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週四12~週五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好厝抵家】

營養午餐專法討論逾5年!法案名稱出爐 中央地方「事權、財源」還沒喬攏

發布時間:2025/11/27 19:18

記者蔡曉容/綜合報導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7)日審查各黨團提出的營養午餐專法共35個版本,並取得共識,同意將法案正式命名為《學校午餐及飲食教育條例》。由於高中生用餐自主性高,實際參與營養午餐比率較低,最終決議刪除「高級中等以下」字眼,條例適用範圍以國中小為主。行政院版草案尚未送抵立法院,委員會因此以教育部先前送入行政院的草案版本為主要審查依據。

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今(27)日審查各黨團提出的營養午餐專法共 35 個版本。(示意圖/Unsplash)

營養午餐專法推動已延宕超過5年,朝野立委均認為專法化勢在必行,但教育部以《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法後的權責與財源重新分配為主因,表示學校營養午餐權責、預算尚待釐清。民進黨立委郭昱晴指出,《財劃法》修法前營養午餐屬地方自治事項,縣市自編經費、中央補助;修法後權責調整將影響午餐經費配置,中央與地方仍須重新協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教育部長鄭英耀在會中說明,教育部草案於108年4月公告後,陸續召開4場公聽會、至少6次諮詢會,並邀集各部會、地方政府、學者、校方及民間團體、學生代表共同參與討論。去年11月20日,草案已送入行政院,但因需與地方政府進一步確認財務與行政分工,因此行政院版尚未完成。

教育部長鄭英耀。(圖/取自教育部網站)

鄭英耀表示,近年雖尚未完成專法立法,但中央已在現行《學校衛生法》架構下逐步強化營養午餐管理。108年起在地食材使用率從不到八成提高至98.98%,國產豬肉達到100%使用;行政院也以74億元專款補助推動三章一Q溯源食材、偏鄉廚房建置及弱勢學童午餐費用等措施。他強調,教育部的目標一致,就是讓學生吃得健康、新鮮、安全,同時兼具食農教育意義。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目前全國已有10個縣市以地方財政推動中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但各縣市財力與人力差距大,營養師、廚工及午餐秘書配置並不一致,使全國統一標準仍具挑戰。立委普遍關注飲食教育納入課程的重要性,也提出應增訂剩食管理、在地食材文化、食農教育等內容。

您已閒置超過五分鐘,請點擊右上角關閉按鈕

不能錯過的資訊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