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台股迎反轉契機?高盛看衰AI類股恐成「反指標」 分析師曝「這政策」或將成長期利多

發布時間:2025/3/29 11:37

記者林廷宇/綜合報導

美系外資高盛日前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關稅政策風險,將AI伺服器出貨量預測下調,同步調降了鴻海、廣達、緯創等AI伺服器供應鏈目標價。此舉引發股民情緒波動,導致28日AI類股普遍下跌,其中鴻海更一度跌至近10個月來的最低點。對此,江國中分析師指出,高盛的預測往往被視為「反指標」,川普的關稅策略從「全面開戰」轉向「精準施壓」,這反而可能成為台灣廠商供應鏈的長期利多。

江國中分析師指出,高盛的預測往往被視為「反指標」。(示意圖/unsplash)

根據高盛的報告,廣達(2382)被調降評級,從「買入」下調至「中立」,目標價由310元降至293元;鴻海(2317)、緯創(3231)、奇鋐(3017)和雙鴻(3324)等公司也被調降評級,原因是需求不確定、生產難度加大及關稅風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隨著報告公布,資金大幅撤出這些老牌AI股,截至28日收盤,廣達下跌2.03%,收241元;緯創下跌3.83%,收100.5元;奇鋐下跌4.91%,收504元;雙鴻下跌3.76%,收588元;而鴻海的股價一度跌至153元,創下近10個月新低,最終以154元收盤,下跌4.05%,市場情緒觀望氛圍濃厚。

對此,摩爾證券投顧的江國中分析師在YouTube節目中指出,高盛的悲觀預測往往成為反向指標,如2018年貿易戰期間高盛曾過於悲觀看待關稅的影響,但最終S&P 500依然逆勢上漲了5-7%。他認為,這次高盛對關稅的預期也許過於保守,因為川普政府的關稅政策已經從「全面開戰」轉向「精準施壓」,對台灣科技產業的實質影響可能並不像預期的那麼大,他認為這或許是市場觸底的信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先前台積電(2330)計劃在美國亞利桑那州擴建廠房,投資額高達1650億美元,並獲得川普的親自支持,稱「AI晶片將在美國製造」。同時,鴻海也宣布在德州休士頓設廠,投資47億元。這些舉措顯示出「美國製造」政策反而可能對台灣供應鏈帶來長期的利好。

江國中進一步分析指出,這波市場回檔的深層邏輯或許是川普通過讓股市下跌來迫使美國聯準會提前降息,壓低美元並提升美國的出口競爭力,最終達成「讓美國再次偉大」的目標。同時,市場的高估值調整也為價值型投資者提供了進場機會。高盛對AI供應鏈的悲觀看法,可能正是台股反轉的契機。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