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王義川 王瑞德 范世平 溫朗東 【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515

全台81.6萬人身家破三千萬! 年輕有錢人28%致富關鍵是「靠爸媽」

發布時間:2025/5/16 15:00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台灣有錢人有多少?中國信託近日發布《2025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推估全台擁有可投資資產超過新台幣3000萬元的「高資產人士」約有81.6萬人,年增14%,調查顯示高資產市場持續成長,且結構出現年輕化,關鍵原因是來自上一輩的資產繼承。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坦言,「就是上一輩靠努力打拚,下一代靠長輩打拚」。

中國信託《2025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推估全台擁有可投資資產超過新台幣3000萬元的高資產人士約有81.6萬人。(圖/資料照)
中國信託《2025臺灣高資產客群財富報告》,推估全台擁有可投資資產超過新台幣3000萬元的高資產人士約有81.6萬人。(圖/資料照)

報告指出,台灣高資產(定義:可投資資產達台幣三千萬元)人士推估達到81.6萬人,人數較2024年成長約14%,值得注意的是,45歲以下的高資產族群比例成長最快,高達92%,但財富累積的主要來源卻不同於45至65歲以及65歲以上的高資產族群。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何世昌指出,台灣高資產人士大部份是靠「企業經營」與「金融產品投資」致富,但45歲以下的有錢人靠「繼承、贈與」致富的比率最高,比例多達28%,「說穿了,就是上一輩靠努力打拚,下一代靠長輩打拚」。其次則是靠「薪資和獎金」致富(約占26%),何世昌緩頰,「並非每個青壯族都是伸手牌。如果您靠薪資與獎金無法致富,很可能是入錯行。」

讓何世昌感到有趣的是,富爸媽最常金援子女的情況是「買房」,比例高達69%,有43%則會協助子女做金融投資,只有29%的有錢人願意金援子女創業,這個比例低到令他訝異,「這當然代表台灣房價真的很貴,子女必須靠父母資金奧援才有能力買房,同時也可能透露出有錢人眼中,比起金援子女創業,還不如贊助、鼓勵子女投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反過來看,有錢人子女最常向父母伸手要求的情況也是買房,高達71%的人會向爸媽要求資助,何世昌幽默表示,「沒有靠父母錢袋子解決不了的事,如果有,那就加上阿嬤的錢袋子!」

報告還揭露,向父母尋求金援並用於教育的人士,有44%是年齡介於45至65歲,比45歲以下的青壯族群(26%)還要高。何世昌不解:「看來我肯定不是有錢人的小孩,真心看不懂啊,為何這個年齡還跟長輩要錢讀書?是出國深造嗎?」

最後,高資產人士財富傳承的方式,以「預留動產」、「保險」、「不動產」最多,其中預留動產的方式最簡單,因為分錢最公平;保險具節稅效果;不動產則包含節稅、及附有留祖產的觀念。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