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21~週日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楊皓如 顏博志【好厝抵家】完整版20250801

台灣關稅20%慘輸日韓?中經院院長揭5關鍵「總統無法進白宮」成痛點

發布時間:2025/8/3 14:41

記者蕭廷芬/綜合報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高於日韓的15%,引發國內熱議。對此,中經院院長連賢明今(3)日在臉書發文列出5大觀察,強調稅率高低其實不是重點,關鍵還是在川普。但台灣受限於外交困境,不僅總統無法進白宮,談判團隊也不能跟川普面對面喊價,「川老大這個人都覺得別人沒有自己厲害,下面談的結果通常被打回票」,這也造成台灣談判時間比其他國家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灣課徵20%對等關稅,高於日韓的15%,引發國內熱議。(圖/翻攝白宮X)

連賢明指出,目前台灣的20%稅率尚屬暫定版本,尚未公布完整採購或投資細節,代表談判仍在進行中,就像NBA季後賽有隊伍早晉級、有隊伍打滿七場,誰好誰壞還未定。此外,台灣去年的對美貿易順差達739億美元,是美國第六大逆差來源,今年可能突破千億,在川普眼中自然成為重點施壓對象。他提醒,別誤以為川普會輕易讓台灣以20%的稅率過關、不需代價。「基本上稅率是動態的,川老大說了算,不用想可以選擇低稅率但不用付出代價」,給出20%反映的是目前談判氛圍,未來若談崩,仍可能調高。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談判過程上,連賢明直言,台灣受限於外交處境,不但總統無法親自前往白宮,連談判代表也無法與川普面對面協商,只能透過下面官員將談判將成果面報川普。「但川老大這個人都覺得別人沒有自己厲害,下面談的結果通常被打回票,來來回回台灣的貿易談判就比其他國家久」。

他也建議,台灣應把對等關稅與即將登場的232條款關稅一起談,因目前台灣對美出口中有約65%為ICT等232項目,「日韓和歐盟在談判中都包含 232 關稅部分一起談,台灣若沒有包在一起,很可能會付出兩次的代價取得優惠稅率,這對以 ICT 產品輸美產品大宗的台灣來說並不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許多人質疑為何稅率談不到15%,連賢明則直言,日韓與歐盟談到較低稅率的代價是數千億美元的投資與採購,包括天然氣、農產品、飛機等,甚至還要由美方指定內容與金額,。若台灣要爭取同樣條件,勢必會在國內引發政治爭議,導致立法院反彈、協議破局,反而影響台美長遠合作。

 

連賢明臉書全文:

台灣對等關稅公布後,引起了不少爭論,有些人說談判不力,沒有爭取到和日韓相當的稅率;有些人抱怨說老美不懷好意,要把台灣產業掏空,我把我的看法說明一下。

第一,前面已經說了,目前所公布的台灣對等關稅為 20%,這中間並沒有詳細的對美採購,對美投資,乃至於關稅減免的細項,說明這個只是個暫時的稅率。這個就像NBA的季後賽,有些隊伍比較早晉級,有些隊伍要打到最後一場才能分出勝負,很難說早打完的就一定比較好。台灣目前就還在談判的過程,談判細節要到談判確定才知道。

第二,目前暫定稅率為20%,外界解讀川老大說台灣可以不用投資,不用採購,也不用開放,穩穩拿20%的稅率。要是這樣想就太不瞭解川老大,從他的角度來看,台灣目前就在談判中,給一個低一點稅率代表台灣有認真談判,要是最後談崩了,他也可以把稅率往上調 (看看瑞士就知道了)。基本上稅率是動態的,川老大說了算,不用想可以選擇低稅率但不用付出代價。

第三,很多人抱怨談判團隊是否不力。首先,再強調一次,台灣的去年的貿易逆差為 739 億美金,是第六大貿易逆差國,金額高過日本和韓國。今年前兩季下來,台灣對美順差應該超過 500 億美金,按照這態勢,今年對美逆差有可能超過一千億美金,就逆差數字來看,台灣會是川老大的重點重點對象。

其次,對於前二十大逆差國,幾乎所有談判川老大無役不與。在跟日本談判中,日本談判代表在白宮橢圓辦公室和川普面對面的喊價,對美投資從 4000 億被喊到 5500 億。川普本人很享受這種談判過程,也只有川普同意,談判成果才能對外公布。受限於台灣的外交現況,不但總統沒辦法去白宮,談判代表也不能面對面和川老大溝通,只能透過下面官員的談判將成果面報川普。但川老大這個人都覺得別人沒有自己厲害,下面談的結果通常被打回票,來來回回台灣的貿易談判就比其他國家久。

第四,台灣目前策略應該希望把對等關稅和 232 (半導體和ICT 產品) 關稅包在一起談。目前台灣對美出口中,約65% 項目是232 關稅所涵蓋。日韓和歐盟在談判中都包含 232 關稅部分一起談,台灣若沒有包在一起,很可能會付出兩次的代價取得優惠稅率,這對以 ICT 產品輸美產品大宗的台灣來說並不利,若能夠在這次談判中把後續的 232 關稅一起解決, 對台灣在對美貿易談判中應該比較有利。

最後,個人覺得最糟糕的不是稅率比日韓高。要談到日韓的15% 稅率是要付出相當代價,以目前談到 15% 的幾個國家 (日韓歐盟) 來看,都要購買高達上千億的美國商品 (如天然氣,農產品,飛機等),好幾千億美金的對美投資。在韓國的貿易協議中,川老大甚至聲明三千五百億的對美投資要由美國政府 (就是他) 指定,這些條件可想而知會在國內造成不少紛擾,甚至會引發朝野政黨彼此的攻防角力。倘若處理不好,好不容易談的貿易協議被立法院質疑或拒絕,單方面撕毀這些貿易協議,這對川老大面子將不可承受,後面台美間合作反而會有很大影響。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