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21~週六21】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七夕注意!用手機「不經意1舉動」恐悄悄毀感情 專家曝挽回關係祕訣

發布時間:2025/8/29 19:52

研究指出,用手機的「不經意1舉動」,恐悄悄毀了感情。(是意圖,翻攝Pexels)
研究指出,用手機的「不經意1舉動」,恐悄悄毀了感情。(是意圖,翻攝Pexels)

圖文/鏡週刊

七夕情人節,不少人會思考愛情保鮮祕訣。外媒報導,一個看似不起眼的日常習慣,其實可能正在悄悄侵蝕感情,甚至動搖婚姻基礎。專家警告,當你在與伴侶互動時「忍不住滑手機」,這種行為被稱為「手機冷落」,久而久之會讓另一半感覺被忽視,覺得自己不再被重視。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手機冷落」(phubbing)正在悄悄破壞許多親密關係,這個詞是由phone(手機)與snubbing(冷落)結合而來,用來形容在有人陪伴時,卻把注意力放在手機上的行為。

這項刊登在《人格期刊》(Journal of Personality)的研究,由南安普敦大學心理學副教授卡奈利博士(Dr. Katherine Carnelley)領導,哈特博士(Dr. Claire Hart)等人共同參與。哈特博士指出:「每個人都覺得『手機冷落』令人惱火,但在親密關係中,這些小小的忽視會日積月累,讓人覺得伴侶心不在焉、自我價值被貶低。」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研究共招募196位正處於關係中的成年人,要求他們連續10天記錄伴侶手機冷落的頻率、當下感受與反應。結果顯示,那些有「依附焦慮」(attachment anxiety)的人,對這種行為反應最激烈。他們在被冷落的日子裡,情緒更低落、自尊心下降,也更容易心生怨氣。

哈特博士解釋:「對於本來就害怕被拒絕的人,這樣的行為會被放大,可能引發更多衝突與疏離。」這些人甚至會拿起手機,傳訊或發文向朋友抱怨,試圖從他人那裡尋求慰藉或認同,但專家提醒,這種「報復行為」只會讓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另一方面,研究也發現「逃避型依附」(attachment avoidance)的人,也就是那些對親密關係感到不自在的人,似乎對手機冷落的影響比較「免疫」,較少會直接挑明伴侶的手機使用問題。

研究團隊強調,重點不是責怪誰,而是意識到「在場」的重要性。卡奈利博士(Dr. Kathy Carnelly)指出,手機冷落會讓敏感的人感覺伴侶不在身邊,於是轉向外界尋求連結,長遠來看會導致更多誤解與疏離。

至於有什麼方法可以避免?研究團隊建議,伴侶可以訂立簡單的「手機界線」,例如用餐時間、睡前時段,盡量不碰手機。若真的有必要查看訊息,也要先告知原因,並盡快把注意力回到對方身上。哈特博士強調:「被指控手機冷落不代表你是壞伴侶,只要有意識地做些調整,就能保護感情。簡單來說,就是放下手機,找回你的關係。」


更多鏡週刊報導
台師大97年古蹟天花板崩塌!驚悚畫面曝 校方揪出「元凶是牠」
泰勒絲訂婚「前閨密」不開心! 布蕾克萊芙莉「沒被邀請」已心死
12歲喬治王子不當小大人! 威廉、凱特養出「最正常的未來國王」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