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3/9 05:28
圖、文/鏡週刊
得獎小說衍生的《最後的魔術家族:前傳漫畫》,由京都國際漫畫獎大獎得主GENE首次擔綱編劇與漫畫家YAGI聯手轉譯,是鏡文學首次將旗下IP發展為漫畫。
有別於原著的懸疑、黑暗以及對人性的深刻探討,改編以少年漫畫形式呈現。嘗試用溫馨逗趣的療癒日常番,吸引更多讀者對魔術世界產生興趣,為IP積蓄更多能量。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由吳威邑創作、2021年底出版的小說《最後的魔術家族》,是第2屆鏡文學百萬影視小說大獎評審獎得主,亦為重點培育作品。故事講述台灣四大魔術家族之首的左家,有四兄弟左伯、左仲、左叔與左季。長子左伯在台北101上空進行震撼世界的飄浮表演後離奇失蹤,導致魔術族群面臨曝光與滅亡的危機,么子左季被迫承擔家族繼承人重任,調查兄長失蹤之謎,並肩負拯救魔術族群的使命。
然而小說的世界觀奇幻恢弘,融合台灣宮廟文化與西方魔術元素,且人物角色眾多,鏡文學考量影視改編過程漫長,決定先嘗試漫畫改編,除了能接觸並累積更多讀者,亦能提供影視製作更具體的改編想像。計畫獲文策院「CCC追漫台」支持,於2022年正式啟動,並向漫畫家YAGI提出邀約。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說中,「魔術」最早是指類似魔法或巫術的特殊能力;沒有特殊能力、透過科學方法模仿魔術的娛樂表演則稱作「人間戲法」。但在中世紀的獵巫後,部分魔術師放下自尊、以表演人間戲法掩護真實身分,成為隱匿於世的一群人。「這樣的設定有趣又吸引人,是我決定參加改編計畫的原因。」YAGI說。
最初漫畫曾評估直接轉譯小說內容,最終確定以衍生番外為主,並請吳威邑特別發想3篇符合漫畫載體的故事概念〈逃獄〉〈鬼屋〉及〈葬禮〉。為了讓改編更順暢,YAGI建議再找編劇梳理劇情,於是邀到GENE加入改編。
GENE曾於2020年獲京都國際漫畫獎最大獎及插畫單元冠軍,創作過奇幻題材,擅長在作品中呈現人物關係與情感。然而她先前從未擔任過編劇,獲邀亦感意外,「但我對寫故事很感興趣,能嘗試編劇很有吸引力。另外我也喜歡變魔術,這是我首次在故事中放入魔術元素。」
漫畫選定以〈葬禮〉做改編,討論後調整成溫馨療癒的方向,使情感更有起伏。
漫畫選定以〈葬禮〉做改編,但原故事從四兄弟母親去世展開,感受較沉重。「討論後我們決定調整成溫馨療癒的方向,使情感更有起伏。」GENE在劇本中描寫更多四兄弟的家庭與校園日常,並透過「家族魔術考試」主線帶出角色心境成長,〈葬禮〉情節則融入部分篇章,做為觸發故事轉折的關鍵。小說以左季為主角,但漫畫裡四兄弟的情節分配平均,互動也更多,強化兄弟情感連結。
原著中的宮廟文化在漫畫中被淡化,YAGI透露是改編之初就定案。「相關設定非常複雜,加上篇幅受限,放進故事可能一冊畫不完。」關於四兄弟的性格、人生觀以及喜好等基本資料,小說少有著墨,為便於漫畫及後續影視改編能更精準發想人物形象,編輯再請吳威邑為左家成員進行人物設定,供GENE參考。
「他寫得非常詳細,外型、個性、星座…甚至前任、現任女友都列出來,對編劇很有幫助。」GENE以四兄弟排行第3的左叔為例,個性設定較安靜,「所以我想像他不會主動關心別人,別人也不會關心他,是班上的邊緣人,母親的關愛是他唯一感受的溫暖。設定還提到他平常會戴耳機,我衍生成是媽媽留下的魔術遺物,會用聲音提醒他起床、刷牙洗臉、出門前檢查書包。」
YAGI作畫時會將細節再強化,更貼近現實情境。「設定沒有提到左叔的耳機是哪一種,是耳塞式?還是耳罩式?我想到左叔能聽到他人的心聲,耳罩式感覺更能隔絕外部聲音。加上故事年代設定在2008年左右,考量當時的潮流,最後畫面就以耳罩式呈現。」
因應時代背景,YAGI也調整左伯的髮型。「小說裡,大哥的長髮是一大特色,編輯希望維持。但漫畫是學生時期,他是好學生、學生會長,在那個還有髮禁的年代,短髮較合適。」
小說或影視劇本改編漫畫,有時會出現文本過於龐雜、漫畫預設篇幅無法容納的狀況。YAGI認為GENE的漫畫家背景,使每一回劇情都能精準的對應頁數,讓作畫變得簡單。「劇情方面,整本漫畫我只有調整兩個環節,一是把原著小說中『魔術』世界觀的設定說明放進去,使讀者能理解。二是在後半段左季能力引發的風波,GENE寫得很精彩但也較複雜,超出頁數,所以刪掉一些演出。」
首次嘗試編劇,GENE直呼幸運:「雖然我也改編過BL小說、影劇,但都是我自己畫成漫畫,其實很擔心文筆不夠好,合作的漫畫家看不懂。但YAGI很厲害,有些情節我寫得很細碎,但她截彎取直,使故事更順暢。」
相較其他出版社,鏡文學更注重故事IP的延展,除了現有作品改編,也會開發更多原創漫畫。
鏡文學文學開發部執行總編輯張惠菁分享,相較其他出版社,鏡文學更注重故事IP的延展。「除了已經在做影劇內容,我們也想用圖像說故事。《最後的魔術家族:前傳漫畫》是將自家IP改編,這是很有趣的嘗試,未來也想繼續往這個方向探索。」
除了現有作品改編,「我們也會開發更多原創漫畫。」張惠菁進一步透露,去年鏡文學舉辦的故事打造工作坊,參加學員有繪者與漫畫家。「我們挖掘到一些想用漫畫說故事的人,也有不錯的構想。鏡文學一直積極培植新人,接下來會試著與他們一起前進。」
台幣升值「土地公概念股」蠢動!金控投顧點名「這5檔負債比率低」有戲 「它」首季營收年增106%...股利連發 26 年
亞洲大團結台灣成「局外人」?東協與中日韓聯手抗美 中財長藍佛安會中高喊「團結」
內資在逃跑?自營商爆砍「它」20億 鴻海也被連6賣...提款2.5億元
印巴衝突引「關閉領空」全球航班大亂 「這2家」航空龍頭發話了
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百位領袖齊聚台北 盼激發台灣人工智慧、量子運算、生物科技動能
受惠「台幣+油價」2大利多!三大法人雖倒貨「它」2.6億 投信仍看好...積極補貨逾2億
美中即將進行關稅談判!美股早盤四大指數漲跌互見...道瓊漲211點 輝達、台積電ADR小漲
配息2.3元創近20年新高!八大公股倒貨「這檔」1.8億元 佳世達Q1毛利逾17%創高遭砍上千張
股市金光閃閃!三大法人狂掃「這類股」近5萬張 股民連叫苦:太保守!
新台幣驚天漲1/禿鷹盤旋?新台幣失序暴升「1988年來最猛」 美國施壓陰影難散
台幣驚天漲!專家曝「佛系存股法」... 把股市APP刪掉吧!
連小兒也不要了?外資狂砍「營收年增44.75%的它」…終結連7買 電子五哥「這檔」也被倒貨
沒了!嘉義輕軌372億預算中央負擔竟變「卓揆口誤」 黃敏惠怒轟:史上最大詐騙案
川普大砍NASA 1820億預算!改推商業火箭登月火星 這檔「最純」太空ETF有望起飛
前進美國!「這檔」Q1營收21億元年增近13% EPS2.93元創新高
東京地鐵驚傳隨機砍人!2乘客遭砍送醫 地鐵南北部分停運至晚間11時
17樓冷氣墜落砸死女大生 工人雇主各判2年、1年6個月
大哥扛飛機!投信連3日搶「這2檔」航運股 今砸2.1億抱回它逾4000張
小兒閉眼買?這檔「FOPLP概念股」被搶收破1.5萬張 今公布現金股利1元...5/22除息
「這檔」矽智財股4月營收年月雙減!今股價跌破7% 成AI族群最慘個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