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12~週日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一疫苗雙重預防?具B肝免疫力者患糖尿病風險減15% 北醫大最新研究解析保護機制

發布時間:2025/9/20 17:20

實習記者何宜蓁/綜合報導

台北醫學大學近日發表於《Diagnostics》期刊的一項最新研究揭示,體內擁有B型肝炎免疫力的民眾,其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無免疫力者低15%。對此,參與研究的教授表示,目前B型肝炎免疫力發揮保護作用的具體機制尚未完全明瞭,仍需進一步深入探究;不過現階段推測,這種保護效應可能源於疫苗所引發的「訓練免疫」,可通過調控人體的先天免疫細胞,增強整體免疫系統的調節功能,最終減少因慢性發炎導致的糖尿病患病風險。

北醫大近日一項最新研究揭示,體內擁有B型肝炎免疫力的民眾罹患糖尿病的風險較無免疫力者低15%。(示意圖/photoAC)

該研究由北醫大考科藍台灣研究中心主任陳杰峰主導,聯合數據處理等領域專家團隊開展,通過全球醫療資料平台「TriNetX」展開回溯性大數據分析。研究團隊篩選了全球152個國家、131家醫療機構中,近90萬名未患糖尿病且從未感染過B型肝炎的成年人醫療記錄,其中超過57萬人具備B型肝炎免疫力,剩餘31萬餘人則不具免疫力。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項研究還發現,B型肝炎免疫力對糖尿病風險的降低作用,與年齡呈現明顯相關性,年輕族群獲得的保護效果最為顯著。數據顯示,18至44歲的有免疫力族群,糖尿病患病風險可降低20%;45至64歲族群能降低11%;即便65歲以上的有免疫力人群,糖尿病風險也能減少12%。

更值得關注的是,B型肝炎表面抗體濃度與糖尿病風險降低幅度呈正相關,抗體濃度越高,保護效果越強。當血液中B型肝炎表面抗體濃度達到1000mlU/mL以上時,人群罹患糖尿病的風險甚至可降低43%。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關於B型肝炎免疫力降低糖尿病風險的具體保護機制,陳杰峰教授表示目前仍需進一步研究。現階段推測,這可能與疫苗引發的「訓練免疫」效應有關:疫苗會調節人體的先天免疫細胞,提升整體免疫調節能力,從而減少由慢性發炎引發的糖尿病風險。

台灣自1984年起,在全球率先推行新生兒B型肝炎疫苗接種計畫,成功將B型肝炎帶原率從15%降至1%以下。陳杰峰指出,據估算,到2050年全球糖尿病患者數量將增加45%,對那些B型肝炎與糖尿病盛行率均較高的地區而言,推廣B型肝炎疫苗接種,可能是同時預防這兩種疾病的雙重有效策略。

此外,鑒於台灣實施B型肝炎疫苗接種政策已有些年,他建議,對於體內B型肝炎抗體濃度已下降的成年人,可考慮諮詢醫師,評估是否需要進行疫苗補強接種。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