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Rina 水立方【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04

U=U不是痊癒也不是免吃藥!《不分手擂台》用真實故事打破5大誤解

發布時間:2025/7/4 12:30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靖安報導】「醫生說我U=U,是不是代表痊癒了?」、「如果我已經U=U,是不是可以不用吃藥了?」每年7月2日是「台灣U=U Day」,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今年整理出五大常見U=U迷思,包含「我U=U了,還能生小孩嗎?」等現實生活中常見的疑問,並推出改編自感染者小冰(化名)真實故事的衛教影片《不分手擂台》,希望用淺顯易懂的方式破除迷思,幫助大眾正確認識U=U。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秘書長林宜慧指出:「我們用國人熟悉的綜藝題材,讓衛教也可以好看又好懂。」

台灣成果亮眼!U=U成為防治核心目標 感染控制優於全球平均

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副署長曾淑慧指出,「U=U」(測不到病毒=不具傳染力)是疾管署近年積極推動的重要觀念之一。根據2024年資料,台灣在愛滋防治的三個「95」指標中已達成「92-96-95」:92%感染者知道自己感染、96%感染者有持續接受治療、95%接受治療者病毒量成功被抑制,整體成效超過全球平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愛滋病學會林冠吟醫師說明,規律穩定的治療可望讓感染者達到「測不到病毒就是不具傳染力」的目標,但也坦言即使如此,仍有不少感染者對U=U概念認知不足,「有人以為測不到病毒就代表痊癒、可以停藥,其實還是需要持續治療,這也需要醫療人員加強衛教。」

常見疑問1.測不到病毒=轉陰性、等於痊癒?

錯!仍屬陽性 仍需持續用藥以防病毒反彈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進會的第一線觀察,民眾最常有的迷思之一是:「測不到病毒是不是代表轉陰性或痊癒了?」對此,林冠吟醫師解釋,病毒量若低於200 copies/mL,就可視為「測不到病毒」,代表病毒已被抑制到不具傳染力,但這不代表身體已完全清除病毒,也不表示痊癒。事實上,驗血檢查仍會顯示為HIV陽性。若自行停藥,可能導致病毒反彈或產生抗藥性,影響後續治療效果。

常見疑問2.U=U能無套性愛?會不會生下「愛滋寶寶」?

錯!仍應安全性行為 有醫療流程能安心懷孕

另一類迷思是「既然U=U不具傳染力,是不是就可以不戴套進行性行為?」雖然醫學上病毒量測不到等於無HIV傳染風險,但林冠吟醫師提醒,保險套仍是預防其他性病的重要措施。此外,也有人誤以為感染者不能生育,會讓孩子帶有HIV,這也是錯誤觀念。

林冠吟醫師說明,目前已有相關醫療機制與藥物協助,能讓感染者自然懷孕,並避免母嬰垂直感染。如影片《不分手擂台》裡的小冰故事,男友的母親曾認為U=U是騙局、擔心會生下感染寶寶而反對兩人交往,這反映出社會對U=U仍有誤解。

常見疑問3.U=U就不用對伴侶坦白感染者身份?

錯!應審慎評估 期待未來不需再隱瞞

最後一個常見迷思是:「既然我U=U,是不是就不用向伴侶透露感染者身份?」對此,秘書長林宜慧指出,U=U是醫學實證,愛滋病毒感染者在穩定治療下已不具傳染力。「我們期望有一天,HIV能像其他慢性病一樣不再被貼標籤,也不需要隱瞞身份。」不過她也提醒,在現今社會環境下,是否揭露應經過審慎評估,避免遭受不必要的歧視或傷害。

《不分手擂台》真實故事改編上線 讓大眾理解U=U

今年U=U Day的重頭戲,是由沈玉琳製作、陳漢典主持的衛教影片《不分手擂台》(https://youtu.be/iC7egWDBNxE)。影片取材自感染者真實故事,用綜藝形式講述誤解與接納的過程,希望讓社會看見:感染者一樣可以擁有平等而完整的感情與生活。

【延伸閱讀】

最新的愛滋防治概念U=U是什麼?定期服藥HIV患者生活不影響

愛滋病毒新感染人數破千!「U=U」常被質疑是真的嗎?專家從實證解析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6558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www.healthnews.com.tw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