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台獲頒自由之家燈塔獎 江旻諺:民主是台灣百年追求

發布時間:2025/5/23 13:31

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因在中共高壓下堅定捍衛民主,獲頒自由之家首屆燈塔獎。代表公民社會領獎的研究員江旻諺把握2分鐘的發言機會,向各國與會者傳達,台灣人的身分意識催生出本土公民社會,民主是台灣的百年追求。

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因在中共高壓下堅定捍衛民主,獲頒自由之家首屆燈塔獎。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青年顧問江旻諺代表公民社會及政府領獎。(圖/自由之家提供)

美國老牌倡議團體「自由之家」20日舉行頒獎典禮,其中燈塔獎(The Beacon Award)由前美國駐英大使塔特(Robert Tuttle)頒發。駐美代表俞大㵢代表台灣政府領獎,「科技、民主與社會研究中心」研究員、台灣經濟民主連合智庫青年顧問江旻諺則代表台灣公民社會受獎。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江旻諺今天接受中央社電訪時表示,他致詞的內容扣緊台灣民主與身分認同密不可分的概念,試著向與會者傳達台灣人因為有對「共同體」的想像而更珍視民主,了解民主體制應該朝哪個方向前行。

他也提到,台灣這三、四十年來的民主轉型路,從戒嚴時期到街頭抗爭,奠定社會對進步、包容及多元等價值的認定;公民社會有「定錨」的作用,即使台灣政府經歷貪污或其他執政爭議,仍有辦法自我修正。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20日晚間在華府舉行的頒獎典禮現場,可見「自由之家」主視覺海報選定去年青鳥運動的片段,使台灣公民上街頭的影像呈現在多國領獎人面前。江旻諺說,他不確定誰採用這張照片,「它就出現在那裡了」。

照片最觸動他的地方,在於飽滿地捕捉了台灣公民的主動性。江旻諺指出,參與現場的公民們可能與政黨合作,也可能站在對立面進行監督,因為公民有自己的行動準則及目標。

他表示,台灣公民社會形成的前提在於身分意識及對共同體的想像,因此他向現場聽眾強調,台灣人的身分意識催生出本土公民社會,是重要特質,更是獨立、不容忽視的政治存在。

談到被通知代表台灣公民社會赴華府領獎的心情,江旻諺的聲調水波不興,興奮感是零。他說,台灣人當前有太多事要花心力,當他接到來自「教科書裡出現的大組織」通知時心想,「多了一件事情要忙,但要把這件事情『忙好』 ,不要浪費機會,因為它是會鼓舞大家的契機啊。」

他也說,「自由之家」願意頒給台灣,直接、明明白白地肯認台灣對抗中國的威脅,會讓台灣人在爭取國際支持上,有更加實際又更加另類的作法,好好把台灣公民社會自主行動的案例講清楚就是一例。

江旻諺表示,台灣如今有相當多國際連結及發展機會,這些舞台是以小搏大的最佳場域,勇於發聲將形成力量,也是對付中國威脅的巧勁。

除了台灣政府與公民社會,20日的獲獎者還包括美國聯邦參議員夏亨(Jeanne Shaheen)及韋克爾(Roger Wicker)、委內瑞拉民主運動領袖魁馬查多(Maria Corina Machado),及遭不當關押的克里米亞韃靼人權捍衛者穆斯塔法耶夫(Server Mustafayev)。

(中央社)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