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TikTok成中共認知主戰場? 美研究:每天用3小時對「中國人權」印象好轉

發布時間:2024/8/19 09:14

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

據美國羅格斯大學非營利機構「網路傳染研究所」(NCRI)近期發布一項「中共的數位魅力攻勢」研究報告,發現相比Instagram和YouTube,TikTok(抖音國際版)較難找到譴責或負面描述中國侵犯人權的影片,而且每天使用TikTok達3小時以上的用戶,將有較明顯的親中偏向,對中國人權問題的看法更為正向。

美國NCRI研究團隊指出,每天使用TikTok達3小時以上的用戶,將有較明顯的親中偏向。(示意圖/Unsplash)
美國NCRI研究團隊指出,每天使用TikTok達3小時以上的用戶,將有較明顯的親中偏向。(示意圖/Unsplash)

《彭博》指出,NCRI研究團隊在TikTok、Instagram和YouTube等平台創建了24個新帳戶,來模擬美國青少年的使用體驗。研究人員在這三個平台搜尋天安門、西藏、新疆、維吾爾族等關鍵字,並查看依關鍵字搜尋後出現的前300個影片,研究人員會將內容分為親中、反中、中立或無關。不過研究團隊坦言,分類方式涉及主觀判斷,因此其中可能還是存在個人的偏見與差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團隊分析影片後發現,搜尋有關中國侵犯人權行為的關鍵字,TikTok的演算法列出較正面、中立或不相關內容的比例,比另外兩個平台更高,「反中」的內容也更少。舉例來說,搜尋「天安門」時,TikTok列出的影片有超過25%被認為是親中,多是風景名勝或旅遊促銷的內容,也未提及1989年6月4日的天安門事件。相比之下,Instagram上只有約16%的搜尋結果親中,YouTube上只有約8%。

NCRI發現,在TikTok搜尋「天安門」時,列出的影片有超過25%被認為是親中,多為風景名勝或旅遊促銷內容。(示意圖/Unsplash)
NCRI發現,在TikTok搜尋「天安門」時,列出的影片有超過25%被認為是親中,多為風景名勝或旅遊促銷內容。(示意圖/Unsplash)

NCRI主任兼科技長芬克斯坦(Joel Finkelstein)表示,有關中國侵犯人權的資訊,在TikTok上被精準地排除,另一項調查更發現,每天使用TikTok達3小時以上的用戶,對中國的人權狀況更容易抱持正面看法。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對此,TikTok發言人駁斥這項研究,認為該研究只是為了得出錯誤且預設的結論,不能反映用戶的真實體驗。

TikTok可被用於向年輕人為主的美國公民,傳遞親中的訊息,一直是美國國會忌憚TikTok的關鍵因素,美國總統拜登也在今年簽署法令,要求字節跳動公司在明年1月19日前出售TikTok,否則將會在美國遭到禁用。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