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一12~週二12】
李明賢 黃揚明 黃敬平 詹為元【鄉民監察院】完整版20251118
每周一周四_政治讀新術

不抽菸喝酒也得癌?醫揭4大隱形毒素:避開罹癌機率少一半

發布時間:2025/11/17 16:56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只要避開4種「隱形毒素」,罹癌機率可望降低一半。(翻攝自pexels)
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只要避開4種「隱形毒素」,罹癌機率可望降低一半。(翻攝自pexels)

圖文/鏡週刊

台灣平均每2人就有1人一生中會罹患癌症。許多人明明不抽菸、不喝酒,也自覺飲食清淡,卻仍在健檢時被告知身體出了問題。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主治醫師廖繼鼎在YouTube頻道發布影片指出,關鍵往往不在單一食物,而是長期累積的4種「隱形毒素」:糖毒、油毒、氧化毒與腸毒。他強調,只要日常生活能避開這4腫癌細胞最喜歡的養分,罹癌機率可望降低一半。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什麼是4毒?

廖繼鼎說,糖毒是最容易被忽略的毒素;手搖飲、白麵條、甜麵包這些高升糖指數食物會讓血糖快速飆升,使胰島素與身體細胞的生長訊號IGF-1過度活躍,不穩定的細胞更容易錯誤,增加癌變風險。不過他提醒,不是要完全斷糖,身體需要糖才能有能量,問題不在於糖,而是種類與分量。透過吃飯先吃蔬菜、白飯換全榖、甜味來源改成水果或地瓜,就能大幅減輕身體負擔。

油毒則來自反式脂肪、加工肉品與炸物;這些食物在體內容易形成大量自由基,使細胞反覆受損、增加突變機率。他建議,少吃加工肉品,並選用好的油脂,如橄欖油、堅果油、鯖魚、沙丁魚等。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至於氧化毒,則多源自壓力大、熬夜、抽菸等生活習慣;長期累積會讓身體像「生鏽」般,產生大量會攻擊細胞的活性氧,他呼籲戒菸、改善睡眠、規律運動,必要時可尋求醫師協助。

而腸毒來自蔬菜、纖維長期攝取不足,讓嘗到菌群失衡,壞菌大量增生,引發腸道慢性發炎。他建議多吃優格、納豆、味噌等發酵食物,搭配深色蔬菜、海藻、菇類,以及含寡糖的香蕉、洋蔥,幫助好菌重建。

廖繼鼎強調,抗癌不需要複雜食譜或進補,對「日常生活做減法」少糖、少壞油、少熬夜、少壓力,再配合適量蔬菜與好菌,讓身體恢復原本的修復節奏。

★《鏡週刊》關心您:未滿18歲禁止飲酒,飲酒過量害人害己,酒後不開車,安全有保障。


更多鏡週刊報導
這麼多口味?台灣「1飲料」熱銷21年 共21種口味網讚:想去買
尋找那位愛讀詩的同學!書頁夾11年前1100元現金、繳費單 圖書館盼尋回失主
催婚新招!老董訂家規「3兒收入全上繳」 結婚還本帶利再送房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