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國科會攜手亞馬遜Kuiper 打造台灣低軌通訊衛星網

發布時間:2025/5/17 08:30

提升國家通訊韌性,國科會主委吳誠文接受中央社專訪表示,台灣正與亞馬遜旗下網路衛星系統部門Kuiper洽談合作,未來台灣的低軌通訊衛星若有需要,可以與其衛星互通,此合作將可望有助於台灣強化「星網」布局;同時,攸關台灣自主發射能力的火箭研發基地將落腳台南,最快明年啟動基地建設。

台灣正與亞馬遜旗下網路衛星系統部門Kuiper洽談合作,未來台灣的低軌通訊衛星若有需要,可以與其衛星互通。(圖/NASA)
台灣正與亞馬遜旗下網路衛星系統部門Kuiper洽談合作,未來台灣的低軌通訊衛星若有需要,可以與其衛星互通。(圖/NASA)

總統賴清德上任後宣示「競逐太空、探索海洋」,肩負科技政策規劃的吳誠文,因應太空產業發展趨勢,如火如荼修正第3期太空科技長程發展計畫,並制定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同時,海洋科技與產業發展方案的規劃正在籌備當中。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誠文接受中央社專訪時指出,現在正值明年度預算編列期間,國科會原規劃科技預算將成長至新台幣1800億元,但新版財劃法通過後,主計總處已請國科會重新盤點。他坦言,學界的基礎科研經費很重要,太空、海洋計畫也都需要錢,但現在就連明年科技預算能否與今年持平,都無法確定。

在公部門預算有限之下,第3期太空計畫修正後最大的轉變在於「產業化」,吳誠文表示,台灣的精密製造、民間產業力量非常強大,政府要好好與之合作,且就連美國政府都不可能自己部署完整的低軌通訊衛星星系,像這樣動輒需發射數千顆衛星的龐大工程,都是仰賴產業界的力量來實現。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吳誠文說,行政院預計近期核定第3期太空計畫修正案,接下來將結合正在規劃中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由國家太空中心(TASA)攜手民間企業,從系統設計到零組件製造,打造太空民主供應鏈,鏈結美國、歐洲、日本等國際合作夥伴,共同開發全球市場。

吳誠文指出,通訊衛星所需的地面設備、終端設備技術,與過去台灣廠商在做的傳統地面通訊規格不同,所以除了太空上的衛星之外,更多的地面站設備與終端設備,都需要新技術的開發,所以新的商機更大,業者必須掌握新技術,才能在激烈的太空經濟競賽中占有一席之地,也因此,近期除愈來愈多新創公司加入太空民主供應鏈,也有IC設計、電子設備大廠看準衛星應用前景,表達參與意願。

此外,第3期太空計畫修正後將正式納入自主開發的2+4顆低軌通訊衛星,搭配與Kuiper的合作,打造台灣「星網」,2顆實驗型衛星中的第1顆預計2027年升空,與業界攜手研製的4顆衛星則最快2029年發射。

吳誠文指出,亞馬遜(Amazon)旗下網路衛星部門Kuiper,其系統服務網絡遍及地面、空中、海上,能滿足台灣的需求,且Kuiper在合作洽商中承諾,未來台灣的低軌通訊衛星若有需要,可以與Kuiper衛星互通,強化台灣「星網」布局,提升通訊韌性與國家安全。

據了解,Kuiper亦將與台灣合作衛星間光通鏈路的通連技術。所謂衛星間光通鏈路的通連技術,是指衛星之間可直接進行高速資料傳輸,無需依賴地面站中繼,從而形成「太空中的網路骨幹」,不僅可支援偏遠地區的通訊,也能在地面系統中斷時,維持基本通訊能力。

吳誠文說,如此一來,台灣成為亞馬遜的合作夥伴,將來Kuiper衛星製造,台灣廠商也會扮演重要角色,事實上「他們(亞馬遜)現在非常信賴台灣」,美國擁有世界一流的衛星設計能力,台灣可以為其生產,在這樣的互惠合作模式下,台廠技術會進步很快。

第3期太空計畫修正案中,攸關台灣自主發射能力的火箭亦是關鍵,吳誠文指出,將在台南設立火箭研發基地,但他強調,這與國家發射場定位不同,基地內是從事研發、組裝,不會點火試驗,民眾可以安心。

根據規劃,火箭研發基地建設經費來源為公共建設預算,最快將於明年啟動基地建設。

談及海洋探索,吳誠文表示,這是國科會下一階段的重要任務,台灣四面環海,卻因為歷史背景因素,長年以來未能培養出親近海洋的文化。

吳誠文指出,國科會預計明年提出海洋科技與產業發展方案,探索海洋的各種面向,包含生態保育、休閒娛樂、資源探勘等,並在台灣東部設立國際觀測站,強化與國際鏈結,甚至引入產業力量,擴大海研船量能,提升台灣在全球海洋研究的貢獻。

(中央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