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邱毅 羅旺哲【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513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在世紀之交點燈 全國最繁忙的基隆燈塔

發布時間:2024/8/20 07:25

基隆燈塔整修後於2024年3月23日再次開放。(圖/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提供)
基隆燈塔整修後於2024年3月23日再次開放。(圖/觀光及城市行銷處提供)

圖文/鏡週刊

夕陽紅映萬人堆,健鶻盤旋去又回,忽地北風催雨急,濤聲鞺鞳撼燈臺。《詞林/基隆燈檯》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白色的基隆燈塔矗立於港口西側的「萬人堆鼻」之上。背倚白米甕山,三面臨海,頗有坐山面水之勢,又有居高臨下的軍事之利,因此自古以來便與聖薩爾瓦多城、萬人頭砲台、仙洞砲台、白米甕砲台等為鄰,至今已124年,是基隆市的市定古蹟。

它是由日籍技師大澤正業所建造,於1899年(明治32年)4月起工,隔年、1900年2月24日竣工,塔高11公尺,燈高40.2公尺,且於同年4月1日點燈。基隆燈塔現為四等電燈,為固定式白光閃燈,公稱光程16浬。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工作繁重 管轄最多燈塔、燈杆

基隆燈塔為圓錐型三層樓之磚砌燈塔,為全臺塔身僅有一窗一門的燈塔。塔身中央為空筒形,採用預製鑄鐵樓梯,方便工作出入;塔身頂部燈室為優雅的八角形燈籠造形,以 W 形銅框鑲嵌抗風強化玻璃。八角錐穹窿銅頂漆成黑色,穹頂最高點立有風標、風速計、風向計、避雷針及排氣散熱口。

白塔黑帽燈籠頂的基隆燈塔至少有四個特點:它是臺灣唯一在世紀之交點燈的燈塔,也是日治時期日人在臺灣所創建的燈塔中,僅次於鼻頭角與富貴角的第三座燈塔,也是第一座磚造燈塔(前兩座初建當時為鐵塔燈塔);更是全國管轄最多燈塔與燈杆的燈塔;也曾是我國僅有之雙燈導航燈塔。

基隆燈塔與週邊燈標形成一個關係緊密的網絡。首先,它與六公里之遙的基隆嶼燈塔,隔海相望;其次港區週邊的燈杆,全歸屬於它,包括:東外防波堤燈杆、東防波堤燈杆、東碎坡堤燈杆、西防波堤燈杆、西碎波堤(光華塔)燈杆、八尺門燈杆、八尺門貯木池燈杆、安瀾燈杆、野柳燈杆等八支燈杆,陣容龐大居全國之冠。

基隆燈塔園區。(圖/航港局提供)
基隆燈塔園區。(圖/航港局提供)

紅色光弧、「兩燈一線」雙保險 護船隻進港

因為基隆外海遍佈礁石,令船家聞風喪膽,不少船隻因風浪太大而擱淺,最有名的是1977年,科威特籍「布拉哥號」油輪於新瀨礁偏移觸礁,船身折成兩段,一萬五千噸燃油洩漏,造成十幾年的生態浩劫。

原本,基隆燈塔曾特別設有「紅光弧燈」,用以顯示新瀨礁的位置;五〇年代,海關更於基隆燈塔西南方向、海拔133公尺的山頂,另建一座「球子山燈塔」,當後導燈與前導燈連成一直線,便可以對準這條直線,避開紅色光弧區域,以正確的方位安全進港。1989 年政府花六年將水下礁石炸除。

基隆燈塔見證了基隆港從一個小漁村,經由百餘年發展,逐漸蛻變成今天國際大港的規模,也幫助港灣躍居為亞洲第三大郵輪港。即使燈塔在功能性已經被有 GPS 衛星定位、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科技取代,但燈塔跟海洋息息相關,與全世界海事遺產具有共同價值,同時也是與世界連結、開放的海洋文明象徵。

以上內容為航港局提供


更多鏡週刊報導
凝視國家級濕地之美 高美燈塔褪去斑駁再現風華
守護國之北疆 屹立百年的東引島燈塔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