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二12~週四12】
王淺秋 謝寒冰 侯漢廷 葉元之【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105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國巨併購圖霸業3/併購提高議價能力 國巨今年二度漲價關鍵原因曝光

發布時間:2025/11/5 09:04

收購芝浦電子,國巨將取得進入日系車廠零組件的商機。(翻攝自國巨YouTube)
收購芝浦電子,國巨將取得進入日系車廠零組件的商機。(翻攝自國巨YouTube)

圖文/鏡週刊

針對國巨今年以來二度調高鉭質電容價格,董事長陳泰銘曾對友人透露,關鍵是透過併購讓國巨一路從被動元件佈局到主動元件,形成一個完整的循環,提供客戶一條龍的服務,才不容易被客戶殺價,維持公司穩定的獲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10月下旬,國巨旗下的基美向客戶宣布鉭質電容價格調漲,新價格從11月1日開始生效,漲價幅度上看3成,主要理由包括AI應用擴張、人工與原料成本上升及設備折舊壓力增加等。「其實,基美今年已2度漲價,前一次漲價是6月1日,顯示漲價並非短期行為,而是有AI與車用電子長期需求支撐的結構性現象。」投資分析師對本刊說。

本刊調查,除了成功併購日本芝浦之外,在台灣科技業有併購天王之稱的陳泰銘,同時間也對台灣IC設計廠茂達電子出手,雖然過程中多有阻礙,但陳泰銘仍化解危機,也讓國巨的產業實力又提高了一個層次。「被動元件只是科技零組件的一部分,透過併購讓國巨一路從被動元件,布局到主動元件,形成一個完整的閉環(循環),就能提供客戶一條龍的服務,才不容易被客戶殺價,維持公司穩定的獲利。」陳泰銘對友人說。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此外,國巨先前已入股電源管理IC廠富鼎和力智,未來加入茂達後,可望整合三家電源管理IC廠的資源和實力,應對AI浪潮下在電源端掀起的主動元件、被動元件新設計。「加上芝浦擁有高精度溫度感測器技術,可補強國巨在感測元件領域不足,透過收購,陳泰銘不但鞏固亞太市場地位,更可成功打入日本高階零組件供應鏈,為爭取日系車廠訂單奠定基礎。」投資圈人士分析。

究竟陳泰銘為何要在此時大舉併購呢?「國巨已不是以前的國巨。」陳泰銘今年在自家的AI論壇上坦言,「國巨真正的轉型,其實是從2018年開始,當時我們了解到,在亞洲或大中華地區一直經營所謂普通型、標準型的生意,其實很容易被取代,我們也了解到紅色供應鏈的覺醒。」

2019年,國巨就以16.4億美元(約新台幣500億元)的大手筆現金收購美商基美,成為全球前三大被動元件廠,僅次於日本的村田製作所和TDK,產品線因此可以從積層陶瓷電容(MLCC)、晶片電阻,延伸到鉭質電容、薄膜電容,客戶和應用端則從過去的通用型元件,變成涵蓋歐美車用、工控、軍用和航太的完整供應商。

在很多業者擔心紅色供應鏈威脅時,國巨的大中華市場營收,已從過去的7成,下降到2023年的24%,北美比重則提高到23%,國巨因此拉開了與國內競爭對手華新科的差距,年度獲利也從數十億元,成長為2、300億元,成功擺脫傳統通用型被動元件價格比牙籤還便宜的窘境。

對目前吹起的AI浪潮,陳泰銘也有備而來。「AI是不可逆的長期趨勢,也是一個很獨特的市場,專注絕對的性能與耐用性,不像筆電或個人電腦一天只開機幾小時,而是每天24小時在嚴苛環境下高效運作,這是國巨在車用和工控長期耕耘下,所能運用的優勢,也是只注重低廉價格與其他供應商無法進入的市場。」陳泰銘說。


更多鏡週刊報導
國巨併購圖霸業4/吸取大毅失敗經驗 陳泰銘六度收購案攻無不克
國巨併購圖霸業/斥資260億元台日跨界收購 陳泰銘力擴國巨新版圖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