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觀察/桃機三航廈接駁自駕巴士爛尾被解約 若影響航廈啟用誰該負責?

發布時間:2024/12/31 07:00

記者孫偉倫/綜合報導

預算花費17.45億元金額的桃園機場二、三航廈旅客接駁運輸工程,因為分包商理立爆出技術能力不足而與主承包商成運發生糾紛,導致合作工程難以繼續,最後因不符契約規定而遭到解約,最終成為爛尾而須重新招標,讓桃園機場新航廈是否能順利啟用,又增加了新的挑戰。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旅客運輸系統(PMS)工程」場區模擬圖。
桃園國際機場第三航廈旅客運輸系統(PMS)工程」場區模擬圖。(圖/成運提供)

桃園機場二、三航廈旅客接駁運輸規劃建置2.2公里雙向專用道路,從原訂採軌道系統到改為自動駕駛電動車,由成運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搭配理立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在全體3組廠商的兢爭中獲選得標。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但由於負責自動駕駛系統建置的理立技術能力不如期待,導致無法與成運合作完成工程。在自駕系統工程面臨設計規劃品質差,提交設計資料審核無法過關、工程進度延宕、缺乏協調及計畫重要人員頻繁更換等狀況連連的情況下,涉及契約與採購法規問題,最終桃園機場公司在12/19發函成運汽車,決定終止「第三航站區旅客運輸系統工程」採購契約,後續將重新辦理招標。

負責自駕系統軟體工程的分包商「理立」問題重重,包括在國內的標案沒有成功實績,甚至還有造假國外合作紀錄的黑歷史,例如理立聲稱負責美國佛羅里達州傑克遜維爾市自駕快捷系統的紀錄,在查證後被該市當局否認;另在國內也有參與台中水湳與台南自駕公車、台鐵行控4.0的自動駕駛系統的相關紀錄,也都被證實最後沒有可實際上路的成績,包括立委魯明哲、黃國昌等人都在立法院公開批評質疑,理立共拿下超過2億元的工程預算,卻能一直拿到政府工程,讓人民納稅錢像冤大頭一樣的花。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從結果看來,理立與成運合作失敗,被解約出局,但為何這樣接連失敗的業者還能持續拿到政府標案,甚至是國家門面的機場重要工程,也難怪讓立委質疑,背後可能有不尋常的政商關係掛鉤。尤其是二、三航廈旅客接駁採用電動車自動駕駛系統,是在時任交通部長林佳龍的提議下確定;理立過去也是林佳龍在台中市長時專程拜訪並簽訂MOU的重點業者,隨後還有接下台中、台南自駕公車系統標案,以及後續獲得台鐵行控4.0的PCT系統,結果都無法實際上路。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成運願選擇與問題重重的理立合作,也被指出是因雙方共同的大股東緯創資通的推薦。包括成運、理立、緯創也都是由林佳龍在中台灣號召成立的「大肚山產業創新基金會」重要企業成員,包括成運汽車投標的服務建議書中規劃負責通訊系統的台灣佳光電訊的母集團「台數科」,也是屬於中台灣政商集團中的主要成員之一。

也許正是因為必須儘早「止血」,機場公司最終才決定解約止損。這樣的業者竟能接連取得政府標案,不論是最上層的政治決策者,或是放行發包的執行者,恐怕總要有人為此承擔政治責任。

魯明哲認為,未來對於新案的廠商在工程設計的可行性、進度都必須密切追蹤;也不可只是將現在的標案重行發包,後續在評選、招標制度上都應更嚴謹,不能再選到沒有能力的廠商。

據了解,桃園機場公司已密集研究規劃新標案,且可能沿用自駕電動巴士,不過問題在於雖然市場上自駕、電動車各別的技術都已成熟,但若合併一起運用,則還有挑戰性,只是目前接駁系統的道路環境是專用的封閉場域,所以理論上仍應可行;不過對於目前仍無成功建立自動駕駛營運案例的國內來說,攸關新航廈能否如期順利啟用的接駁系統選擇,可能還要更加謹慎評估。

面對之前已經有過的多次教訓,現在更重要的應該是,未來再重新招標後,能否保證後續標案工程可以確保進度與品質,讓第三航廈整體工程順利完成,否則即便主體工程可以完成,如果缺乏旅客接駁運輸,也一樣無法營運,還會成為國際笑話。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