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 FTNN 爆料投稿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補版健身房(WEEE Fitness)_250425-250524

相隔12年再釀1死!國內又現「食腦變形蟲」感染 個案戲水7天後發病亡

發布時間:2023/8/9 20:54

記者林兪彤/綜合報導

國內又爆衛生安全隱患!相隔12年,國內再度出現俗稱「食腦變形蟲」的福氏內格里阿米巴腦膜腦炎致死病例。疾病管制署今(9)宣布,個案為北部30多歲女性,近期沒有國外旅遊史,發病前曾造訪室內親水休閒設施,於2023年7月26日出現頭痛和肩頸僵硬症狀,隨後出現發燒、畏寒、頭痛、頸部疼痛和抽搐。就醫後病情仍迅速惡化,於本月1日去世。

感染「食腦變形蟲」個案為北部30多歲女性,近期沒有國外旅遊史,發病前曾造訪室內親水休閒設施。(示意圖/Pexels)

該名女性在就醫時,診療醫院無法確定腦炎的原因,因此採集樣本送往疾管署實驗室進行檢驗。檢驗結果顯示感染「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Naegleria fowleri)」導致的腦膜腦炎。當地衛生機構已對該室內親水設施進行環境檢測,以找出感染源。根據《傳染病防治法》第21條的規定,已要求業者進行預防性停業並進行環境清潔。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疾管署的監測數據,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是一種生存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的單細胞寄生蟲,偏好溫暖的環境,可以在46度的溫度、甚至更高溫的環境下生存。這種寄生蟲存在於溫暖的淡水環境(如湖泊、河川)、溫泉水、工業排放的溫水、氯含量不足的游泳池、熱水器和土壤中。

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是一種生存在淡水湖泊和河流中的寄生蟲,可以在46度甚至更高溫的環境下生存。(圖/路透社)

人們在參與自然水域活動時,可能會吸入這種病原體,病原體會進入鼻腔,然後沿著嗅覺神經進入腦部,導致疾病發作。但是,飲用受污染的水不會感染,且此病不會透過人與人之間的接觸傳播,人類感染案例相當罕見。該病的潛伏期約為1-7天,發病後病情迅速惡化。初期症狀包括頭痛、發燒、噁心、嘔吐,隨後出現頸部僵硬、抽搐、意識變化、幻覺、昏迷等腦炎症狀,發病後的死亡率約為99%。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疾管署也提醒,夏季是福氏內格里阿米巴原蟲易發的季節,民眾在戲水或泡溫泉等活動中,應預防讓水進入鼻腔,或避免將頭部浸泡在水中。在自然水域活動中,也應該避免攪動底部的池水或淤泥。如果在戲水或泡溫泉後出現發燒、頭痛、噁心或嘔吐等症狀,應盡快就醫,並告知醫護人員相關的接觸史。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