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4/1 16:08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許多人都會輕忽單側耳悶的症狀,以為只是感冒引起的,但其實單側耳悶的原因很多,如耳咽管功能障礙、中耳感染、過敏反應、耳部外傷等,也有可能是鼻咽癌、聽神經腫瘤等較嚴重疾病的前兆,因此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根據國民健康署癌症登記報告顯示,111年鼻咽癌發生總個案數為1,330人,其中又以男性居多,鼻咽癌高風險族群包括家族中有鼻咽癌病及鼻竇炎病史者,以及經常吸菸、飲酒、嚼檳榔,或喜食醃製食品、醬菜類、發酵品等習慣有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柳營奇美醫院耳鼻喉科田輝勣主任表示,鼻咽癌在台灣、港澳與大陸東南沿海都是好發的區域族群,許多人會因鼻涕帶血絲或頸部腫塊擔心是鼻咽癌而求診耳鼻喉科或腫瘤科。然而,許多患者卻常忽略單耳耳悶是早期的症狀,因為腫瘤好發於耳咽管開口附近,很容易造成耳咽管阻塞甚至中耳積水,就會出現耳鳴、耳悶塞感。以往常見有患者反覆求醫,經多次抽水未改善,經執行鼻咽鏡檢查,才發現罹患了鼻咽癌。
此外,許多民眾常誤以為中耳積水是因洗澡洗頭時,不慎讓水進入耳道導致,但其實不然,中耳積水是因耳咽管阻塞或無法打開導致。人的一生有兩個階段容易中耳積水,第一個階段是二到八歲,因為耳咽管較短又較水平,加上鼻咽扁桃腺增生,容易導致阻塞;另一個階段是在六十五歲以後,因耳咽管軟骨部硬化導致。所以,如果青壯年沒有上呼吸道感染卻發生單耳中耳積水超過三週,尤其是吸菸族群,務必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檢查。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田輝勣主任提醒,鼻咽癌的預防需要從飲食、生活習慣、環境等多方面入手。建議平時要均衡飲食,避免食用醃製食品,保持規律運動、充足睡眠,戒除菸酒與定期身體健康檢查,這些都是預防鼻咽癌的重要措施。而若有任何耳鼻症狀異常,應及時諮詢專業醫師,以獲得適切的診斷與治療。
【延伸閱讀】
她鼻咽癌復發再治療出現放射性骨壞死 「微創手術」搶救助重獲新生
緯穎上半年賺逾11股本!強漲9.5%奮力摸燈 富喬「炸量88億元」秀漲停
販售犬貓保健品誇大功效!蝦皮業者挨罰 新北動保處半年查獲5件裁罰28萬
表態參選新北市長!黃國昌:希望藍白共推最強候選人
台灣至寶孫易磊一軍初先發!新庄監督「奇襲」軟銀 盼終止火腿3連敗
不跟著鴻海、台積電跑!外資棄權重股改押「1航運黑馬」 名師2025下半年「唯一安全投資標的」
軍公教明年要加薪?吳思瑤給答案
結束7天訪澳行 盧秀燕入境被問「國民黨主席改選」秒回:最關心颱風動態
劍麟、亞泰金屬再飆漲停!錸德、鴻準、淳安也亮燈 自行車股巨大、美利達早盤慘崩半根
前主播眭澔平遭控性騷!鼠蹊按摩「生理反應20分鐘」被拒怒飆客人 本人回應了
聯發科8月底發錢!傳分紅總額高達135億 1.2萬名員工人均入袋113萬
屈公病恐人傳人釀大流行?疾管署出面駁斥「沒出現本土疫情」 呼籲全民努力防堵、阻絕病媒蚊孳生
台灣關稅多日本10%且要疊加誰負責?王鴻薇:連民進黨內都炸鍋
EPS可暴衝至38元!台積電免關稅狂衝美廠進度 「這8供應鏈股」爽歪了...漢唐、帆宣被點名飛最高
台灣再奪世界冠軍!北投國中女壘隊稱霸貝比魯斯聯盟 市府宣布再補助100萬
關稅疊加20%傳產慘綠!台股嚇跌125點破23900大關 台積電跌10元、廣達跌1%
就怕雨彈轟炸...楊柳路徑往南偏 氣象署「1評估」中南部網友嘆:心好累
台股ETF「最熱10大股」入手沒?0050這次雙冠稱王 「這一檔」單週飆漲5.3%漲幅奪冠
7月營收年增52%!「玻纖布大廠」現沖噴9萬張榮登當沖王 尖點3日「猛飆21.29%」股民喊:週一衝啊
Albee長文聊被誤解心聲! 灑脫高呼「身正不怕影子斜」:雜質越少、心更穩定
能守住2萬4大關?「這17檔」台股異動警報!奇鋐爆171元價差、「這PCB大廠」股價飆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