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NN 新聞網
新聞大追查
  • FTNN 新聞網 Facebook 粉絲專頁
  • FTNN 新聞網 Youtube 頻道
【週日21~週一12】
鄉民監察院_每周二三
政治讀新術_每周一四

畫家聯展《釘孤枝》拾起繪畫碎片  一探實驗風格與自身創作歷程

發布時間:2023/8/23 11:21

實習記者蔡明惠/綜合報導

人們往往透過畫作的風格,得以辨識畫家自身創作的獨特性。若改變了畫家慣常繪畫的主題,畫作是否仍能展現畫家的特質?彷彿是一場與自己的較勁,策展人、藝術家楊立與孫培懋、謝牧岐、鍾江澤共同參與《釘孤枝》聯展,進行一場屬於自身創作實驗。

策展人、藝術家楊立與孫培懋、謝牧岐、鍾江澤共同參與《釘孤枝》聯展,進行一場屬於自身創作實驗。(圖/PTT Space Facebook)

畫家楊立探問,在畫家的風格中,主要的形成因素會是什麼?是所挑選的對象?抑或是所使用的技巧?幾位受試畫家先在紙條上寫下自己平時入畫的對象,以及用來描述自身畫風的形容詞。每位畫家所寫的紙條,會按照形容詞和名詞分為兩堆並分別放入籤桶。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每位畫家從籤筒中,會抽出兩組形容詞(adj)加上名詞(n)的組合,如此混搭出對在場所有畫家皆為陌生的主題。「屆時我們便能看出,當畫家們換了繪畫的主題與表達方式之後,隨之變動的是什麼、不變的是什麼?」

「這個實驗最好玩的地方,便是提供畫家展示其研發歷程的空間」,楊立指出,藉此機會也對風格一探究竟,觀眾所見的風格,除了是畫家自我的象徵,有時也可能成為創作的包袱。畫家有時礙於市場因素、亦或是觀者的固有期待,會將自己正在嘗試、或不夠成熟的東西隱匿起來。

廣告 更多內容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藉由繪畫實驗所展出的畫作,將繪畫發生的過程展示於觀眾眼前,並邀請大家來看一場畫家的現場創作實驗,「畢竟更好的靈感,往往來自於忘卻身份拘束的遊戲」,有更多發展及討論的空間。

top