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五12~週六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潘禮德專訪5/為受難者立碑 坦言:每次面對加害者都要服藥

發布時間:2025/10/11 07:36

潘禮德受暴力創傷影響至今,許多時候藉著畫畫表達感受。(翻攝文化部官網)
潘禮德受暴力創傷影響至今,許多時候藉著畫畫表達感受。(翻攝文化部官網)

圖文/鏡週刊

潘禮德坦言,每次去法庭旁聽都必須吃藥才能承受,「面對加害者真的不容易,但我認為加害者也需要把故事說出來,而我們需要傾聽。為了完成記憶工作,我必須補足見證,把二種觀點放在一起,一邊是我的觀點,另一邊是他們的觀點。這需要耐心,也需要尊重。畢竟,加害者也是人,和你我一樣。」他拍攝《杜赫:煉獄魔王》(Duch, Master of the Forges of Hell)記錄康克由的證詞:「他寫詩,法文流利,他們都很聰明,也受過良好教育。我從來沒有遇過任何一個加害者承認自己是加害者,頂多說『我只是接到命令』,因此重點不是他說了什麼,而是要嘗試理解:他們的意識形態是什麼?為了什麼而去殺人?」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生活中戰鬥 悲傷裡探尋詩意

答案是什麼?「不完全,但有一些。他們先是消滅身分、去人性化,再利用人去互相殺戮,當大屠殺組織起來時,進行速度非常快,可能六個月、一年之內,數百萬人就被殺害。」

說這些話時,他的語氣和表情實在太過理性,問他內心深處感覺如何?潘禮德開起玩笑:「哦!感覺很好。」又說:「這對我來說並不容易,我認為最重要的抵抗方式就是盡可能好好生活。所以我喜歡做菜給朋友吃、喜歡開玩笑,我每天試著對人微笑、握手,認真去品味食物。當你走到生命最後一秒,如果能看見美,那就能上天堂。如果最後一秒充滿憤怒或仇恨,那你會下地獄。所以每天都要訓練自己。」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這不是一場公平的戰鬥,因為惡往往更強大,善則很脆弱。脆弱時,他會躲起來,音樂和詩歌成為救贖,「如果讓赤柬奪走我的靈魂,我會一直陷入憂鬱,甚至想自殺。那就是他們真正的勝利。所以我必須戰鬥,即使拍的是悲傷的故事,我依然能感受到詩意。」

電影《約見波布》劇照,伊蓮.雅各(右)在片中飾演進入柬埔寨採訪的記者。(海鵬影業提供)
電影《約見波布》劇照,伊蓮.雅各(右)在片中飾演進入柬埔寨採訪的記者。(海鵬影業提供)

暴力和創傷會透過基因遺傳,他2020年拍攝的《輻射》(Irradiated),講述日本二戰被投下原子彈後持續遭受的暴力。「我在蘇黎世大學遇到一位在研究腦部表觀遺傳學的女士,她做了很多小白鼠實驗。有些老鼠在正常環境中長大,可以社交、玩耍、找起司,正常生活。但那些在強光、噪音、攻擊性環境等極端暴力環境下長大的老鼠則變得抑鬱,只是縮在角落,不太動。當研究員把牠們放到同樣溫度的水裡,正常的老鼠會拚命游泳求生,而抑鬱的老鼠只游了二、三分鐘就任由自己溺斃。最重要的是,這種現象延續到第五代,仍然存在憂鬱。」不知是否因為擔心創傷被遺傳,他選擇不生小孩,「但我和伴侶收養了一個女兒,我常常旅行,很多晚上失眠,無法在這種狀態下養育孩子。」

年年辦工作坊 幫助倖存者發聲

紀錄片是關於記憶的藝術,多年來,潘禮德每年定期前往位於阿拉伯半島的卡達,那裡有來自蘇丹、剛果、巴勒斯坦等地的戰爭暴力受害者,他舉辦紀錄片工作坊,訓練受害者們拿起攝影機,說自己的故事。「能拍電影是很幸運的,很多人終身抑鬱,無法擺脫戰爭的影響。創傷會壓垮人,像烏克蘭或加薩,小孩的腿被炸斷不是一天的事,而是持續壓在一個民族身上五十年、一百年。我有些學生來自蘇丹,蘇丹停止內戰了,但他們至今仍是受害者。」

他與其他倖存者團結在一起,拍電影是療癒自我與復興記憶的方式。即便經常睡不好、做惡夢,看到鬼魂環繞四周,但他逐漸接受,與鬼魂共存。不害怕嗎?「並非不害怕,但現在我知道如何應對,至少我還能拍電影,還能想像、創作。」鬼魂幫助他走到這裡,也幫助他創作了這些電影。

唯有記住,亡者才能安息,生者必須前行,如同母親留給他的遺言:你必須每天站起來走路。


更多鏡週刊報導
潘禮德專訪1/柬埔寨電影大師來台參訪人權博物館 嘆:亡魂還在園區中徘徊
潘禮德專訪2/11歲遇上赤柬 全家被下放勞改:以為去夏令營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