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台綜形式拚出海番外篇】老牌製作人的堅持 1999年王鈞的手寫卡片如何影響李慧蘭?

發布時間:2024/12/14 06:28

王鈞1999年寫給李慧蘭的卡片,李慧蘭保存至今。
王鈞1999年寫給李慧蘭的卡片,李慧蘭保存至今。

圖文/鏡週刊

11月下旬採訪名製作人李慧蘭,詢問綜藝節目《我的成長》的製作歷程,正式訪談前的閒聊,記者問:「《我的成長》第一集收視率開紅盤,最高到1.2,慧蘭姐滿意嗎?」李慧蘭正要開口,背後就傳來王鈞低沉有力的聲音:「怎麼會滿意,製作人永遠不會對收視率滿意。」短短幾句話,道出王鈞與李慧蘭師徒關係的縮影。

王鈞1979年踏入綜藝圈,曾製作過《鑽石舞台》《綜藝萬花筒》《周日八點黨》《綜藝大哥大》等知名節目,也因直率敢言,而有「綜藝坦克」稱號。李慧蘭師承王鈞,是王鈞栽培出來的製作人,請她分享王鈞對自己的影響,她拿出一張保存25年的卡片:「那是1999年,當時我們製作的《全能綜藝通》幾乎每週都是收視冠軍,王大哥寫了一張卡片鼓勵我。」仔細端倪,內頁寫著「給最優秀的雙魚座,全國收視第一的製作人」;「但封面寫的不是『恭喜』,而是『力爭上游』。」她笑說:「你看我們壓力大不大?」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王大哥認為,當製作人不僅要有創意,還要以製作綜藝節目為榮,我一直把這樣的理念放在心上。」李慧蘭回憶,當時她收到那張卡片雖然很開心,但看到「力爭上游」後,就發現原來做得還不夠,好還可以更好。

李慧蘭(左)師承王鈞(右),從王鈞身上學到製作人對節目的使命感與責任。
李慧蘭(左)師承王鈞(右),從王鈞身上學到製作人對節目的使命感與責任。

王鈞表示,由於他對自己很嚴格,因此對工作夥伴的要求也很高。「我曾對李慧蘭說,在節目錄影現場,一旦製作人喊ok,就必須對節目的成敗負責。」他強調,如果覺得效果不夠好,可以要求重來一次,「可是當你說了ok,等於你選擇放手。」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慧蘭表示,製作人從創意發想、執行到最後的剪接,幾乎不會缺席任何工作環節。「綜藝節目要讓人開心發笑,還要有厚度,其實是一門高深的藝術。」因此她與王鈞策劃《我的成長》,結合訪談與戲劇,以「大咖演大咖」還原藝人成長故事,就是想打造兼具娛樂與深度的內容。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綜形式拚出海番外篇】王鈞讚許乃涵表演節奏 《我的成長》累積口碑規劃第二季
【台綜形式拚出海番外篇】公園慢跑巧遇九孔 李慧蘭妙招敲定《我的成長》笑匠
【台綜形式拚出海番外篇】沈玉琳從幕後轉幕前 王鈞揭背後產業現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