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安寧醫師談善終4/死亡不一定要轟轟烈烈 預備一場平安的死亡

發布時間:2025/5/1 08:10

謝宛婷(前排右1)與恩師陳冠廷(後排左1)及奇美第一代安寧團隊在版本書店合體。(謝宛婷提供)
謝宛婷(前排右1)與恩師陳冠廷(後排左1)及奇美第一代安寧團隊在版本書店合體。(謝宛婷提供)

圖文/鏡週刊

訪問謝宛婷,有時會錯覺在訪問《哈利波特》手握時光器的妙麗。她34歲接下奇美奇恩病房主任時,才剛當上主治醫師3年,承擔主管之責壓力之大,加上2個小孩已出生,她還攻讀法律研究所,1個月內頭髮全白,如今一頭淺亮捲髮,是設計師長年為她平衡白髮挑染的成果。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訪問期間,她的第二本書正要面市,法律研究所博士候選人的資格評鑑也在同時。更別提一年多前,她在成大附近買下一間平房,創立「版本書店」,希望將善終的討論帶出白色巨塔。她的人生典範不是醫界前輩,而是美國大法官金斯伯格,除了生育、伴侶、專業發展的路徑略為疊合,也因為金斯伯格在制度內直言且推進改革,謝宛婷說:「我的人生告訴我,一件慎重的大事,都不是1、2年可以做成,生小孩如此,開書店也是…我知道,書店真心要做好,差不多10年。我如此大費周章,是想告訴大家,死亡不一定要轟轟烈烈、多瀟灑,死亡可以是很平凡、平安,而且現在就可以開始準備。」

凝視終點 苦痛中有光輝

一場平安的死亡,可能會是怎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謝宛婷說,很多人以為80歲以上的老人難溝通,家人也只希望病人不要受苦,但在艾瑞克森的社會心理發展論中,這些已到成熟晚期的人,卻經常展現無關社經地位的智慧高度,每每讓她震動,也更希望老年、失能、末期,不只是和不堪忍受的苦痛綁在一起,「不否認,人生最後面對死亡要做很多功課,很辛苦。可是,恐怕只有我們(安寧)才會看到,那裡也有所謂人家講死亡前的自信、光輝,幸福跟自在,分量不比受苦少。」

達悟族長老謝加水(右)晚年因肺癌末期選擇回鄉接受安寧照護,謝宛婷(左)開出「去海邊」的醫囑,讓他安心下來。(謝宛婷提供)
達悟族長老謝加水(右)晚年因肺癌末期選擇回鄉接受安寧照護,謝宛婷(左)開出「去海邊」的醫囑,讓他安心下來。(謝宛婷提供)

前陣子,一位近90歲的阿嬤因疾病末期選擇居家安寧,謝宛婷帶團隊訪視時,阿嬤一直說想出門,「阿嬤住透天厝,不用臥床,照理說走出家門不是太困難的事。問半天,我們才知道,原來她有一塊寶貝的地,種一些東西給家裡吃,她知道這輩子無法再好好照顧它,想再去『沃一杓水』,跟它告別。」

開大車來的謝宛婷和實習醫生們,決定完成阿嬤的心願。他們載阿嬤到車程三分鐘的田地,看她慢慢走入田裡,彎下腰,拔一把菜,靜靜待了一會兒,「沒有任何醫療語言,但她所有行動都在告訴我們,那是她想留存的樣子。」

★《鏡週刊》關心您,再給自己一次機會,安心專線:1925(24小時)/生命線:1995/張老師專線:1980


更多鏡週刊報導
【鏡相人間】不用轟轟烈烈的死亡 安寧醫師謝宛婷談善終
安寧醫師談善終2/斷食善終暢銷成話題 減食涉及法律與倫理爭議
安寧醫師談善終3/無管人生不是非死不可  不要粗暴談論死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