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六12~週日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紅色警戒?鄭麗文若當選拚藍白合 民眾黨恐陷「白裡透紅」困局

發布時間:2025/10/12 07:00

記者方炳超/特稿

國民黨主席選舉正式進入最後肉搏戰,六人混戰的局面,目前看來聲勢較高的就屬郝龍斌與鄭麗文,外界看來應是兩強對決,過程中從暗潮洶湧的局勢,演變成公開但不說破的對陣,即是否有陣營透過AI來打認知作戰介選、甚至是紅色勢力介選的狀況。國民黨會迎來哪位主席,猶未可知,但民眾黨做為2026、2028可能要「盟友」,即便此戰民眾黨魁黃國昌早早表態,尊重國民黨黨內民主程序,民眾黨不方便也不應該過度介入,但白營也有一些現今還不能明說的考量,因為誰當主席,牽涉到的不僅是藍白未來要如何合作,更重要的也牽涉到路線異同。

鄭麗文的路線,可能讓民眾黨帶來「紅色警戒」。(圖/資料照)

對民眾黨而言,這次國民黨主席選舉雖非自家戰局,但絕非無關。首先在情感度來說,目前聲勢佔上風的鄭麗文、郝龍斌,先前對民眾黨精神領袖柯文哲都有過抨擊,郝龍斌因是柯文哲前任的台北市長,在柯文哲初入政壇時就送給郝龍斌五大弊案的帽子,當然讓郝龍斌不悅,在京華城案,郝龍斌曾言柯文哲有圖利廠商,相關過程當然讓小草不滿,但鄭麗文也好不到哪去,向來在國民黨內言辭犀利的鄭麗文,也飆罵過柯文哲比垃圾還不如,以過往對柯文哲抨擊的言論來看,白營支持者對兩人恐怕都心還有些芥蒂。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過往的恩怨或許是個檻,要如何化解敵意,促成未來合作的議題,可能只是「個人利益」、「個人恩怨」層次,套句民眾黨最常掛在嘴上的柯語錄:國家利益永遠高於政黨利益,政黨利益永遠高於個人利益,國民黨主席選舉真正令人關心的,可能是國民黨主席候選人們,背後所代表的價值與路線。

而在台灣,兩岸路線議題向來是決定選戰結果的關鍵之一,台灣政黨政治走到今日,主要政黨基本不見左派政黨、右派政黨之分,只有統獨分野,此次國民黨主席選舉,在兩岸議題上,鄭麗文的論調明顯偏向紅統些,主張「恢復九二共識」,並要增加更多的兩岸交流,相對之下,郝龍斌的兩岸路線立場較為保守,主打較為維持現狀的路線。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就有白營黨內要角私下透露,鄭麗文的立場,對尋求「中間、理性、務實」形象的民眾黨來說,等於一個高風險訊號,例如喊出要台灣人自豪的當中國人等語,如果屆時在2026或2028大選要與藍營合作,可能會更讓民眾黨被抹更紅、被貼上更深的「親中」標籤,也可能使白營原有的支持者出現疏離感,畢竟「台灣」民眾黨的創黨宗旨,就是以台灣為名、以民眾為本,柯文哲在2024年大選也是喊出「台灣自主兩岸和平」口號,相較於「中國」,民眾黨至少在號召上是更貼近「台灣」。

對民眾黨而言,若未來與藍營合作,但對方路線卻是走向紅統、激化統獨對立,這會讓民眾黨很難對年輕世代支持者與中間選民交代,更可能影響黨的品牌定位。相對而言,郝龍斌的路線雖屬傳統藍,但在論述上仍維持一定模糊空間,對白營而言較能「交代得過去」。

不過,也有另一種看法在白營內部浮現。這股聲音認為,如果鄭麗文當選,短期之內當然合作無礙,但在大選期間,反而在某些狀態下可能可以讓藍白的界線更清楚,即在在野當中再劃分出「台灣」與「中國」的差異。換言之,明確的路線差異未必全是壞事,藍白若在價值與政策方向上切割得更明顯,民眾黨或能藉此強化自身的品牌辨識度,不再被視為藍營附庸。問題在於,這樣的合作或許能在2028大選的政黨票中分割,但總統大選若要合作,一同達成「下架民進黨」目標,恐怕還是個巨大障礙。民眾黨不在國民黨主席選舉當中表態,但可預見的,國民黨魁是誰當選,絕對會影響到接下來藍白間該如何合作。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