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7/30 18:18
圖文/鏡週刊
久咳不癒要注意了!疾管署今日公布3例百日咳個案,為1起北部家庭群聚,今年已累計16例百日咳病例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若未打疫苗,傳染力極強,可能造成「1傳17」。此外,國內COVID-19下降但仍處流行期,但正值旅遊旺季仍要注意,預估最快於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疫醫師林詠青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北部家庭群聚,首例個案是未打百日咳相關疫苗的10多歲男性,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50多歲父親及10多歲姊姊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
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百日咳對沒有接種疫苗者傳染力很高,1人感染可以傳給17人,且指標個案從發病到確診隔了7週,共匡列41名接觸者,包含37名校園接觸者與4名家庭接觸者,已有2人確診;而校園接觸者37人中亦有26人預防性投藥,另外11人受到颱風停班停課影響,近日會去醫療院所評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名青少年為何沒打疫苗?羅一鈞表示,指標個案家長認為人體有自然的免疫力,因此無須接種疫苗,個案僅有出生後施打卡介苗、2劑B肝疫苗,出生2個月後就沒有打其它疫苗;至於確診的姊姊則在小時候打過3劑百日咳疫苗。羅一鈞也提及,今年累計16例百日咳個案,已是5年同期新高,且近期個案診斷皆相當晚,有社區擴散的可能性,民眾若久咳不癒等疑似症狀,要盡速就醫,提醒醫師注意即時通報採檢。
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
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
疾管署呼籲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同時,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疾管署今(30日)指出,上週(7月23至29日)新增58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7月16至22日)新增773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上週新增9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124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林詠青說明,未曾打過XBB疫苗的南部40多歲女性6月中出現發燒、鼻塞、流鼻水,曾多次到診所就醫,服用症狀治療藥物但症狀持續,發病後3天呼吸喘,第5天到醫院就醫,已有發燒、低血氧,快篩呈陽性,胸部雙側肺炎,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加護病房給抗生素藥物治療,但住院期間反覆發燒,不幸於住院6週後過世。
羅一鈞指出,上週因颱風因素,導致各類疾病統計都有明顯下降,與颱風假形同類似「軟封城」有關,因大型集會、煙火都取消,使呼吸道疾病暫時有2、3天無法大規模傳播,對於未來幾週疫情會有正向幫助,不過恐怕後面會反彈,上週無法看診的民眾可能會返回就醫。疾管署防疫主任李佳琳指出,預估最快於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國內COVID-19下降但仍處流行期,須注意重症發生風險;據監測資料顯示,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病例檢出以JN.1及KP.3皆占24%為多,LB.1占21%呈上升,其次為KP.2及XDV.1,占比分別為17%及12%;;境外以KP.3占28%為多,其次依序為JN.1占22%、LB.1占21%。
全球COVID-19陽性率持續上升,歐洲、美洲及西太平洋區陽性率呈上升趨勢,部分國家如美國自5月中旬以來陽性率持續上升,日本病例數已連續11週上升,希臘、比利時等國家病例數亦呈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5月27日至6月23日新增逾13.5萬例病例及2,000例死亡,住院數及重症數較前1個月分別上升31%及12%。
疾管署提醒,國際間多數國家COVID-19疫情上升,且值暑假旅遊旺季,病毒傳播風險升高,請規劃旅遊之民眾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保護力,並落實勤洗手 、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
快訊/1歲剴剴虐死案一審重判! 劉彩萱無期徒刑、劉若琳判18年
許智傑、黃捷鬆口氣?罷免總部鬧分裂真相揭曉
4月營收寫新高!這檔電腦大廠稅後純益「季增133%」 外資EPS預估卻下修…目標價曝光
大尺度床照「拍攝時間」有疑點?霖霖全說了 林庭謙女友酸溜溜發聲
打關稅戰!要晶片產業 川普執政的「美國變了嗎」?賴清德這麼看
恐怖情人求復合遭拒!狠男當街刺殺前女友後自殘 「急救3天」今首度筆錄
台大住院醫看診伸狼爪!指侵女患者得逞 遭挖「仍在桃園看診」衛生局回應了
面板寒流來襲!群創鼓勵多休息「推周休三日」 首度啟動「彈性放假」應對淡季
免關稅別想了?川普貿易談判「地板價」曝光 專家預測:台灣在「這區間」
社宅灌水房價失控 白痛批賴政府居住政策矛盾錯誤
央行神來一筆!「新台幣往下走」尾盤翻黑收貶至30.316元 「這產業」笑了!
藍委羅智強發布民調比較「五總統表現」 馬英九評價最佳、賴清德表現差
韓國瑜痛批「立委不來開會」 他親揭真相反擊:當院長是官威很大嗎?
別只追台積電!分析師點名「這2檔」快樂夥伴準備噴發 有望大啖營收行情
曾說要請習近平喝珍珠奶茶!「現在呢?」賴清德說了
再轟吳思瑤「性侵說」 陳智菡:開票夜不就是大型犯罪現場?
川普談關稅突然提到「有利兩岸統一!」總統府緊急消毒
私生子風波延燒! 王文洋三點聲明:不認同爆料影響法院審理
4月ETF定期定額人氣洗牌!僅「高息ETF金絲雀」逆勢成長 006208失寵...慘減2.5萬戶
「加代子的兒子」大谷翔平母親節「粉棒」敲雙安! 甜曬女兒小手全家福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