台灣認同進而增強。
對於中國沒有歸屬感的王亨利推薦參與統戰團體驗「陌生文化」,一種與台灣「完全不同」的文化,但這與中國希望透過這些訪問實現的目標,實際上背道而馳。
(中央社)
五月天加持?必應檔期爆滿...5月營收飆5.9億 漲停「攻破百元」買單高掛2千張
關穎神隱多年近況曝光!「豪送絕版名牌包」 烙話:不要替代品
從卡債20萬到資產破百萬!28歲女護理師靠「這8檔存股」翻轉人生
中選會宣布馬文君、游顥罷免案成立 定於823投票綁公投
2025該買哪檔ETF?她曝清單網狂抄筆記:這檔殖利率太香了~
黨中央組發會副主委黃碧雲遭羈押禁見 國民黨:試圖瓦解選前在野動員
現金股利5.8元新高!鴻海強漲1%「填息近4成」115萬股民緊盯 鴻家軍這檔填息5成後翻黑
暑假旅遊狂瘋四輪電動自行車 綠委曝:旅客車禍求償無門
軍工股挑大樑!這3國股市上半年漲逾20% 謝金河嘆台股落隊:在野黨刪預算
「哪有那麼多空位商務艙給軍人升等」 趙少康批賴清德:要就「拿空軍一號給他們坐」
總統批在野凍刪國防預算 黃國昌:賴清德已變成側翼透過造謠談國防
簡舒培質疑白當初想切割彭振聲 黃國昌反擊:抹黑見縫插針該停止
Switch 2全球爆缺貨!任天堂頻喊救命 「5台廠」趕工接單潮「一路旺到Q4」
兌獎只到7/7!百萬、千萬大獎發票「5張沒人領」 財政部急尋幸運兒
ASIC概念股起飛!外資點名「17檔」台股潛力股 鴻海、信驊、聯發科火力全開要賺錢!
只是不滿分手!惡女縱火燒死伴侶3歲女兒 二審結果今出爐:維持20年重判
行動電源禁放頭頂行李箱!日本7月起新規上路 台灣6家航空加強管制一次看
甲骨文笑納300億美元大單!神達飆量8萬張一起強 鴻海除息日放量緩升
國安局:小紅書、微博、抖音、微信、百度雲盤5款中國app暗藏「9至15項個資竊取」疑慮
現金股利5.3元今除息!日月光投控強漲2.86%「填息逾7成」 18萬股民「這天」領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