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3/25 08:45
中國打造登陸駁船引發德媒關注。「明鏡周刊」引述法國學者分析,指出這類可能針對攻台設計的駁船防護力不足,在實戰中將淪為首要攻擊目標。近期駁船畫面在中國群媒體流傳,學者研判北京正刻意藉此秀拳頭、釋出軍力訊號。
軍事網站「海軍新聞」(Naval News)今年1月率先揭露,中國在廣州建造數艘用於兩棲登陸行動的新型駁船,報導作者、軍事觀察家沙頓(H I Sutton)指出,這些船隻很可能與解放軍未來攻台計畫有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造船行動引發德媒關注,明鏡周刊(Der Spiegel)20日發布追蹤報導,指出這些駁船令人聯想起二戰盟軍在諾曼第登陸時,所使用的移動性港口桑葚港(Mulberry Harbours)。
明鏡周刊指出,和1944年盟軍用於士兵登陸後物資和人員補給不同,從中國新型駁船的設計來看,這些船「不會結束戰爭,反而會引發戰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沙頓3月中根據流出的照片進行分析,指出這類駁船搭載結構類似懸索橋、長超過120公尺的登陸橋,不僅能承載坦克等重型戰車,還能突破地形限制,為解放軍在台灣沿岸擴展登陸選項。
巴黎天主教大學地緣政治專家、海事安全研究員布朗丁(Benjamin Blandin)也持相似看法。他在接受明鏡周刊訪問時指出,北京顯然借鏡「移動港口」概念,增加軍事部署的彈性與選擇。
不過布朗丁也強調,從目前曝光的影像來看,這些駁船幾乎缺乏自我防禦能力,難以抵禦無人機、水雷或反艦飛彈等威脅。若要投入實戰,勢必需依賴護衛艦、掃雷艦及防空系統協同作戰,否則難以有效完成登陸任務。
他進一步指出,相關畫面竟能在中國網路上流傳,令人吃驚,顯示北京可能刻意藉此秀拳頭,向外界傳達軍力進展。他說,「對中國而言,這是對外展示軍事實力的一種方式。」
明鏡周刊在中國社媒平台微博上找到一個近百萬人追蹤的帳號,該帳號發布「準備登島中……」文字的駁船外流影像,不僅未遭刪除,甚至吸引不少留言,有網友在留言中詢問,「建個幾千艘(配備登陸橋的駁船)能不能直接架到台灣呢?」
報導提到,中國在艦艇數量上已超越美國,成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海軍,但在品質與技術層面仍有落差。
儘管中國經濟放緩,北京仍持續擴張軍力。明鏡周刊指出,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近期通過決議,將國防預算維持7.2%的年增幅,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稱,將「堅定推進國家統一進程」。
(中央社)
台灣為何沒在川普首波關稅名單?知情官員曝內幕「協商沒破局」:還有爭取空間
川普再公布關稅日、韓都被課25% 江啓臣:沒達成協議觀察8月1日前是否再談
川普狠課日本25%關稅!石破茂發聲「原本35%」:會繼續談判、絕不犧牲國家利益
狂飆上316元天價!這檔「PCB大廠」搶下ASIC大單 400G交換機爆量出貨
賴清德出手操兵!台灣不在美14國關稅揭曉信內 總統視訊「敲定這些交換與讓步」
殖利率5.5%!創見超額配息6.1元「慘陷貼息窘境」 盤中重摔逾4%股民嘆
揭14國收關稅通知信「原因」 吳思瑤:台灣代表還在與美磋商
黃國昌將選台北市長?藍議員:核子彈毀滅藍白翻臉、全力保少主蔣萬安
官股集體出手撐盤?國票金連2天漲停 法人卡位戰火升溫「成交量突破10萬張」
民歌宇宙大巨蛋集合!吳楚楚領軍破百位歌手 狂唱超過6小時
為何台灣不在美14國關稅名單揭曉信內?行政院說話了
酸黃國昌「搞不清他現在姓什麼」 鍾小平請他講清楚:反反覆覆讓人很痛苦
川普對日韓重拳出擊!全產品課25%關稅 警告:洗產地將加徵更高懲罰性稅
颱風重創嘉義縣市! 侯友宜指示:新北出動35車、70人南下馳援
土城雙屍命案嫌犯現身大喊「我要投案」 不符自首條件原因曝光
川普嗆聲全球課重稅!台灣暫避風頭?謝金河點關鍵「杜絕中國洗產地」:翻臉空間不大
Meta高薪挖人成功!蘋果AI主管跳槽 年薪傳數千萬美元
匯市震盪!台幣昨貶回29元關卡 背後藏3關鍵原因
莊競程突請辭中辦執行長!投入大罷免開第一槍 行政院表態了
黃國昌戰台北市長成對手?蔣萬安四字回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