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4/10/13 10:36
台灣2025年步入超高齡社會進入倒數,明年每5人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主計總處數據顯示,銀髮勞動力持續以高於5%的速度快速成長,勞動力正往65歲以上傾斜,儘管台灣勞動老化警鐘響起,學者直言,政府、企業準備度仍不足。
國發會將於17日公布最新人口推估,出生數下修情況、對勞動力的影響是外界矚目重點。
台灣少子化、高齡化人口結構問題沉痾已久,但今年面臨破在眉睫危機,首先,2024年接近尾聲,2025年將會迎來「超高齡社會」,意即65歲以上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數已經達20%,每5人中,就有1人是老年人口;台灣自2018年步入高齡社會(老年人口占比超過14%),轉為超高齡社會,竟只花7年時間。
第2,華人對於生肖龍年情有獨鍾,「龍寶寶」通常特別多,「虎寶寶」較少,歷年的新生兒數量均可看到明顯的曲線變化。不過出生數直直落情況下,龍年效應不復存在;去年出生人口降至13.5萬,創下史上新低,今年就連龍年也無法挽救生育率低迷的頹勢,出生數續減,全年估續寫新低。
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對勞動力帶來嚴峻考驗,在此同時,國發會每2年發布一次的人口推估,今年卻一延再延,往常多於8月公布,今年則延至10月17日才會公布,讓外界嗅到不尋常的氣息,似乎凸顯台灣人口結構亮出紅色警報。
國發會主委劉鏡清表示,報告一再延後的原因,一是團隊彙整國際趨勢,其次則是希望報告能夠對人口議題給出答案。
台大國發所兼任副教授辛炳隆直言,出生數下修的情況已在預料之中,接下來應聚焦勞動力如何因應人口結構調整,這不只政府,企業同樣須付出努力。
攤開主計總處數據,65歲以上的銀髮勞動力2012年還在20萬人的水準,2020年突破30萬人,直接衝上32萬,2023年再破40萬大關,今年1至8月,勞動市場中的銀髮就業者達42.7萬人。
若將就業者按年齡區分,今年1至8月,15至44歲的年齡組中,僅30至34歲微幅成長0.44%,其於組別全數落入負成長,但將年齡層拉高,45至64歲均呈正成長,而65歲以上的銀髮勞動力年增5.52%,增速高居各年齡組之冠。
勞動部分析中高齡及高齡勞動狀況時,也指出台灣存在就業人數隨年齡遞減,但60歲以上增幅較大的現象,明顯看出勞動力正朝65歲以上傾斜。
主計總處官員說明,高齡就業者增速成長有2大原因,第1是醫療水準提升、平均壽命延長之下,即便65歲以上的長者身體依舊硬朗,能夠出去工作;另一方面,政策確實往此方向推動,畢竟台灣的工作年齡人口達到高峰後開始往下掉,政府努力提高勞動參與率,鼓勵具有經驗、智慧的銀髮族,在體力能夠負荷的前提下,不要太早退離職場。
主計總處官員進一步指出,年輕勞動力不足是先進國家面臨的共同課題,鼓勵中高齡就業相當普遍,德國政府成功把法定退休年齡延後,法國則是政府想做、人民持續抗爭中,但鼓勵銀髮族就業,確實是各國都想做的事情,「大家都在想盡辦法擴充勞動力的池子」。
辛炳隆則說,以人口政策來看,長遠目標當然是提高生育率,讓年輕勞動力不要掉太快,但眼前較急迫的是政府如何引導企業因應勞動力結構調整;當勞動力老化短期不可逆,企業僱用銀髮勞動力勢在必行,政府應依照產業特性,協助企業走向自動化、減少人力需求,同時提升企業僱用意願,必要時除了紅蘿蔔,棍棒也應出手。
辛炳隆舉例,科技業的產線人員、特別是用眼測物的崗位,大多僱用年輕人,因為銀髮族做不來,這類企業就必須趕快自動化,甚至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或設備。
但不可諱言,辛炳隆表示,有些產業喊缺工,原因是過去習慣找年輕勞動力,如飯店、餐飲,對銀髮族的僱用意願較低,「不是不能用,而是不習慣、不願意」。
辛炳隆認為,企業必須體認勞動力老化的必然性,並調整僱用策略、形塑新的職場倫理,政府過去習慣用鼓勵的方式,但胡蘿蔔、棍子並行,才能提高轉型效率。
另外,有些企業不是不願意僱用銀髮族,而是不知道怎麼用,辛炳隆表示,很多企業二代接班,幹部明顯年輕化,而主管不會想僱用比自己年長的下屬,覺得不知道怎麼相處,這部分職場倫理、文化,也需要宣導、重新形塑。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勞動力老化的問題迫在眉睫,辛炳隆認為,政府必須儘速協助企業正視人口問題且調整心態,否則當年齡歧視嚴重、企業又不得不僱用銀髮人力時,可能產生高齡者「工作貧窮」的社會問題,意指高齡者因為經濟需要續留職場,卻沒有好的待遇,「台灣不希望這樣,希望銀髮人力是被妥善運用,而不是墊底」。
(中央社)
目標價上調至535元!「伺服器機殼黑馬」業績創新高 股價僅3個月暴漲181%
星際之門大單恐飛了!投信再重押2億狂掃鴻海 這檔明掛牌猛敲1.5萬張...已連12買
台灣關稅還有戲?川普再放話:開放市場就讓步 點名日本砸5500億美元換「15%稅率」
長老不寵了!八大官股狂殺「月漲破25%的它」2萬張 外資心頭愛「這2檔」也不放過
三聯集團徐少東吸金22億元!逃亡路線曝光 4人助逃亡遭羈押
表態了!蔡英文晚間突發文:7/26會投票感謝公民團體
不演了開始殺?外資上調「這檔」目標價480元…三大法人全買超卻登弱勢股王 網哀:又破線啦
Q2虧33億探8季新低!三大法人狠丟「這檔」上萬張 變臉狂砍神達31億...網嘆:屬實一日行情
是迴光返照?才澄清關廠傳聞...三大法人瘋掃這「面板大廠」3.7萬張 股民仍怨喊:把股東當韭菜
汐止夫妻遭投資詐騙!開庭審理前雙亡 住處信箱塞滿催繳信件
目標價最低只剩10.5元!外資急清這「代工大廠」1.2萬張 股價翻黑跌破月線
台灣半導體關稅課多少?投信揮刀大砍這5檔電子股 晶圓代工二哥連賣15日最慘烈
周台英足球教練證遭註銷 簡奇陞強調「非訴求」:不要搞得像是我要逼死教練
賓士、BMW都遭殃?川普為降美國藥價 放話對歐洲祭「狠招」
小兒助力填息夢!外資瘋搶「漲停這檔」秀填息…網笑:是挖到石油了嗎 再敲「它」1.8萬張
0056吸金百億! 外資認錯砸3億補貨近9000張 最寵是「這檔」上市至今幾乎天天買
百億採購案遭疑勾結國防部撤案獨董請辭 黃國昌:豈是斷尾求生能了事?
逾3萬人排隊瘋搶!「這機器人」爆4.6萬張大量攻漲停 換機潮助力未來業績
台師大「抽血換學分」案持續延燒 檢調約談4名受測學生釐清疑點
目標價調降至13.3元!「晶圓代工大廠」單季虧損達33億 Q3接單不如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