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7/31 11:31
少子化問題日益嚴重,隨著現代社會生育觀念與健康型態的變遷,高齡產婦與孕期併發症等問題亦備受重視。有鑑於台灣多數民眾並未建立正確安胎治療認知,錯失安全用藥權益卻不自知,包括台灣周產期醫學會、台灣婦產科醫學會、台灣母胎醫學會等三大婦產科醫學會聯手召開記者會,共推安胎「藥」安心,把關母胎均安。
晚育成現代趨勢,112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44歲,然而34歲以上懷孕就算高齡產婦。美國婦產科醫學會指出女性生育年齡增加,併發症風險隨之上升。自110年起,台灣每年每3位產婦就有1位是高齡產子;國內外研究皆指出,每6位孕婦就有1位罹患妊娠糖尿病;有10%的孕婦在孕期間會合併各種高血壓疾患。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醫師指出,生育年齡愈高,恐面臨更高的妊娠併發症風險。懷孕時孕婦心肺壓力本身就大,高齡與孕期患有併發症的孕婦將一旦面臨早產風險與相關治療,恐有較高的安全性問題須重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所謂早產是指懷孕週數滿 20 週,但未滿 37 週之生產。分為自發性、破水及醫源性早產,當中醫源性早產通常是孕婦身體出狀況,如罹患子癲前症、妊娠糖尿病、腎臟疾病或高齡、多胞胎導致,近年醫源性誘發的早產比例有逐年升高趨勢。台灣婦產科醫學會祕書長黃建霈醫師提醒,一旦孕期出現早產徵兆或早發性子宮收縮,就要就醫,謹慎進行安胎照護與治療,以延長懷孕週數,為胎兒爭取更多時間待在媽媽子宮內發育成熟,提升存活率,降低嚴重併發症、死亡率與早產後遺症的發生。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醫師分享,目前核可用於預防與延遲早產(安胎)的治療藥物有兩類。一種為乙型受體促效劑(β-agonists),因其成份是類似瘦肉精的交感神經興奮劑,可抑制子宮的收縮及強度,但是同時也作用於支氣管與血管,導致副作用發生率高,臨床研究指出孕婦使用乙型受體促效劑(β-agonists)後約有75.5%出現心搏過速、約15.6%會出現心悸,以及胸悶、胸痛、頭暈、全身無力、呼吸困難等不適感,也有機會發生致命的急性肺水腫;黃建霈醫師補充,學會也於2020年陸續發布公告,提出慎用該類藥物的注意事項,以免引起併發症的風險並危及生命。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母胎醫學會理事長蕭勝文醫師強調,若孕婦屬於高齡、孕前肥胖、甲狀腺異常及妊娠相關疾病等高危險族群,使用乙型受體促效劑恐弊大於利。且該類藥物早在2013年被歐盟禁用、英國等歐洲各國也不建議使用;美國更因副作用發生率過高而建議減少使用該藥物,顯見歐美各國很早就意識到安胎安全用藥的重要性。所幸另一種安胎藥物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健保已於近年納入給付,其僅針對催產素受體作用,精準抑制子宮收縮的專一性較高,臨床研究顯示其心血管作用發生率僅約8.3%、嚴重副作用發生率較低且耐受性佳,能更好地同時確保孕婦安胎的安全性,是一大福音。
記者會現場也出現一位45歲的雙寶媽現身分享。從事護理師工作的孫小姐在經歷流產及兩次試管後終於成功圓夢懷上龍鳳胎。但卻於孕期因高位破水持續一週而緊急住院安胎。回憶起當時狀況,孫小姐眼眶泛紅的說:「因為子宮頸已擴張且有宮縮的狀況,當下就被護理人員要求立即臥床安胎,就怕寶寶因為早產而有併發症」。由於年齡已屆高齡產婦,加上身懷雙胞胎,醫師評估後建議她使用催產素受體拮抗劑,以保障安胎治療的安全性。孫小姐表示:「當時了解另一款安胎藥物可能產生心悸、肺水腫等嚴重的副作用,於是便同意醫師的判斷,選擇更安全的催產素受體拮抗劑,為的就是讓寶寶和自己爭取安全且沒有副作用疑慮的安胎治療。」
為提升對於安胎治療預防早產的認識,並提供孕婦安心安胎的治療環境,三大婦產科相關醫學會共同發布「安胎治療建議」,期望喚起各界對母胎均安的安胎安全的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對早產的建議指出,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對於不足28週早產個案中,協助延遲妊娠的表現為所有類型安胎藥物最佳;而歐洲多國更建議第一線優先使用催產素受體拮抗劑,有鑑於此,鼓勵台灣臨床第一線應用拉高標準與國際治療趨勢接軌,共創孕產友善環境。
十大高風險群孕婦面對安胎治療安全性要多加留意與謹慎,包含高齡孕婦、懷有多胞胎、孕前或孕期患有高血壓及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妊娠糖尿病、甲狀腺功能異常、肺部功能異常或氣喘、腎功能異常、自體免疫疾病、孕前肥胖(BMI≥30)、電解質失調,主動諮詢醫師,是否有更安全有效的治療模式,避免發生嚴重副作用。
住院安胎治療目的是在爭取至少48小時的時間給予藥物以促進胎兒肺泡成熟,降低早產兒發生新生兒呼吸窘迫症候群,而其對出生後的胎兒的呼吸有所助益,降低併發症、增加存活率。現在已有安全性較高的催產素受體拮抗劑已經健保給付,若符合適應症,高風險群孕婦可以第一線採用有效且更安全的治療模式,醫病都應該更進一步同時重視孕婦接受安胎治療過程的安全,同時提升母胎安全與降低副作用風險。
台灣周產期醫學會理事長詹德富醫師提醒,安胎的每一天對胎兒都至關重要。期盼安胎治療新觀念能為廣大孕婦提供更多的支持與保障,促進健康妊娠的實現。
【延伸閱讀】
漲價旋風再起!自營商卻倒貨這「記憶體大廠」破千張 同步追殺鴻海2.9億元
空軍還在哭!「這檔」將迎旺季利多…股價猛飆遭八大官股殺萬張 記憶體「它們」也被砍
傳碳化矽將導入CoWoS!矽晶圓族群受激勵多勁揚 「這2檔」飆出漲停
軍工股題材炒不動了?「這檔」10天重挫19.3%...跌破60元慘登弱勢股王 網哀:緩跌通常沒救了
無人機飆不動了?「這檔」剛創新天價就被三大法人狂殺…慘淪貼息窘境 外資、投信大砍台積電
藍拋二輪決選制「解決少數民意困境」 綠委轟因人設事:和普丁有何不同?
趁甜甜價撈一波!自營商砸8億敲入台積電 這2檔「迎搶貨潮」被回補買進
記憶體、面板股勁揚!「這檔」獲三大法人買破7萬張 再進貨友達、南亞科
「這檔」光電股今除息!外資見狀倒破萬張 填息到一半慘下挫收黑
到底誰的鍋?誤傳停班課人事總處稱已標測試 北市府秀圖打臉
矽光子族群逆勢出擊!面板價格有望止跌雙虎皆勁揚 眾達-KY也漲破6%
最新調查:50%以上民眾對賴政府處理低薪高房價、司法公正、經濟發展都沒信心 70%認兩岸關係壞
喜迎年底旺季!外資撒6.97億搶先卡位面板雙虎 這檔獲掃5.5萬張「股價連6漲」
綠黨團幹部陷真空!僅柯建銘續任總召 賴清德:黨團三長須選舉決定
大盤回檔它最強!紡織股儒鴻衝高444元創亮點 聚陽、南紡帶頭領漲15檔
明恐見雙颱共存!專家曝颱風未來動向:這3地恐遇外圍環流
進攻無人載具商機!投信卻爆砍仁寶「狂殺5千萬」連賣12日
訊號來了?聯準會降息在即谷月涵警告「股市恐迎跌」 點名不會投資輝達而是「它」
IC設計股上攻齊揚!這ASIC廠「營收雙減」照鎖漲停 南亞科股價11天飆60%
超過5千人連署!收容所安樂死提案可過關? 農業部:需要社會更多支持、理解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