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8/6 08:57
圖文/鏡週刊
2024年強烈颱風康芮,是繼強烈颱風凱米、強烈颱風山陀兒之後,第3個登陸台灣的颱風,也是從2008年太平洋颱風季以來,第一次一年有3個以上颱風登陸台灣,並成為第一個在10月下旬登陸的強烈颱風。康芮颱風更是自1996年賀伯颱風後暴風圈半徑最大的侵台颱風,不僅造成嚴重災損,也讓司法院長許宗力及六名大法官原本要在2024月10月31日正式卸任,為因應康芮颱風來襲,被迫提前在10月30日舉行歡送會。是否也意謂著,全國施政滿意度最低的司法改革成效不彰,連老天爺都不作美,印證「人無照天理,天無照甲子」的台語俗諺?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宗力院長致詞表示,離別前想講一些個人感到「非常遺憾」的事。他吐露,「訴訟程序的金字塔制度」,是他當初同意接下司法院長的原因,這個制度恰為「司法過勞」最直接的解方。又說,自己曾參加司法院長翁岳生,在1999年推動的全國司法改革會議。他說,大家都很清楚法官的工作負擔沉重,尤其是刑事訴訟程序上,司法資源分配相當不合理。「一審審理後,二審又採取全面覆審制,這是浪費司法資源,把法官綁在來來回回的訟訴程序上,民眾也疲於訟累,唯有將訴訟制度金字塔化,才能有效分配司法資源,這是解決問題最有效途徑。」
有關刑事訴訟金字塔化,許宗力強調翁岳生院長1999年就提出這個政策,也很努力推動。到了2017年的司改國是會議又再提出,他是司改會議時的司法院長,8年院長即將卸任,表示這個制度經過25年的推動都沒有成功,他重嘆,「我感到非常、非常遺憾」,前後六次嘆息。深知「訴訟程序的金字塔化一定要成功,司法環境才能獲得改善」,結果8年院長任內一事無成,期盼司法改革有成的全國人民,聽不到一句「道歉」,難道未竟其功只是「遺憾」?推動訴訟程序金字塔化是許院長當初同意接下司法院長的原因,院長八年沒做到,好像都跟他無關,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罪不在己,所以不必有羞恥之心?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許宗力大學時代的恩師翁岳生院長,早在1999年就開始推動刑事訴訟金字塔化政策,許教授也參與其中。直到蔡英文二任8年總統完全執政,在民進黨多數執政下,立法院沒有通過不了的法案,試問與蔡總統幾乎同時任職的司法院長許宗力,漫長的8年任期究竟做了什麼?沒辦法有效推動成功的真正原因又是什麼?1999年與2017年二次司法改革會議是開假的嗎?困難在哪裡?阻力在哪裡?蔡總統親自主持的司改國是會議主張能不落實推動嗎?還是掌握國會多數席次的民進黨立院黨團跟蔡總統唱反調,或者是司法部門內部有人扯後腿?是誰在杯葛,是誰在阻擋刑事訴訟金字塔化改革方案的通過?
其實,許宗力院長大可在卸任歡送會上說明這個制度一直無法推動的原因,為什麼他「也不能在這裡提到底是什麼原因,然後一一診斷」,只說他個人真的覺得很遺憾,期待未來的司法院長能夠持續朝訴訟程序金字塔方向走,並且能夠落實。8年院長做不到又不公開說明真正原因,就這樣在6次的「遺憾」聲中,船過水無痕?
許宗力透露在他院長任內,司法機關總員額約增加1100人,這是非常幸運的事,他要感謝前人事長施能傑教授,施教授是他在大學任教時一起做過研究計畫的夥伴,透過這層關係,辦成了這件很多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不過,他苦笑地說,現在員額也即將用完,而人事長也換人了。問題是增加司法機關總員額1100人,仍然沒有解決「司法過勞」的長年沉痾,代表增加司法員額只是治標沒治本。如同大禹父子治水,父親鯀採「圍堵」,加高堤防、增設抽水站、增購抽水機的治標方式,也沒辦法根絕水患;兒子禹改採「疏導」,就像整治基隆河,在上游闢建員山子分洪道,降低水位150公分的治本方式,終於永絕水患。「司法過勞」的「疏導」治本良策,大家都知道解方就有「刑事訴訟金字塔化」,結果是知易行難。
滿清入關定都北京後第3位皇帝雍正,在位13年,死因成謎,除了因為工作狂,可能死於過勞外,還有其他5種可能在坊間流傳。雍正在位共批閱奏摺4萬多件,等於每天要批閱1百多件奏摺。阿扁總統也不過日理30機。雍正每天挑燈夜戰,親筆審閱奏摺回覆朱批,奏摺上批語可以寫上1千多字,不是「如擬」「礙難同意」而已。相較康熙皇帝有資格具摺奏事的官員1百多人,雍正皇帝增加到1千2百多人。雍正沒有週休二日,沒有一例一休,沒有年假,全年無休,不懂權力下放,事必躬親,權力一把抓,遑論不可能推動「奏摺金字塔化」,宵衣旰食,不「過勞死」才怪!
2016年蔡總統首次就職演說,贏得最多掌聲的是司法改革。2017年蔡總統舉行司法改革國是會議,並親自擔任召集人,展現推動司改的決心,以回應人民對司改的殷切期盼。但非常遺憾的是,應被改革者變成主其事的改革者;不能談個案,司改不能談個案,不啻瞎子摸象,難有期待可能性。刑事訴訟金字塔化只是重大司改議題之一,不是全部。眾所皆知的無罪推定原則、法定法官原則、罪刑法定主義、證據裁判原則、罪疑唯輕原則…無一不是司改的核心。
放眼過去,大部分個案都能得到合理審判。但,部分媒體打出無罪推定的字幕,新聞報導則是有罪推定的評論。法定法官可以人為破壞,罪刑法定變成溯及既往,證據裁判不如羅織臆測,罪疑唯輕早已改為罪疑唯重。檢察官辦案一字排開,集體發誓辦不出來就下台一鞠躬。長期以來,司法一直為人詬病的嚴肅課題,如果繼續掩耳置若罔聞,補充再多司法員額,徹底解決司法過勞,要贏得人民對司法的充分信任仍需持續努力。
也是阿扁恩師的前司法院長翁岳生教授,曾引用德國法學大家卡爾‧史密特(Carl Schmitt)寫過一篇著名論文《憲法的守護者》,來期勉大法官做好「憲法的守護者」,善盡捍衛憲法與保障人權之目的。阿扁也喜歡用「推動民主改革的偉大異議者」來稱呼大法官。但大法官辛苦釋憲像「狗吠火車」,也時有所聞。
我國大法官總共15位,比起美國最高法院大法官9位,日本憲法法庭稱最高裁判所裁判官15位,韓國憲法法院法官9位,德國憲法法院法官則有16位。以人口比例及總員額而言,我國大法官15位已經不算少。
1993年11月26日大法官會議釋字328號解釋,領土依其固有之疆域,其範圍之界定,為重大政治問題,有其政治上及歷史上之理由,不應由行使司法權之釋憲機關予以解釋。但黨產處理也是歷史留下來的政治問題,大法官不但加以解釋,釋字793號甚至宣告黨產條例相關條文全部合憲,也確認黨產會強制將國民黨及附隨組織名下資產收歸國有的處分合法。但319真調會條例同樣涉及是否侵犯行政權、司法權違反權力分立與制衡原則,以及限制人民權利,是否符合憲法比例原則、法律明確性原則及正當法律程序之要求,2004年12月15日釋字第585號解釋有6項因違憲而失效。2007年9月28日釋字第633號解釋再針對配合修正之319真調會條例仍有三項包括罰鍰部分與不符憲法要求權力分立制衡原則而失其效力。黨產條例共有17項重大憲政爭議,則全部解釋為合憲。
我們對大法官的釋憲或憲法法庭的判決,應予肯定,也都給予尊重。茲舉審檢分立的憲政爭議,拖了20年才落實大法官釋憲結果為例。為了推動法務部(前稱司法行政部)下轄各級檢察機關,要不要再管高院及地院法官?也就是審判系統及檢察系統要不要分家?早在1953年監察院就針對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隸屬在司法行政部的問題聲請釋憲,7年後的1960年大法官作成釋字第86號解釋,明確指出「高等法院以下各級法院及分院既分掌民事、刑事訴訟之審判,自亦應隸屬於司法院。」
審檢分立的釋憲案解釋出爐後,被擱置延宕多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法官人事權爭議擺不平,檢察官則主張應一併將司法行政部改隸司法院,而不是審檢分家。直到1978年台美斷交,國民黨政府才想到司法改革,並在中常會組成「7人小組」專案討論,蔣經國總統甚至要求「7人小組」到府內在他面前辯論。1979年4月4日國民黨主席蔣經國在中常會再指示交國家安全會議成立「17人專案小組」,責成於1年內完成立法程序,終於在釋憲20年後的1980年5月30日完成審檢分立的三讀立法程序。許宗力院長念茲在茲的刑事訴訟金字塔化,推動25年仍未竟其功,早已打破審檢分立釋憲歷經20年才落實的歷史紀錄了。
從八掌溪畔的泥巴路走向司法大道的司法院前院長翁岳生,是我國最年輕也是任職最長的司法院大法官。翁院長也是扁家二代的證婚人,更是阿扁二任總統就職的監誓人。他在回憶錄《憶往述懷—我的司法人生》特別提到,有關終結萬年國會的261號釋憲案,1990年初任立委的阿扁領銜提案,為大法官會議釋字第31號解釋,已因情勢變更及違反國民主權原則有重行解釋之必要,經立法院於1990年4月10日決議,並在4月16日向司法院提出釋憲聲請。4月19日大法官一致通過受理,經5次討論,於5月間作成解釋文及理由書草案。
大法官對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應退職已有共識,至於何時退職,6月14日開始討論,從立即退職到1991年12月,共有9個版本。6月15日審查會輪由翁岳生大法官擔任,在散會前表決結果,以1991年12月31日者最多,仍未通過。中午休息時間卻因過度勞累而病倒,緊急送台大醫院急救,因為沒有病床而在急診室走廊過了一晚。住院3天,6月18日出院,6月20日繼續討論,為了顧全大局,不再堅持立即退職或越早越好,翁大法官只好讓步,和多數意見妥協,並提前一天在6月21日(星期四)召開審查會通過再等一年半,終結萬年國會的261號解釋文。
翁院長回憶大法官只花2個月就通過我國民主憲政史上最具代表性的釋憲文,真正做到「憲法的守護者」,綜觀整個釋憲過程,著實不易。當年第五屆大法官只有3位台灣籍,其餘都是省籍在大陸的大法官。當時大法官釋憲通過的高門檻要4分之3同意。台灣的民主改革成功,是不分黨派一起推動的,不是一個人,也不是一個政黨所能獨立完成。
司法過勞,也包括大法官。
前7月營收爆噴187%!三大法人反手重砍這「鴻家軍」1.4萬張 台積電、南亞科也難逃提款
Grok Imagine引爆AI商機!法人看好這幾檔 投信卻爆砍這老AI破2億
加碼逾14億布局北美!這「CCL大廠」7月營收83億元年增4成 全年營運喊旺
台灣20%關稅7日生效!行政院影響數據曝光 4.2萬人減薪失業產值損1.6%以上
慘跌都是老套路?「這檔」營收寫雙增卻操匯損慘殺…狂跌5日登弱勢股王 網哀:跌心酸的
FOPLP發力!外資猛掃這「面板大廠」逾2萬張 股民嗨喊:股價飆高高
半導體族群強勢領漲!這「PCB大廠」法說報喜...今逆風噴漲停 逾5萬張排隊買不到
沈玉琳證實罹患白血病!感謝大家關心:是我最強大的力量
沈玉琳病情曝光!確診「血癌」合併器官衰竭 將接受化療、評估骨髓移植
打入輝達電力大革命軍團!這檔電源大廠遭殺尾盤 投信攜近8億銀彈搶近6000張
刀子不要亂接?「這檔」營收創今年單月新高…慘遭外資大砍萬張 網無奈:離前低只差一小步
自強號125次列車突冒濃煙!旅客「行動電源自燃」手燒傷 驚恐逃竄畫面曝
無人機反制系統9月有戲!外資積極搶買這檔「軍工航太大廠」 鴻海、群創也入買超前十
全年營收有望突破50億!這「PCB設備廠」7月營收年增逾107% 今股價帶量上攻...站穩均線
台灣20%關稅7日生效了!行政院公布「這些產業受創大」強調仍繼續談判
業績撐腰!這「輝達供應鏈大廠」7月營收創歷史新高 股價強漲逾7%...收回年線
開放含萊肉降關稅?消基會呼籲不能犧牲民眾知情權 應強化標示產地捍衛健康
「普發1萬」發不發?行政院龔明鑫說了!
川普拋AI、核能4大題材!點火10檔ETF慢飆起漲 這3檔近1個月績效破10%
黃明昭遭控論文抄襲 警大發聲澄清:具獨創性、採取實證訪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