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中國正式反擊!針對「美國生產」晶片課徵125%重稅 「2台廠」有望成大贏家

發布時間:2025/4/13 07:28

記者林廷宇/綜合報導

隨著美國總統川普(Trump)關稅政策衝擊全球,中國近期正式反擊,宣布將對在美產晶片課徵125%的高額關稅。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於11日也發布重訊,宣布將積體電路(IC)的原產地認定標準調整為依據晶圓流片地(Tape Out)來判斷。這一變動意味着,若美國廠商希望減少進口至中國的關稅負擔,將須依賴台灣的代工廠,如聯電(2303)和世界先進(5347)來處理其晶片生產。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重訊,宣布將積體電路的原產地認定標準調整為依據晶圓流片地來判斷。(示意圖/unsplash)
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發布重訊,宣布將積體電路的原產地認定標準調整為依據晶圓流片地來判斷。(示意圖/unsplash)

據外媒《Tom's Hardware》報導,中國改變認定標準將對美國本土製造的晶片,如英特爾(Intel)和格芯(GloFo)等企業,帶來顯著的關稅負擔,儘管其餘將晶圓製造外包給台灣的美國半導體公司,如超微(AMD)、輝達(NVIDIA)和高通(Qualcomm)等,面臨衝擊相對較少,不過仍顯示出中國在半導體貿易戰中對美國的精准打擊策略。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業界分析指出,為了避免高額關稅,美國廠商將不得不將生產轉向聯電、世界先進等台灣代工廠。某些IC設計公司表示,更換代工廠意味著需要重新流片,而即便川普政府提供了90天的關稅緩衝期,不過對於組裝廠商而言,這段時間依然過於緊迫。為了應對這一挑戰,最有效的策略可能是透過第二供應鏈中的IC業者來填補這一空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