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恐比寶林茶室難查...台東蝸牛小米粽釀3死 專家揭兩案檢驗「這差異」

發布時間:2024/9/19 09:16

異動時間:2024/9/19 09:39

記者曾奕語/綜合報導

台東縣金峰鄉賓茂及壢坵部落18日傳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案,共12人送醫,其中3人死亡,死者與患者生前都曾食用自製的「蝸牛小米粽」,相關檢體已經送驗,調查致命毒物來源,不過曾參與北市寶林茶室案的檢驗人員表示,台東這起中毒案目前仍無明確方向,恐怕會比寶林茶室更為難查。

台東部落傳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案,死者與患者生前都曾食用自製的「蝸牛小米粽」。(圖/翻攝畫面)
台東部落傳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案,死者與患者生前都曾食用自製的「蝸牛小米粽」。(圖/翻攝畫面)

回顧事件始末,起初是部落83歲曾姓婦人自製蝸牛小米粽「阿粨」,17日食用後不適送醫,急救後仍不治,親友為曾婦治喪守靈期間,吃了曾婦製作的蝸牛小米粽,以及蝸牛湯、芋頭梗、泡麵等食物後,18日凌晨陸續出現嘔吐、抽搐等症狀,最後共造成12人送醫,並有3人因此身亡,分別為製作「蝸牛小米粽」的83歲曾姓婦人,以及事後守靈分食小米粽送醫不治的76歲劉姓婦人以及36歲徐姓女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案件爆發後,台東縣衛生局成立食品中毒調查小組,採集製作阿粨的血桐葉、蝸牛及剩餘的阿粨等檢體,由專人以「最速件」送往食藥署研檢組南港實驗室檢驗。

食藥署研檢組已收到蝸牛、血桐葉及食餘阿粨等3樣檢體。(圖/食藥署提供)
食藥署研檢組已收到蝸牛、血桐葉及食餘阿粨等3樣檢體。(圖/食藥署提供)

據《聯合報》報導,目前官方暫定這起案件為「疑似集體食物中毒」,相關檢體昨日已送到台大法醫研究所檢驗與北榮毒物中心檢驗,比照先前台北市寶林茶室食品中毒案的模式辦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食餘阿粨檢體。(圖/食藥署提供)
食餘阿粨檢體。(圖/食藥署提供)

曾協助檢驗寶林茶室案的台大法醫研究所所長翁德怡表示,台東這起案件檢驗起來恐怕比寶林茶室更困難,因為目前還沒有明確檢驗方向,每個可能性都要經調查後再逐一排除,不知道多久才能找出致死原因,不像當初寶林茶室案,已列出幾件致死毒物,鎖定「邦克列酸」檢驗後「一發就中」。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