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5/5 10:40
能想像巨型石塊如同切吐司麵包一般,被數十條「鑽石索鋸」同時切成數十片石板,且比傳統圓鋸片來得更加省電、減少人力、降低噪音及減少廢棄物?全台唯一全程自製生產邁向淨零利器「鑽石索鋸」的業者,就藏身在東台灣的花蓮美崙工業區。
特鑫鑽石科技公司負責人李哲男原本在中壢經營圓鋸片供應石材廠,因石材廠多集中花蓮,選擇在30年前遷廠到美崙工業區。他說,「連同機器設備和孕期的老婆一起搬遷到花蓮定居」。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花蓮縣境有豐富的大理石資源,從50年代開始發展石材業,期間歷經中國石材低價競爭與勞工短缺問題,加上環保意識抬頭等,即使花蓮擁有的大理石、蛇紋石等礦石已經被限量開採,業者也轉型從採礦變為進口加工,幾經波折後,至今仍和觀光並列花蓮兩大經濟命脈。
根據台灣區石礦製品工業同業公會的估計,石業加工業年產值約新台幣210億元至310億元,在花蓮連同上下游的從業人口約有1萬5000人,約占花蓮總勞動力的1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多年前,李哲男在一場國外展會中,來自礦產大國義大利的業者告訴他,「你現在的產品如果不轉型,未來的客戶恐怕都會被鑽石索鋸取代。」
因緣際會,他的工廠大約10年前開始轉型,而這10年來也印證傳統圓鋸片的工廠業績和營業額不斷下滑,員工工作機會也被鑽石索鋸機取代。
●不轉型就是在「等死」
儘管轉型的過程一開始並不順利,李哲男帶領10多名員工持續慢慢修正;在轉型初期的2到3年,客戶反映鑽石索鋸切鋸到一半斷掉、或切鋸後的板面效果不好、不符合需求等情況,「每一回的失誤就損失200萬元起跳,真是在燒錢。」
李哲男說,當時很多同行笑自己是在「找死」,但他心中明白,若不轉型就是在「等死」。
歷經磨合期,「所幸不少客戶鼓勵我們繼續嘗試,畢竟在地服務是我們的優勢」,李哲男不灰心,看好其未來性,一步步精進品質,如今除了生產鑽石索鋸,也兼作機器設備的代理商。
走進石材廠,一台巨型機器隆隆作響,最多可達80條的「鑽石索鋸」安裝在機器溝槽內,如同橡皮筋般被精控其拉力、速度,機器上方多孔細水柱灑落石塊的同時進行鋸切作業,遠端控制室機台上設定好參數,鋸切過程無需人員看管,具智慧自動化。
李哲男說明,他生產的產品是耗材,無法重複使用,如同印表機的墨水,鑽石索鋸在鋸切過程中會磨耗掉,鑽石串珠磨耗掉剩下的鋼索由回收廠回收。材料來源7成是進口,如鋼索來自德國、義大利,而塑料是台灣的。
因為在地製造,且他的客戶9成都在花蓮,李哲男說,「我小小成就感,就是我的客戶都有一個穩定的供應來源,不會因為貿易戰、地緣政治、還是COVID-19(2019冠狀病毒疾病)等因素,以致這些耗材供應中斷。」
李哲男解釋產品製作過程,用進口的金屬粉末加上工業鑽石,均勻混合之後先冷壓塑形,再利用高溫燒結方式讓金屬粉固著,以攝氏900度高溫燒結成一顆顆的鑽石串珠,一天產量約2萬4000顆,鑽石串珠由鋼索串聯,外層隔離套採塑膠射出成形製程,「這樣的數量遠不夠供應台灣市場用量」。
國內有5、6家工廠生產圓鋸片,早期用來切鋸原石,只有特鑫鑽石科技公司轉型成功,李哲男感謝財團法人石材暨資源產業研究發展中心的科專計畫和一些測試的協助。
石資中心石礦資源組長陳清芳表示,鼓勵並輔導業者製程朝自動化邁進,讓產能大幅提升,中心提供實驗設備,也以物理性驗證來協助業者。
●鑽石索鋸較鋼砂拉鋸節電逾60%
陳清芳說,以前用圓鋸片或是鋼砂拉鋸都很耗能,且人力操作成本多出6成,「以我們的觀點來看,那是『磨』石頭,花崗石24小時不間斷大概要磨4到5天才會切開,改用鑽石索鋸8到10小時就切開了。」
陳清芳指出,鋼砂拉鋸在使用時須加鋼砂和為潤滑用的石灰粉,最後都成為廢棄物;而用鑽石索鋸只要加清水,目的是避免高溫,鋸切過程中排出的泥水,經分離後,泥可由水泥廠回收,水可循環使用,因此廢棄物減少18%,另外,鑽石索鋸較鋼砂拉鋸電費省62%到65%左右。
石材的形成必須經過上億年的時間淬鍊,是無法再生的資源,每一顆石頭、每一片石板都彌足珍貴。李哲男說,一片石板售價從1萬元到高價的20萬元都有,而鑽石索鋸外徑從7.3mm不斷研究開發到6.3mm、再到 5.3mm,如此一來,同樣一塊原石鋸切時耗損減少,可以多出4至5片石板,這是他努力的目標。
鑽石索鋸1955年發明於英國,1968年首度在義大利卡拉拉(Carrara)採石場應用開採。近年來,其功能已從石材鋸切擴展至建物、公共工程拆除等多元化應用。
令人印象深刻的宜蘭南方澳大橋意外斷裂事故,3艘漁船被壓在斷落的橋面下,李哲男說,當時就是利用鑽石索鋸協助清理水面下的切割工程,大幅提升效率、減少污染。
(中央社)
目標價上調至535元!「伺服器機殼黑馬」業績創新高 股價僅3個月暴漲181%
星際之門大單恐飛了!投信再重押2億狂掃鴻海 這檔明掛牌猛敲1.5萬張...已連12買
台灣關稅還有戲?川普再放話:開放市場就讓步 點名日本砸5500億美元換「15%稅率」
長老不寵了!八大官股狂殺「月漲破25%的它」2萬張 外資心頭愛「這2檔」也不放過
三聯集團徐少東吸金22億元!逃亡路線曝光 4人助逃亡遭羈押
表態了!蔡英文晚間突發文:7/26會投票感謝公民團體
不演了開始殺?外資上調「這檔」目標價480元…三大法人全買超卻登弱勢股王 網哀:又破線啦
Q2虧33億探8季新低!三大法人狠丟「這檔」上萬張 變臉狂砍神達31億...網嘆:屬實一日行情
是迴光返照?才澄清關廠傳聞...三大法人瘋掃這「面板大廠」3.7萬張 股民仍怨喊:把股東當韭菜
汐止夫妻遭投資詐騙!開庭審理前雙亡 住處信箱塞滿催繳信件
目標價最低只剩10.5元!外資急清這「代工大廠」1.2萬張 股價翻黑跌破月線
台灣半導體關稅課多少?投信揮刀大砍這5檔電子股 晶圓代工二哥連賣15日最慘烈
周台英足球教練證遭註銷 簡奇陞強調「非訴求」:不要搞得像是我要逼死教練
賓士、BMW都遭殃?川普為降美國藥價 放話對歐洲祭「狠招」
小兒助力填息夢!外資瘋搶「漲停這檔」秀填息…網笑:是挖到石油了嗎 再敲「它」1.8萬張
0056吸金百億! 外資認錯砸3億補貨近9000張 最寵是「這檔」上市至今幾乎天天買
百億採購案遭疑勾結國防部撤案獨董請辭 黃國昌:豈是斷尾求生能了事?
逾3萬人排隊瘋搶!「這機器人」爆4.6萬張大量攻漲停 換機潮助力未來業績
台師大「抽血換學分」案持續延燒 檢調約談4名受測學生釐清疑點
目標價調降至13.3元!「晶圓代工大廠」單季虧損達33億 Q3接單不如上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