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李明賢 黃揚明 葉元之 李易修【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0715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711

觀察/「救災不能都靠國軍」 賴總統說錯了嗎?

發布時間:2025/7/15 07:00

記者吳家豪/特稿

總統賴清德最近南下勘災,面對災民救災訴求,他當場直言:「不能什麼都靠國軍。」這句話看似中肯,卻仍引發民怨。原因其實很簡單,政府往往是民眾宣洩不滿情緒的出口,挨罵理所當然;再者,過往重大天災人禍,國軍總是第一時間出動,久而久之成為社會習慣。或許這次事件,能讓政府重新思考防災救災的調度與規劃。

丹娜絲颱風重創台南,賴清德總統多次前往災區勘災,翻攝民進黨立委郭國文臉書

丹娜絲颱風重創南台灣,尤其嘉義、台南災情慘重。作為台南的老市長,賴總統對台南鄉親,自然有著更深厚的情感。為此,不僅他的子弟兵、立委林俊憲、郭國文等人勤跑基層協助救災,賴總統更帶著多位政院一級首長到災區了解需求。有媒體批評賴政府「嗆災民」、「缺乏同理心」,或許有誇大其詞之嫌,但他面對災民當面請求派遣國軍協助清運,卻回應「不能什麼事都靠國軍」,這句話,說得對,卻也不全然對。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去男子服兵役,政府告訴你,這是為了接受軍事訓練、保衛國家。然而多年來,每逢天災人禍,國軍往往被調派出動。更甚者,農忙時期國軍被要求「敦親睦鄰」,下田割稻、幫忙農務,這樣的情節連軍教片都曾拍攝。對台灣人來說,國軍忙「面子」、也忙「裡子」早非新鮮事,農產品過剩時,國軍就是最大買家。

即便先撇開國軍為何肩負保衛國家以外的農忙防災任務,另一個問題是,軍事訓練說穿了就是殺敵技術,除了工兵專業外,其他單位投入救災的效益有限。這兩天吵得沸沸揚揚的「災區沒手機訊號」,難道調派一連裝甲兵過去,基地台就能搭好?搞到最後,其實也只是把國軍當成搬家工人與免費粗工罷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多男性不想當兵,除了浪費時間,更是因為進去前與進去後的落差。進去前,國家說是武器訓練、保家衛國,進去後卻照三餐唱軍歌、做雜事,在長官眼中,打掃比打靶重要,拔草比拔槍重要。

最近一位在台擔任訓練教官的美國海軍陸戰隊員,也向美國媒體CNN表示,在台服役受訓學不到任何有用的東西,但可以聽聽講座、站哨、修建草坪和一切打掃清潔的事情。

或許並非每個單位都如此,但不管哪個單位,棉被折成豆干、新訓時的刺槍操,往往是退伍民眾回憶軍旅生活的荒謬笑點。

因此,賴總統說得對,不能什麼事都丟給國軍,但如果民眾已習慣「出事找國軍」,政府卻沒給出其他解方,那就是問題所在。

內政部後來緊急調派千餘名替代役男協助災區,這或許是重建制度的第一步。照理來說,除了部分特殊專才替代役,一般替代役男應是服公共雜役,與其把替代役,放在公家機關幫公務員資料建檔、買下午茶,不如指派接受民防訓練,災害來時投入救援。

當然,整件事不只是中央責任,地方政府與民政單位也有義務。以這次的事件來說,如果台灣能學習日美,在災害來臨時開放學校大禮堂等空間供災民緊急留宿,或許不至於挨罵如此,但多年積弊,要求賴總統上任一年就解決,恐怕也是說不過去。

這些年來,民進黨政府經常提醒人民,中共不排除武力犯台,要做好戰時準備,國人不只得留心民防演練,還被推銷戰時防災包。然而,台灣多颱風地震,即便平時,也需要完善的防災規劃與緊急避難處所,不該等到戰爭來臨時才臨時抱佛腳。

內政部這次調派替代役人力救災,也讓國軍多年期盼「回歸軍事本務」的卑微願望,看見了一絲曙光。其實,本來就不該什麼事都丟給國軍,內政自己要建立重大救災體系跟制度,若能藉此次經驗,將民防、民政、防災、替代役整合為一體,並強化替代役男的民防救災訓練,未來無論面對自然災害,還是真正的戰爭來臨,台灣都能更從容以對,這才是對得起人民與國軍的最好安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