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林楚茵 陳柏惟 周偉航 林亮君【政治讀新術】完整版20250804

半個台灣恐被掏空?蔡明彰示警「比照日韓模式會很慘」:川普232條款才是真正的主菜!

發布時間:2025/8/4 10:35

記者莊蕙如/綜合報導

台美關稅談判初戰落幕,台灣雖幸運逃過32%的重稅,但仍須吞下20%的「中高稅率」,然而真正的挑戰恐怕才正要開始!萬寶投顧投資總監蔡明彰直言,台美貿易真正的主菜不是目前的對等關稅,而是下一步將公布的「232條款」半導體關稅調查報告。這不只攸關台積電與科技業的命脈,甚至可能牽動整個台灣經濟安全。

台美關稅談判初戰落幕,台灣雖幸運逃過32%的重稅,但仍須吞下20%的「中高稅率」(圖/photoAC)

根據《工商時報》報導,蔡明彰指出,若台灣選擇效仿日韓的策略,以巨額投資換取較低的半導體稅率,將陷入極高風險。他直言,市場盛傳台灣可能準備投入高達4,000億美元作為與美談判的籌碼,換取最惠國待遇,這等同掏出近70%外匯存底、50%的GDP資金,「等於把半個台灣都押給美國了」,這樣的代價根本得不償失!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他警告,若台灣對美「All in」,在未能保有產業主導權與話語權的情況下,恐將步上南韓後塵。以韓國為例,雖砸下3,500億美元赴美投資,占其GDP和外匯存底高達19%與85%,但最後九成利潤被美方主導,幾乎失去自主權。日本也投入5,500億美元,占GDP與外匯存底的比例雖相對低,但仍付出巨大代價。

蔡明彰強調,問題並不在關稅本身,而是「你為了稅率讓出了什麼」。若只是單方面妥協與投入,而換不到實質控制權與回報,那才是真正的敗局。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川普政府對台態度強硬,被視為優先「盯上」的對象之一。台灣與瑞士的情境也極為相似:雙方對美貿易順差龐大,且產品過度集中。2024年瑞士對美順差為385億美元,主力為藥品;台灣則高達739億美元,主要為資通訊與半導體產品。蔡明彰預測,美國最快將在兩週內公布對這兩國進一步課稅的措施,232條款勢必成為下一波焦點。

除了潛在的政治代價與財政負擔,關稅本身對產業競爭力也形成實質衝擊。例如台灣工具機產業,產品比日本便宜約兩成,但在台幣升值與高稅率雙重夾擊下,競爭力大幅下降,恐導致國際買盤轉向日本,加速台灣出口動能下滑。

同時,台灣外銷產品與南韓重疊度高達七成,特別是在半導體、機械與汽車領域。若韓國早已獲得最惠待遇,台灣若未能談出更好的條件,將在美國市場陷入嚴重劣勢。

再從地區比較來看,台灣的20%稅率仍高於泰國、印尼、馬來西亞、菲律賓等國家1個百分點,與越南持平。這也加劇了台商外移的誘因,像是製鞋、成衣、消費性電子等產業,已加速布局東南亞,恐進一步衝擊台灣的製造業與就業穩定。

◎《FTNN新聞網》提醒您:本資料僅供參考,投資人應獨立判斷,審慎評估並自負投資風險。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