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Rina 水立方【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04

熊本二廠傳延期!台積電忙鳳凰城擴建 學者籲「1布局」守住台灣技術原鄉

發布時間:2025/7/6 10:18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TSMC)近期調整全球布局戰略,傳出將延後日本熊本第二座晶圓廠的建設計畫,轉而加速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基地的擴建,規劃將為該基地打造為多達9座晶圓廠的龐大製造集群,涵蓋1.6奈米至4奈米等先進製程。外媒與專家普遍解讀,這不僅是地理與市場考量,更是為因應川普重返白宮所作出的戰略性調整。

台積電(TSMC)近期調整全球布局戰略,傳出將延後日本熊本第二座晶圓廠的建設計畫,轉而加速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基地的擴建。(圖/翻攝Google Maps)
台積電(TSMC)近期調整全球布局戰略,傳出將延後日本熊本第二座晶圓廠的建設計畫,轉而加速美國亞利桑那州鳳凰城基地的擴建。(圖/翻攝Google Maps)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支持的「大而美法案」(One Big Beautiful Bill Act)預計將半導體企業的投資抵稅額由25%提高至35%,並設定2026年為設廠優惠的最後期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面對這波政策紅利,台積電迅速啟動投資加碼計畫,相較之下,三星在美國德州泰勒的晶圓廠因訂單不足及製程瓶頸進度延宕,使台積電在美國的先進製程投資顯得更具主導權與執行力。台積電的鳳凰城基地未來將是台灣以外唯一可量產蘋果、輝達與AMD等高階晶片的據點。

對此,旅美學者翁履中分析,台積電此舉是對川普式「經濟民族主義」的理性回應。美國政策正在推動科技企業「強制認同美國」,要求企業的生產與決策重心逐漸轉向美國,長期下來將形成所謂「科技主權模糊化」的新趨勢,全球最強的企業逐漸不再是「跨國公司」,而是「美國主體企業」,這種發展雖有助於台積電鞏固市佔與技術領先地位,短期對企業有利,但對台灣長遠戰略則潛藏挑戰,因為將會受制於美國政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翁履中指出,當「護國神山」將高階製造鏈逐步植入美國,相關上下游產業如先進封裝、材料供應、EDA設計甚至人才與教育體系,都可能被迫重組,以配合美國本土化趨勢。因此台灣產業不可掉以輕心,「在全球高階製造向美國集中之際,台灣作為技術原鄉的角色是否足夠牢靠?是否還握有不可取代的研發、專利、關鍵設備供應鏈與核心技術轉移權?」

他建議,政府應主動制定「臍帶型戰略布局」,無論企業如何全球化,其核心研發、創新基地與價值鏈最關鍵的節點都必須以某種形式,甚至必須是創新的思維,讓其依附在台灣,如此才能守住台灣在全球科技體系中的戰略不可取代性。台灣社會在為台積電的榮耀歡呼之餘,更應審慎面對產業未來的戰略挑戰,未雨綢繆。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