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3/7/21 11:32
中國第2季經濟成長率6.3%,低於外界事前預期。同時消費不振,終端市場遇冷促使出口難以提升,加上國際科技與貿易圍堵情形加劇,更令經濟復甦雪上加霜。
中國國家統計局17日發布了第2季經濟成長率為6.3%,雖然單就數字而言是2021年第3季以來的新高,然而在比較基期低、陸續發布多項振興措施等因素之下,普遍認為至少會達到6.7%,甚至「破7」。因此這個結果跌破不少市場分析人士與學者的眼鏡。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一方面,在第2季經濟成長率數字創下「近期新高」的同時,第2季其他的宏觀經濟數據卻呈現了「背道而馳」的結果,經濟復甦的腳步並不如第1季,甚至大幅趨緩。經濟學者分析指出,中國經濟熄火的一大原因,是出口明顯下滑,角色從首季的「火車頭」成了第2季扯後腿的「主力軍」。
台灣經濟研究院兩岸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陳華昇接受中央社採訪時指出,從去年底到今年初,中國解封之後確實有出現一波經濟復甦的動能,然而這個跡象持續了一段時間後就消失,緊接而來的是經濟明顯出現變差的趨勢,轉折點大約出現在今年4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分析,造成這個結果的原因之一是因為整個歐美等終端市場的需求大幅下降,使得中國的出口受到很大的影響。整體在今年3月、4月左右雖然有些回升的跡象,然而進入到5月、6月又變差了。出口下滑成為了對中國經濟影響最大的原因。
另一方面,中國試圖以擴大內需帶動服務業發展,進而促使經濟成長,改變著重投資、出口的現況。然而疫情之後,中國仍存在許多結構性問題,雖然今年1月到5月,中國的社會消費情況確實比去年好,不過這是立基於去年上半年基期很低,「整體而言,消費的力道仍不足以抵銷出口的衰退,所以經濟發展的情勢不夠理想。」
中國經濟受到的壓力來源除了來自內部之外,國際上的貿易戰、科技戰同樣令復甦腳步走的顛簸。特別是在半導體等高科技領域以及製造業方面的禁令,使得許多企業必須重新規劃產線,部分搬移到其他國或是打造「In China For China」的產線。
在經濟氣氛不佳的情形之下,不只中國本土企業,外資企業的投資也趨於更加保守。
陳華昇提到,目前的外資企業呈現出觀望甚至是退縮的情緒,有些想撤出、有些已經撤出,那也不排除未來會再重返中國,但觀察的重點是,接下來「中國提出的經濟振興措施力道有多強」、「股市能否恢復過往的動能」、「中國對外資的管制是否放鬆」以及更為實際「在中國的錢好不好賺?」
中國歐盟商會(European Unio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China)在6月下旬發布的年度調查報告同樣顯示了歐企在中國的信心明顯下降。根據這份報告,受訪的570家企業中,約75%的企業表示重新評估供應鏈策略,12%的企業更將部份供應鏈移出中國。
普羅大眾對於經濟不佳的「體感」也反映在生活中的各項層面,一名在上海陸家嘴的金融企業任職的陳小姐告訴中央社,在經過3年疫情後,明顯感受目前整體經濟環境不佳,還沒有回到疫情之前的樣子。
她表示,近期雖然有注意到許多刺激消費的政策與方案,而且相較身邊從事服務業的朋友,自己的收入並沒有明顯的受到影響,然而即便如此,在花錢時確實比以前更加謹慎,也更加傾向儲蓄,希望手邊能多留一些錢以備不時之需。
中華經濟研究院第一研究所長劉孟俊向中央社分析,在經濟情勢不佳、房地產市場熄火的情形下,目前中國除了1線城市的資產價格可能還能維持相對穩定,2、3線城市則更直接面臨資產價格走低。
他說,這個趨勢代表「財富效果縮水」,當資產價值不斷萎縮,然而銀行的貸款可能還得要繼續支付,成了兩頭燒的情形,整體形成了財產不斷縮水的情形,自然使得消費意願連帶降低。
「就業難」的問題也隨著經濟疲弱而加劇,中國6月的青年失業率再創新高至21.3%,從今年4月開始,連續3個月創下2018年有統計以來的新高。
長期關注勞動政策、勞動經濟學的台大國發所教授辛炳隆向中央社分析,雖然中國已經鬆綁疫情管制,然而疫情造成就業機會減少的影響仍在;長時間的監管對於產業發展也造成影響;此外,美中貿易戰等因素對於經濟環境同樣造成衝擊;同時,中國的產業升級速度沒有辦法趕上高教擴張的速度。
在環環相扣的情形之下,青年勞工的就業機會確實受到影響,而在高失業的情形之下,又會回頭影響整體經濟動能。
在第2季,以至於上半年的宏觀經濟數據都塵埃落定後,外界也開始將眼光投向下半年,中國政府是否會端出更多的政策穩信心、救經濟。
陳華昇認為,離現在最近的關鍵時間點落在7月底、8月初,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將會登場,以及預計在下半年接續舉行的全國金融工作會議、中共20屆三中全會,應該會提出一些更加積極的經濟振興措施,例如降息、降準應該已經是「標準配備」,另一方面也可能有更多的基建投資計劃,以及促進消費的措施,因此下半年的經濟表現應該會比上半年好,「然而最為關鍵是出口的表現是否轉好,若出口表現仍然不振,仍會持續影響經濟情勢」。
(中央社)
近百人受衝擊!「工具機界勞斯萊斯」爆無薪假潮 台廠哀嘆:匯損+關稅打趴全產業
8.6萬股民已上車!「小0050」月配0.6元今最後買進日 這檔債券ETF年化配息率5.76%最高
李四川願意「承擔」的前提條件 參選新北市長還有「五大變數」
高盛喊買「這檔老AI創新天價」!國家隊趁肥宰了落袋4.6億元 鴻海近期漲近3成也砍倉上千張
疑點重重!醫師娘逃過墜谷卻被燒死 院長尪遭起底「診間猥褻護士」黑歷史
台塑四寶「1寶」月漲43%!三大法人倒貨逾4萬張...股價一路狂瀉 機器人概念股這檔遭提款破4億元
新代科技9月興櫃轉上市 董座親揭未來公司成長願景及藍圖
當街砍死老婆姊妹!土城家暴男遭起訴 適用國民法官審理
高盛喊合理價113元!三大法人重砸破20億橫掃這檔老AI 銅箔基板廠聯茂4日飆34%搶8000張
匯損10.86億...和碩第2季EPS探13年單季最低 外資追殺「連跌8天」淪弱勢股王
處置首日出大事!金居驚爆1093萬元違約交割 今年上市櫃第8起
外資大賣110億!卻狂買這5檔電子股 老AI神達飆上新天價猛敲1.8萬張
打破矽谷傳統!黃仁勳子女以實力挑戰高層 入主輝達「年薪破千萬台幣」
這檔除權息在即...外資「脫手6萬張」回收16.8億 萬海、長榮同遭狙擊
傳徐國勇接任民進黨秘書長 賴清德823罷免後親自宣布
今除息2元收黑貼息!自營商鎖定「輝達合作夥伴」提款8億 這檔連6天挨刀
24歲棕熊「小喬」罹癌今不幸離世 北市動物園忍痛放手
Q2營收、EPS雙創高!投信續倒緯創「連砍10天」不留情 反手出貨南亞近3億
婦人墜谷逃死卻命喪火海!丈夫竟是醫院院長「曾性騷護理師」 還是她幫找律師免牢災
民進黨反核圖卡丟臉到日本!日記者痛批造謠 民眾黨再補刀:黨預算都被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