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8/12 11:25
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
根據最新公布的「大麥克指數」,台灣大麥克的售價是2.28美元,美國的則要5.69美元,是台灣的2倍以上,《經濟學人》PO文指出,肉食愛好者可能會「很想去台灣」。
英國《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麥當勞在全球化標準作業模式下,幾乎所有國家的大麥克在大小和口味上都差不多,但是價格卻不一樣,根據最新公布的大麥克指數(Big Mac index),美國的大麥克售價為5.69美元,歐元區則是約6.09美元,但在台灣只要2.28 美元,不到歐美的一半。《經濟學人》在X上表示,肉食愛好者可能會「很想去台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Our updated Big Mac index shows that meat-lovers may want to go to Taiwan, where a Big Mac only costs $2.28. This is opposed to the $5.69 they would pay for the same burger in America https://t.co/xgxPB02oni pic.twitter.com/uyuYaerY9H
— The Economist (@TheEconomist) August 10, 2024
報導指出,大麥克指數還有一個將各國人均GDP納入考量的「調整」版本,因為富裕國家往往物價較貴,許多高生產力及高薪產業,拉高了整體就業市場薪資,因而讓生產力較低且不受外國競爭的行業,得提高經營成本或價格。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就算以「調整版本」來衡量,瑞士的物價依然昂貴。另外,阿根廷也是一個特例,據當地官方匯率換算,5.69美元可以得到5300披索,但阿根廷當地的大麥克售價是6100披索,比美國還要貴,而實際上7個月前阿根廷的大麥克只要3150披索,這樣的異常可能就反映出大麥克指數的缺陷。
報導解釋,任何衡量貨幣購買力的指標中,統計學家都面臨到廣度、一致性和及時效性問題,世界銀行的計算範圍必定比大麥克指數廣泛,與此同時,世銀的經濟數據需要大量統計人力,且最多每3年才更新一次,大麥克指數則是少數人的成果,每6個月就能統計一次。
《經濟學人》在1986年首度發表大麥克指數,藉由比較各國大麥克的售價,衡量某種商品相對於美元,其價值是被高估或低估,以簡單的方式向大眾介紹匯率的概念,也讓這項非經濟指數越來越常被用來當作比較各國物價的標準。
小兒獨寵愛它們?股市崩盤外資狂買「這2ETF」…29.6億狂砸它30萬張 網喊:全力支持
川普任內首位高官遭拔 美媒:國安顧問瓦爾茲將去職
白沙屯媽祖進香啟程 「粉紅超跑」36小時衝北港
錢鏡你家/不只職災,乳癌也能申請! 勞保失能給付完整解析
微軟、Meta財報助攻 美股收紅
AI全面上攻...美股四大指數大漲!那斯達克飆348點 輝達、台積電ADR皆漲近4%
銀彈上膛瞄準發射!八大公股月撒40億狂掃「它」13萬張 「這5檔ETF」同步吸金破10億
仙人指路或彈盡糧絕?馬斯克喊明年人形機器人增10倍 主力卻大砍「這檔」近萬張...股民:上面冤魂多
股利配發創新高!長老卻狂丟「它」破3萬張 晶圓製造概念股「這檔」也難逃...遭提款11億
員工發傳單被重擊後腦! 館長嘆:政治不該如此對立
專挑老黃概念股下手?自營商4月倒「這2檔」破萬張 鴻海、光寶科也遭殃
中美關稅互不讓步!中國也防美國「洗產地」 出動高科技嚴抓美國黃豆
現金股利5元!這檔「記憶體模組廠」力抗關稅衝擊 散熱技術突破瓶頸...現金殖利率近6%
鞋底抹油趕緊跑!三大法人獵殺「這檔」得手11.6億 單月暴砍「它」13.4萬張
核三2號機除役恐讓台灣現缺電危機? 經濟部能源署攤開數據直球回應
AI熱潮助攻!這檔「PCB大廠」首季獲利創新高 年增75%...目標價上調4.49%
健身館員工遭偷襲受傷還被政治謾罵 報警抓不到人館長拍片痛訴「台灣人講政治要打打殺殺嗎」
與英特爾合作順利!三大法人橫掃聯電破12萬張 輝達概念股「這檔」今年訂單續揚...遭猛砸78億攬入
閃兵外案!王大陸情侶動人脈「查個資」…相關6人遭北檢起訴 四海幫堂主、好友交保
逃亡7年歸案!貴婦奈奈200萬交保 需戴電子腳環、限制出入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