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召回不良政客/民進黨不敢指揮公民團體 教育界

發布時間:2025/5/2 08:52

太陽花學運期間,楊聰榮曾在師大校內聲援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圖為楊聰榮在師大接受採訪。
太陽花學運期間,楊聰榮曾在師大校內聲援學生參與社會運動。圖為楊聰榮在師大接受採訪。

圖文/鏡週刊

這是一個召回不良政治人物的時代,當人民發現集會無效,他們不再被動,而是推動罷免成真:從牧師、法師、醫生、教授、到紀錄片導演與小說家,他們原本沉默,卻因體制崩壞與中共滲透而感到威脅逼近眉梢,演變成一場全台跨界聯合的集體召喚:有人犧牲教會空間、有人燃燒業餘時間精力、有人推著母親四處宣講,也有人用自己的方式致力文化外交。這場大罷免行動,與其說是針對特定立委,不如說是一場對遭敵對勢力入侵滲透恐懼的反抗,為了守住台灣價值與制度底線的行動。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楊聰榮 60歲 台師大副教授

台師大副教授楊聰榮傳來十多份文檔,皆是PPT格式、量體長達數十頁。把簡報頁數加總,多達上百頁;囊括每個被罷免人爭議事件與後續發展、各選區選票量化分析與相關案件判決,彷彿正在準備教材,認真備課。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號召老師們 短講互接力

其實這是楊聰榮做給自己的大罷免筆記;他教學以外的時間幾乎被大罷免占滿,常需在街頭發表短講。他的另一個身分是中台灣教授協會理事長,今年1月,中台灣教授協會率先在網路發起「台灣公民罷免傅崐萁們」行動連署;3月,中台灣教授協會再與民團、醫護代表在立院召開「學界醫界罷免傅崐萁們全國六千教師醫師連署記者會」,宣布全台學界、醫界網路具名連署名單已超過六千人。

「我們做的是公民運動;公民團體和政黨扮演不同角色,是這次大罷免運動清楚的脈絡。」「當然,選舉還是會和政黨有關聯,但這次大罷免運動裡,民進黨議員根本不敢指揮公民團體。」楊聰榮強調,大罷免運動主體很清楚,政黨只是協助配合的角色,「公民團體的自主性很高,要收連署書,都是議員收了之後來交給公民團體,而不是公民團體收了、交給政黨。」

楊聰榮研究主題包括族群研究、海外華人研究,任教於台師大國際與社會科學院,太陽花運動時期,師大學生響應運動,在學校擺攤,他也在校園內以行動支持學生,「我們寫文章,都是以本名發表,學者還是希望靠講道理去改變生活。」

學者上街頭講道理,楊聰榮號召老師們接棒公民短講,在收連署書攤位旁擺放肥皂箱,每組2至5人,每次短講3到5分鐘。效果很不錯,這也許得歸功於他任教大學、清楚年輕人的影音宣傳方式,「我跟他們說,現在環境不適合長篇大論;大家輪流講,可接力講一小時。」「老師的工作就是講課嘛,我跟大家說,短講宣傳格式很簡單,只要請聽眾拿手機出來拍,3到5分鐘的內容可直接利用,加個標題,就透過社群媒體,把影音傳出去,不用花時間找人後製。」

參與大罷免運動初期,楊聰榮頻繁和教師們開會,眾人訂定三大方向:建立論述、支援宣講、結合社會力。當國際媒體問他何謂罷免,他如此解釋:「大部分英文翻譯是recall,我們就從這個詞切入解釋:recall在英文裡,一般是說汽車、零件等瑕疵品要召回,我們就告訴大家,這個道理是一樣的,當你發現選出的立委不如你預期,也可以把瑕疵品召回。」

截稿前,他前往彰化出席民間團體罷免國民黨立委謝衣鳯的記者會,回程路上與我們通電話,「我認為,知識分子的貢獻,不只是號召大家一起來做這件事(罷免),而是從歷史高度來講這件事。每次短講,我都會講罷免制度的發展、其他國家的罷免經驗,從瑞士講到美國,再從美國講到孫中山,然後孫中山寫三民主義,我們現在所有人對『選舉、罷免、創制、複決』琅琅上口,就是我們社會共同的基礎。」

教育界保守 曾碰軟釘子

只是,教育界氛圍普遍保守,楊聰榮邀請老師們站上街短講、參與實名連署,吃了不少軟釘子,「我相信受到最大壓力的人,一定是中小學的老師和校長。我們的教育體制裡,他們是最保守的,平日也不太會表達自己的意見。但有些人仍願意站出來,讓大家知道,在『大罷免』這件事上,他們有立場。我很感動。我認為,台灣如果要變成成熟的民主社會,這是很關鍵的一件事。」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召回不良政客/民進黨才是我們的側翼 教育界
鏡相人間/從課堂到教堂 召回不良政客 各界串聯大罷免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