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7/21 09:29
【健康醫療網/記者趙正瑋報導】現代人生活節奏快速,飲食型態也隨之改變,尤其在外聚餐或應酬場合中,常因進食過快、邊吃邊說話、攝取高油脂或加工食物,而導致餐後腹脹、腸胃不適。許多人將脹氣視為「吃太飽」、「忍一下就好」,卻忽略長期腸胃蠕動失衡可能引發的消化問題。
營養師李婉萍提醒,當腸胃出現脹氣、悶脹、排氣不順等症狀時,不應一味忍耐,透過簡單的動作與食療調整,可以在短時間內有效緩解不適,並減少未來發作頻率。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李婉萍營養師表示,脹氣的發生常與腸道氣體無法順利排出、消化過程中酵素不足、或腸道菌相失衡有關。當出現脹氣時,可先採取以下三種方式,幫助腸胃減壓、促進腸道蠕動:
除了身體活動外,某些食物也具有天然的「助消化」效果。李婉萍營養師建議,可在餐後或日常飲食中適度攝取下列具有抗脹功能的食材: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些食材不僅能在脹氣發生當下提供緩解,也能作為日常飲食的「腸胃保養配角」,降低腸胃敏感與反覆脹氣的風險。
對於經常性脹氣者,李婉萍營養師推薦可參考低腹敏飲食法,這是一種針對腸胃敏感族群設計的飲食模式,旨在避免攝取易產氣與發酵的碳水化合物,包括果糖、乳糖、寡糖與多元醇等成分。
李婉萍營養師提供一日低腹敏飲食範例:
實施低腹敏飲食時,建議搭配個人化觀察日誌,記錄食用後的腸胃反應,有助於找出自身易敏感的食物來源,進而調整食材選擇。
雖然脹氣看似是「小毛病」,卻可能反映腸道消化與菌相失衡等深層問題。營養師建議,每位有脹氣困擾的民眾都可以建立簡單的「腸胃觀察紀錄」:
透過這些自我覺察與飲食調整,大多數的腸胃不適(如脹氣或腸躁症)皆能顯著改善。
脹氣雖然不是重大疾病,但卻是許多人生活品質下降的隱形兇手。李婉萍營養師提醒,腸道健康的關鍵不在於一次補救,而在於每日的細節管理,從進食節奏、飲食選擇,到壓力調適與充足睡眠,都是讓腸胃回歸平衡的基石。
當下一次感到腹部悶脹時,不妨從站起來動一動、喝杯薑茶、選對食物做起。長期建立腸道友善的生活模式,才能真正告別反覆脹氣的不適感,讓每一餐都吃得安心、消化順暢。
【延伸閱讀】
嚼口香糖不只提神!還能促進消化、助排便?「這類」可能致脹氣要注意
新新併倒數!外資結帳台新金破3億 這類股被提款17億最慘...股民哀:小兒什麼時候才回補
落石砸車釀2傷後又坍方!蘇花公路緊急搶通 初期採單線雙向通行
神達上半年營收衝破500億 外資連3買「斥資36億」進貨5萬張
柯文哲、應曉薇再延押2個月!李文宗2000萬交保 沈慶京降保至1.8億元
00900換血近9成!投信狂丟「7棄子」 航運股3檔合計失血6.85億
目標價再上修至630元!「電源供應器大廠」雙題材助攻 成長動能大爆發
考察嘉義災後仍待清理 翁曉玲:卓榮泰仍扣地方這些補助款、統籌分配款
全聯前總裁徐重仁公開挺罷免 趙少康「企業經營角度」提九問:贊成台電每年賠千億?
機器人股起飛!泓格強拔漲停領軍 和椿等4檔大漲破5%
貓爸帶娃超崩潰!見場面失控牠「一臉生無可戀」 找主人求救:我管不動了
男團金牌戰失常自責落淚!高承睿世大運混雙不敵日本組合 無緣晉級16強
大哥又跑!三大法人買超37.38億...僅投信倒貨 外資「連5買」惹疑:想拉高出貨?
美國際律師事務所公布美對台關稅32% 王鴻薇批經濟部長郭智輝「竟說自己不清楚」
乳癌權威周佳正過馬路遭公車撞死 台北市交通局提「5重點」展現守護行人決心
Joeman激瘦32公斤變歐巴!疑認愛同遊歐洲掌鏡人 他甜喊:是我啦~
嘉義男沉泳池13分鐘喪命!2救生員「低頭滑手機、離崗」 過失致死罪起訴
台積電與NVIDIA訂單雙助力!「設備大廠」Q2營收創11季高...今一度攻漲停 全年營運挑戰史高
假千金副總誇稱安排任台積電高層 富商為兒掏千萬竟是一場空
AIT、政院都駁斥美台關稅已定32% 趙少康再列舉賴政府反應「拖過罷免投票意圖明顯」
政治讀新術/企業界大佬表態挺罷免 他斷言:將有更多業界人士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