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戴瑋姍 陳柏惟 周偉航 王瑞德【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721

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發行年鑑30周年 論壇四面向探討台灣房地產趨勢

發布時間:2025/7/21 09:09

財經中心/綜合報導

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以下簡稱中心)不定期舉辦以不動產相關的社會議題及政策為主題之演講活動,旨在回應民眾及產、官、學界的關注,並吸引媒體關注,進一步強化產、官、學界之間的聯繫與合作。本次論壇適逢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發行30周年,於信義企業集團總部的信義學堂舉辦趨勢論壇,特別邀請專精於總體經濟、房地產市場及全球商業不動產市場的專家學者進行意見交流,共同探討臺灣房地產景氣趨勢。誠摯邀請所有關心房地產的各界人士,共同交流思維,探討未來更安全、更適居的生活環境願景。

7月18日舉行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30周年發表會暨房地產景氣趨勢論壇,圖左起為第一太平洋戴維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瑞楠、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財管系陳明吉教授。
7月18日舉行台灣地區房地產年鑑30周年發表會暨房地產景氣趨勢論壇,圖左起為第一太平洋戴維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瑞楠、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理事長張麗莉、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 、信義企業集團創辦人周俊吉、景文科技大學財務金融系副教授章定煊、中華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王健全、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財管系陳明吉教授。(圖/信義房屋)

信義房屋創辦人周俊吉致詞表示,回想當年編撰房地產年鑑的時空背景,剛走過漫天炒作、房價飛漲的躁動時代,不僅房地產交易缺乏作業標準,對於房地產市場的客觀資料也沒有完善的整理,更別說深入的市場研究報告,因此起心動念規劃屬於房地產業的年鑑,更邀集國立政治大學的教授專責主編,時刻自我要求書籍涵蓋的主題要深要廣,還要連年不斷以鑑往知來。縱深30年的時空,見證了幾次景氣周期循環,也經歷了許多政策迭代及其對市場影響。年鑑推動產業知識深化與累積,這就是履行企業善盡社會責任的一環。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政治大學副校長蔡維奇致詞表示,適逢年鑑發行30周年,回顧創刊以來每頁紀錄台灣房市成長與區域變化的珍貴資料,每一頁都是無數專家學者深入研究、實地觀察、長期累積出來的成果,可說是房市智慧的結晶。面對AI快速發展的新時代,我們看見了挑戰,也看見了機會。未來有機會透過AI的輔助,讓年鑑房市資訊的收集與傳遞更加即時、更貼近在地脈動,未來房地產資訊的進步,不應是AI取代專家,而是專家智慧透過AI被更快、更廣地傳遞與放大,更容易被不同領域、不同需求的人所使用。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不動產中心主任陳明吉教授表示,政大商學院信義不動產研究發展中心成立以來,長期投入於培育專業人才、推動研究獎勵機制、舉辦政策論壇,以及定期發表《房地產年鑑》與信義房價指數等持續追蹤的資料體系,是為在學術、產業與政策之間的連結。未來這些累積的知識與資料,將不只是影響現在的產業發展與公共政策,更有機會在 AI 時代,成為各種智能模型判斷住宅與土地政策的關鍵訓練資料,甚至推測未來走勢,協助產官學界因應變局、共創契機。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國立政治大學商學院信義不動產中心主任陳明吉教授表示,這十年來,臺灣房市經歷了多重影響因素,包括美中貿易摩擦、疫情衝擊、全球供應鏈變動以及政府社會住宅的推動。房價自2017年起持續上升。而近年來房市交易動能不足,市場出現盤整下修的走勢。面對總體經濟格局的重塑、社會結構與需求的轉變,應該從全球視角到在地感受尋找不動產機會,掌握房市發展節奏,是業界重要課題。

今年論壇主題涵蓋四大面向,包含:從總經環境觀察產業與房地產機會、由結構變化推演2030年前房市趨勢與因應策略、探討台灣住宅產品的演進與社區服務價值,以及全球商業不動產的發展趨勢。

中華經濟研究院王健全副院長表示,川普對等關稅政策對今年全球的總體經濟影響甚鉅,也對台灣經濟、產業及金融市場的影響,面對川普政策的不確定性,台灣要以策略思維主動出擊,才能在全球供應鏈重組中穩住位置並創造機會」。尤其以出口導向的台灣在此背景下,未來產業發展將演變不同情境,以及為經濟帶來新的挑戰與轉機。

景文科技財務金融系章定煊副教授表示,房地產是一個長期性的資產,然而房市的參與者往往被現在的房市的價量變化迷惑,出現過於樂觀或是過於悲觀的態度,或是對於房市布局出現偏差。我們要從宏觀角度出發,了解台灣房市過去十年的經歷與現在面臨的衝擊,才能準確地擺正我們對房市的態度。

中華民國不動產協進會張麗莉理事長表示,隨著全球氣候暖化的變遷,建築人的社會責任愈加重要。基於愛護地球,降低對環境的影響,在建築設計規劃中善用被動式低耗能的自然資源,而建築業當前正面臨嚴重的勞工和材料短缺挑戰,同時也面臨淨零碳排政策的考驗。需要省思如何以「減法哲學」回歸到居住的基本面,在不需要過多的公共設施的情況之下,仍能擁有舒適的生活空間,讓『簡單生活』的幸福氛圍,持續蔓延,從而促進臺灣不動產業能夠健康和可持續地發展。

第一太平戴維斯股份有限公司黃瑞楠董事長表示,關稅戰、匯率、利率與地緣政治等多項因素,導致國際經濟發展不確定急遽升溫,再加上科技轉型與生活型態改變,住宅、辦公室、商場以及現代化物流設施成為後疫情時代商用不動產投資偏好。而台灣在這波科技業興起浪潮帶動,不僅延續市場投資動能,更因為科技聚落的多核心發展,加上軌道網絡的延伸,使得北中南各都會區都獲得發展的推力,從而促進區域更能特色開發,吸引多元投資進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