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7/30 18:18
圖文/鏡週刊
久咳不癒要注意了!疾管署今日公布3例百日咳個案,為1起北部家庭群聚,今年已累計16例百日咳病例創5年同期新高,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提醒,若未打疫苗,傳染力極強,可能造成「1傳17」。此外,國內COVID-19下降但仍處流行期,但正值旅遊旺季仍要注意,預估最快於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防疫醫師林詠青今(30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百日咳確定病例,為同一起北部家庭群聚,首例個案是未打百日咳相關疫苗的10多歲男性,6月上旬起出現咳嗽症狀,後續咳嗽加劇伴隨吸入性哮聲及呼吸中止情形,7月中旬因症狀未改善至醫院就醫,經檢驗通報7月23日確診,匡列41名家庭及校園接觸者,其中50多歲父親及10多歲姊姊有咳嗽症狀於7月29日檢驗陽性確診,目前3名個案已無症狀或緩解。
衛生單位持續進行疫調、擴大匡列接觸者及安排評估預防性投藥與採檢。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百日咳對沒有接種疫苗者傳染力很高,1人感染可以傳給17人,且指標個案從發病到確診隔了7週,共匡列41名接觸者,包含37名校園接觸者與4名家庭接觸者,已有2人確診;而校園接觸者37人中亦有26人預防性投藥,另外11人受到颱風停班停課影響,近日會去醫療院所評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該名青少年為何沒打疫苗?羅一鈞表示,指標個案家長認為人體有自然的免疫力,因此無須接種疫苗,個案僅有出生後施打卡介苗、2劑B肝疫苗,出生2個月後就沒有打其它疫苗;至於確診的姊姊則在小時候打過3劑百日咳疫苗。羅一鈞也提及,今年累計16例百日咳個案,已是5年同期新高,且近期個案診斷皆相當晚,有社區擴散的可能性,民眾若久咳不癒等疑似症狀,要盡速就醫,提醒醫師注意即時通報採檢。
疾管署指出,今年全球整體疫情上升,亞洲中國、韓國及菲律賓等皆出現明顯疫情且於4、5月起驟升,中國迄今累計報告33.4萬例病例,韓國累計3,170例,為兩國過往疫情高峰年之3至9倍;歐洲3月時整體疫情即達往年高峰期水準,其中捷克報告近1.8萬例最為嚴峻;美國累計近8,900例,為去年同期之4倍,加拿大、巴西亦有部分地區疫情明顯上升;澳洲則報告1.2萬例,達往年高峰年水準。
疾管署說明,接種疫苗為預防百日咳最有效的方法,目前我國提供嬰幼兒於出生滿2、4、6、18個月,以及滿5歲至入小學前各接種一劑百日咳相關疫苗;國內五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b型嗜血桿菌及不活化小兒麻痺疫苗)之第三劑、第四劑接種完成率分別達96%及94%,於國小入學前完成五合一疫苗接種均可達98%以上;另國小學生四合一疫苗(白喉破傷風非細胞性百日咳及不活化小兒麻痺混合疫苗)之接種完成率則在97%以上。
疾管署呼籲家中有嬰幼兒的民眾,務必按時攜至預防接種合約院所完成接種,以獲得足夠保護力。同時,疾管署提醒,今年百日咳疫情為近5年新高,由於百日咳初期症狀與感冒類似,民眾可能因忽略症狀延遲就醫,傳染給家人或其他接觸者,引發群聚感染,籲請民眾應提高警覺,有疑似症狀(陣發性嚴重咳嗽、呼吸有哮喘聲、咳嗽後臉潮紅或發紫及咳嗽後嘔吐等)應及時就醫與診斷,維護自身及家人健康。
疾管署今(30日)指出,上週(7月23至29日)新增584例COVID-19本土確定病例(併發症),較前一週(7月16至22日)新增773例下降,累積併發症中65歲以上長者占79%;上週新增90例死亡病例,較前一週新增124例下降,累積死亡個案中65歲以上長者占90%。
林詠青說明,未曾打過XBB疫苗的南部40多歲女性6月中出現發燒、鼻塞、流鼻水,曾多次到診所就醫,服用症狀治療藥物但症狀持續,發病後3天呼吸喘,第5天到醫院就醫,已有發燒、低血氧,快篩呈陽性,胸部雙側肺炎,插管使用呼吸器,轉加護病房給抗生素藥物治療,但住院期間反覆發燒,不幸於住院6週後過世。
羅一鈞指出,上週因颱風因素,導致各類疾病統計都有明顯下降,與颱風假形同類似「軟封城」有關,因大型集會、煙火都取消,使呼吸道疾病暫時有2、3天無法大規模傳播,對於未來幾週疫情會有正向幫助,不過恐怕後面會反彈,上週無法看診的民眾可能會返回就醫。疾管署防疫主任李佳琳指出,預估最快於8月中旬脫離流行期。
國內COVID-19下降但仍處流行期,須注意重症發生風險;據監測資料顯示,近4週變異株監測統計,本土病例檢出以JN.1及KP.3皆占24%為多,LB.1占21%呈上升,其次為KP.2及XDV.1,占比分別為17%及12%;;境外以KP.3占28%為多,其次依序為JN.1占22%、LB.1占21%。
全球COVID-19陽性率持續上升,歐洲、美洲及西太平洋區陽性率呈上升趨勢,部分國家如美國自5月中旬以來陽性率持續上升,日本病例數已連續11週上升,希臘、比利時等國家病例數亦呈上升趨勢。世界衛生組織(WHO)資料顯示,5月27日至6月23日新增逾13.5萬例病例及2,000例死亡,住院數及重症數較前1個月分別上升31%及12%。
疾管署提醒,國際間多數國家COVID-19疫情上升,且值暑假旅遊旺季,病毒傳播風險升高,請規劃旅遊之民眾儘速接種新冠XBB疫苗,以獲得保護力,並落實勤洗手 、出入人多擁擠或空氣不流通場所佩戴口罩等良好個人衛生習慣;如出現發燒或咳嗽、流鼻涕、喉嚨痛等疑似症狀,可先使用新冠家用快篩試劑,並於就醫時告知快篩結果以利醫師診斷。
富商小三風波還沒完?穆熙妍驚呼「認識原配」:受家庭壓力才結婚
「這檔」今除息!遭自營商大出貨仍挺住「填息中」 老AI緯創也遭倒破千張
連長老都不救了?「這檔妖股」慘翻連8黑…八大官股撤資2.2億 台積電、鴻海飆漲也淪刀下魂
又摃龜!大樂透獎金破3億!7/4再拚100萬加開獎
00915大洗牌!30檔成分股汰換14檔 微星和「這檔」4年拼出貨10萬台人形機器人全被剔除
加薪9,000元搶人才!基隆托嬰中心7月起加碼調薪 對抗雙北磁吸效應
跌到心裡發寒!這「DRAM龍頭廠」股價跌落50元關卡…爆摔8日淪弱勢股王 宏碁、榮剛走疲入列
外資上修目標價!CPO領頭台積電勁揚25元 矽光子股「這檔」漲近5%最強
考慮擴大與Intel合作!聯電拚先進製程三大法人卻出貨 「這檔」遭倒近萬張
00915換股名單出爐!瑞昱、洋基工程等14檔黑馬入選 「這檔」股利5.4元已悄悄入手2.8萬張
等著創新高?三大法人籌碼狂湧台積電「這2檔」紅利加持…外資、投信、自營商全買它 網:一起等除息
又被套牢?外資瘋買471億卻大砍BBU「這檔」…尾盤股價狂墜 「它」遭連砍14刀網哀:怎麼賣這麼多
存100萬想買中古屋! 看房後發現「連頭期款都不夠」 網狂勸:先別衝動
大噴發!外資狂買471億元今年第2大...斥資189億猛敲台積電 最愛是「這族群」搶它5.3萬張
鄉民監察院/彭振聲妻墜樓憾事原因為何?詹為元懷疑「偵訊空白期」發生了什麼
AI伺服器新品放量!「這檔」多重題材點火連7漲 再飆漲停IPC族群中最強
快訊/北檢檢察官婚內撩妹慘了!交友軟體曖昧對話曝「Motel很好玩」挨行政警告
新北市立委罷免民調出爐4人投票率超過6成 「這個人」最危險
00713「1棄嬰」重傷!投信連砍17天...再回收5億 00918等6檔ETF換股秀接棒登場
69.5億轉手台達電!「輪胎大廠」認賠出清桃園廠房 今年最大商用地交易案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