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3/25 08:45
中國打造登陸駁船引發德媒關注。「明鏡周刊」引述法國學者分析,指出這類可能針對攻台設計的駁船防護力不足,在實戰中將淪為首要攻擊目標。近期駁船畫面在中國群媒體流傳,學者研判北京正刻意藉此秀拳頭、釋出軍力訊號。
軍事網站「海軍新聞」(Naval News)今年1月率先揭露,中國在廣州建造數艘用於兩棲登陸行動的新型駁船,報導作者、軍事觀察家沙頓(H I Sutton)指出,這些船隻很可能與解放軍未來攻台計畫有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造船行動引發德媒關注,明鏡周刊(Der Spiegel)20日發布追蹤報導,指出這些駁船令人聯想起二戰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時,所使用的移動性港口桑葚港(Mulberry Harbours)。
明鏡周刊指出,和1944年盟軍用於士兵登陸後物資和人員補給不同,從中國新型駁船的設計來看,這些船「不會結束戰爭,反而會引發戰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沙頓3月中根據流出的照片進行分析,指出這類駁船搭載結構類似懸索橋、長超過120公尺的登陸橋,不僅能承載坦克等重型戰車,還能突破地形限制,為解放軍在台灣沿岸擴展登陸選項。
巴黎天主教大學地緣政治專家、海事安全研究員布朗丁(Benjamin Blandin)也持相似看法。他在接受明鏡周刊訪問時指出,北京顯然借鏡「移動港口」概念,增加軍事部署的彈性與選擇。
不過布朗丁也強調,從目前曝光的影像來看,這些駁船幾乎缺乏自我防禦能力,難以抵禦無人機、水雷或反艦飛彈等威脅。若要投入實戰,勢必需依賴護衛艦、掃雷艦及防空系統協同作戰,否則難以有效完成登陸任務。
他進一步指出,相關畫面竟能在中國網路上流傳,令人吃驚,顯示北京可能刻意藉此秀拳頭,向外界傳達軍力進展。他說,「對中國而言,這是對外展示軍事實力的一種方式。」
明鏡周刊在中國社媒平台微博上找到一個近百萬人追蹤的帳號,該帳號發布「準備登島中……」文字的駁船外流影像,不僅未遭刪除,甚至吸引不少留言,有網友在留言中詢問,「建個幾千艘(配備登陸橋的駁船)能不能直接架到台灣呢?」
報導提到,中國在艦艇數量上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但在品質與技術層面仍有落差。
儘管中國經濟放緩,北京仍持續擴張軍力。明鏡周刊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近期通過決議,將國防預算維持7.2%的年增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將「堅定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中央社)
台幣升值、關稅夾擊!出口慘淪「雙殺」窘境 中小企業痛喊:利潤一天被吃光
這9檔「劈腿」00878和國安基金!老手看好「1檔IC設計」 台幣升值「小心這幾檔」
廖峻淨身出戶假的?兒心碎千字文控助理「挑撥7年」:我是不受寵的兒子
便宜抄底時機到了?「巴菲特指標」釋出罕見訊號 下週「兩大事件」牽動走勢...現在看還來得及
哈利王子敗訴喊話國王老爸「想和解」卻激怒查爾斯?女王前秘書開示了
快訊/又停電!南港LaLaport提早打烊 台電回應:用戶自己設備異常
錢潮回來了?外資砸523億回補...先下手「這檔金金股」破8萬張!台積電復寵有望成老二
錢進台股卻不買它?投信保守出刀直砍「這檔AI股」!陽明、南亞科也發抖
外資連寵15天!「這檔IC設計」機器人、無人機搶占先機 「低本益比」超有料
台灣真的在第一批談判!鄭麗君率團赴美「完成台美對等關稅首輪協商」
「台幣匯率猛升」卻笑不出來?台積電利潤恐遭侵蝕 張忠謀早就說過了!
快訊/南港LaLaport又停電!美食街漆黑一片...民眾掏手機自救、摸黑吃飯
航運「搶艙潮」緩解…外資照砍長榮航1.9萬張 這檔遭連賣4日失血16億元
擊敗美法!韓國搶下捷克「26兆核電工程」相關供應鏈有望受惠
「我可能要養他一輩子」!日本63歲父親嘆「37歲兒子不願搬出」 退休夢碎「慘況曝光」
川普將訪中東密談晶片合作!傳放寬輝達出口限制 AI戰略悄悄轉彎
鴻海單週僅成交19萬張!投信挹注16億推升股價 分析師看好下週挑戰「這價位」
想當教宗想瘋?川普貼AI「自封教宗照」 白宮轉貼陪笑挨轟
快訊/台中死亡連署案!國民黨書記長與總幹事收押禁見
川普大刀恐還沒完?矽光子、航太股成避風港 尤其「這3檔」股民做夢都被笑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